亮点
- 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硝苯地平GITS 30毫克每日两次的血压控制效果与60毫克每日一次相当。
- 每日两次给药显著减少了剂量升级后24至48小时内紧急抗高血压干预的需求。
- 次要结局如分娩时的孕周和剂量升级频率在不同给药方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背景及疾病负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定义为20周妊娠后新发高血压和器官功能障碍,仍然是全球孕产妇和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明显升高的血压和显著的全身受累为特征,需要及时有效的血压控制以预防子痫、中风和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尽管硝苯地平胃肠治疗系统(GITS)因其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而常用于孕期抗高血压治疗,但最佳给药方案——特别是每日一次(QD)或每日两次(BID)给药是否更有效——尚未明确。这种不确定性给旨在平衡持续血压控制和最小化急性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管理带来了挑战。Kiefer等人的研究通过直接比较这些给药方案填补了这一空白。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在一家学术医院进行,为期两年(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包括孕22周0天至33周5天且诊断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需要增加每日总硝苯地平GITS剂量的孕妇。在临床决定增加剂量后,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硝苯地平GITS 60毫克每日一次(QD)或30毫克每日两次(BID)。
主要终点是在随机分组后24至48小时内测量的次优血压读数的百分比。次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15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DBP)≥100毫米汞柱,主要结局量化为该时间段内这些高血压事件的比例。次要结局包括紧急抗高血压治疗的需求、分娩时的孕周以及长期作用抗高血压治疗进一步增量的频率。
关键发现
共有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每个组,基线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均衡。主要结局显示,两组在次优血压控制期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60毫克QD组为34.2% ± 29.4%,30毫克BID组为32.8% ± 34.0%(P=0.87),表明在剂量升级的急性期控制高血压方面效果相当。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次要发现是,接受60毫克每日一次的患者需要紧急抗高血压干预的频率显著高于BID组(46.2%对14.8%;P=0.03)。紧急治疗通常表示存在可能导致母体并发症的严重范围高血压。
其他次要结局如分娩时的孕周和后续长期作用抗高血压药物增量次数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整体疾病进程和治疗稳定性相似。
未报告与研究干预相关的意外不良事件或安全信号。开放标签设计是一个局限性,但不太可能对客观血压终点产生偏差。
专家评论
这些发现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抗高血压管理增添了临床上有意义的细微差别。虽然两组的每日总硝苯地平剂量相同,但将剂量分成每日两次给药似乎能提供更平稳的血压控制曲线,潜在地减少可能导致紧急干预的血压高峰和低谷。这一药理学原理符合一般高血压管理原则,支持分次给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现行指南推荐硝苯地平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紧急管理的一线药物,但在持续控制的慢性给药方案方面指导有限。Kiefer等人的研究为重度表现的BID给药优势提供了基础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单中心、开放标签性质和相对较短的评估窗口(剂量增加后的24-48小时)需要重复验证和长期研究以确认持续效益。
此外,探索药代动力学特征或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包括母体耐受性和新生儿参数,将进一步丰富解释。尽管如此,紧急治疗需求的显著减少——对于降低母体发病率至关重要——表明其具有立即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在需要增强硝苯地平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中,30毫克每日两次给药在主要血压控制结果上与60毫克每日一次相当。重要的是,每日两次给药在剂量升级后24至48小时内减少了紧急治疗需求,从而提供了更安全、更稳定的药物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应考虑采用每日两次给药方案,以优化这一高风险人群的血压管理,同时等待进一步的确认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评估长期母体和新生儿结局,并整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性,以进一步完善个体化给药策略。
参考文献
Kiefer MK, Williams H, Nwosu O, Doan Mast DD, Costantine MM, Rood KM. Daily Versus BID Nifedipine GITS in Severe Preeclampsi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ypertension. 2025 Sep;82(9):1421-1429. 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24.24532. Epub 2025 May 21. PMID: 4039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