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中降低自杀风险:锂、丙戊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长期治疗的影响

双相障碍中降低自杀风险:锂、丙戊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长期治疗的影响

亮点

  • 长期使用锂或丙戊酸单药治疗显著降低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
  • 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锂或丙戊酸进一步减少自杀事件。
  • 该研究利用了韩国全国范围内的大型队列,包含全面的真实世界医疗索赔数据。
  • 研究结果强调了优化药物治疗以减少双相障碍患者自杀企图和死亡的重要性。

研究背景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情绪发作,包括躁狂和抑郁,与普通人群相比,自杀风险和死亡率显著升高。自杀行为是这些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紧迫的临床挑战。

锂和丙戊酸等药理学情绪稳定剂在管理双相障碍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特别是锂因其潜在的抗自杀特性而受到认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被广泛用作辅助或单药治疗选项,但其对自杀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阐明锂、丙戊酸和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韩国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大量患者中的长期效果,填补了真实世界证据的重要空白。

研究设计

研究人员利用2002年至2020年韩国全国医疗索赔数据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包括44,694名诊断为双相障碍(至少两次主要诊断记录)且至少接受过两次锂、丙戊酸、卡马西平或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处方的个体。

队列的平均年龄约为31岁,女性占58%。主要结局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自杀企图和完成自杀事件。

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特定药物治疗期与无此类药物治疗期之间的自杀风险。进行了个体间和个体内分析以控制混杂因素。

主要发现

研究揭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结果:

  • 仅使用锂治疗与无锂、丙戊酸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期相比,自杀事件减少了39.2%(风险比[HR] 0.608;95%置信区间[CI] 0.434-0.852)。
  • 丙戊酸单药治疗与自杀风险降低26.0%相关(HR 0.740;95% CI 0.577-0.949)。
  • 个体内分析显示,当锂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时,自杀风险显著降低(HR 0.154;95% CI 0.055-0.428)。
  • 锂、丙戊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的HR为0.235(95% CI 0.056-0.980),表明在降低自杀风险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 丙戊酸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也显示出较低的风险(HR 0.302;95% CI 0.152-0.599),与无治疗相比。

有趣的是,卡马西平在本研究中并未被突出显示为显著降低自杀风险的因素,这与其在当代双相障碍管理中的次要角色一致。

研究结果确认锂在降低自杀风险方面仍然是一个强大的药物,丙戊酸也提供了有意义的好处。重要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与这些情绪稳定剂联合使用时表现出益处,强调了其在临床背景下可能发挥的细微作用。

专家评论

这项大规模的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加强了药理学在双相障碍中降低自杀风险的证据基础。锂的显著保护效应证实了先前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支持其独特的抗自杀特性。

虽然丙戊酸的效果较小,但在临床上仍然相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独使用并未显示出保护作用,突显了其可能作为辅助药物,结合传统情绪稳定剂时可能增强情绪稳定。

回顾性队列研究固有的局限性仍然存在,包括潜在的残留混杂因素、依赖诊断编码以及缺乏详细的临床参数,如情绪状态、药物依从性和心理社会干预。

此外,这些发现来自韩国人群;种族和医疗系统的差异可能影响普遍性。尽管如此,大样本量和持续时间增加了其可信度和在类似临床环境中的适用性。

从机制角度来看,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系统、神经保护作用和抗攻击性特性可能解释其抗自杀效能。丙戊酸的情绪稳定和抗惊厥作用可能类似地贡献,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影响可能取决于症状控制的协同作用。

结论

总之,这项全国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锂和丙戊酸在双相障碍患者长期治疗中显著降低自杀风险。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这些情绪稳定剂进一步减少风险,可能使高风险患者受益。

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医生应考虑使用锂和丙戊酸不仅用于情绪稳定,还用于预防自杀。在复杂病例中,个性化治疗策略结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改善预后。

未来需要前瞻性研究来完善药物治疗方案,整合心理社会方法,并探索机制见解,以优化这一脆弱人群的自杀预防。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s.gov

本研究得到了韩国机构和政府研究资金的支持。原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未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

参考文献

  • Park SA, Son S, Tae BS, et al.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lithium, valproate, and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on suicide risk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 nationwid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26;392:120264. doi:10.1016/j.jad.2025.120264.
  • Baldessarini RJ, Tondo L, Viguera AC, et al. Decreased risk of suicides and attempts during long-term lithium treat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Bipolar Disord. 2006 Mar;8(3):241-50. doi:10.1111/j.1399-5618.2006.00278.x.
  • Goodwin FK, Jamison KR.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Bipolar Disorders and Recurrent Depression.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コメントを残す

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