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新的前瞻性横断面数据显示,单侧儿童COME与对照组和双侧COME相比,空间释放掩蔽(SRM)减少,尽管较差耳的平均听阈相似(约30 dB)。
– 耳间阈值不对称度较大可预测更大的SRM益处减少,独立于总体听力损失或COME侧别。
– 单侧COME组(71%)和双侧COME组(55%)的耳鸣患病率较高,且耳鸣响度与情绪症状和更差的听力相关生活质量相关。
– 研究结果引起关注,即单侧COME的保守管理(仅考虑治疗)可能导致未被识别的中枢听觉和耳鸣后遗症;在更改实践指南之前需要进行纵向干预试验。
背景
当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时,分泌性中耳炎(OME)通常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OME)。COME是儿童传导性轻至中度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干预的标准理由——最常见的是鼓膜切开置管——是为了恢复传导性听力并减少言语、语言和教育后遗症的风险。当前的实践指南(强调双侧疾病的益处)通常建议对双侧COME导致的持续性听力损失进行通气管插入,而对于单侧COME,则建议仅考虑通气管插入,这反映了单侧传导性听力损失功能风险较小且可能自发缓解的观点(Rosenfeld等,2013年)。
双耳听力支持声源分离、空间释放掩蔽(SRM)、声音定位和选择性注意,这些能力对于课堂学习和社会交流至关重要。即使是轻微的听力损失,耳间阈值差异也会降低双耳处理能力。虽然儿童耳鸣未被充分认识,但可能会产生痛苦并负面影响生活质量和情绪。Weinstein等(2025年)最近的研究调查了单侧COME是否会产生未被识别的中枢听觉和耳鸣后果,如果管理仅限于“考虑”而非积极治疗的话。
研究设计
Weinstein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比较了三个儿科队列:(A)正常听力且无COME的对照儿童(N=12),(B)双侧COME(N=11),(C)单侧COME(N=7)。参与者的年龄为5.4至13.7岁(平均约9岁)。COME队列中较差耳的平均纯音听阈约为30 dB——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单侧和双侧组之间相当。
主要评估包括便携式空间释放掩蔽(SRM)测试协议,以评估儿童利用空间线索从竞争噪声中分离目标语音的能力,以及使用适合年龄的心理物理或评分量表测量耳鸣响度。作者评估了各组之间的SRM表现,并检查了耳间阈值不对称与SRM益处之间的关系。还分析了耳鸣患病率以及耳鸣响度与情绪症状和听力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发现
空间释放掩蔽
单侧COME组的SRM表现较对照组和双侧COME参与者差(p=0.012)。这表明从目标和掩蔽声音的空间分离中获得的益处减少,这一功能依赖于完整的双耳时间和水平线索。重要的是,尽管COME各组之间较差耳的平均听阈相当,单侧组的SRM较差,强调了耳间对称性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绝对听阈。
在整个样本中,更大的耳间阈值不对称度预测了更大的SRM益处减少(F=5.1,p=0.033)。作者报告说,这种关系无论参与者是否有单侧或双侧COME都成立,并且独立于听力损失的绝对程度。换句话说,不对称本身是双耳处理障碍的关键驱动因素。
耳鸣患病率及关联
耳鸣较为普遍:71%的单侧COME儿童和55%的双侧COME儿童经历耳鸣。耳鸣响度与情绪症状的测量值和更差的听力相关生活质量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在儿童COME背景下,耳鸣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具有临床意义,可能对心理社会产生影响。
效应大小和临床意义
单侧COME的SRM缺陷统计显著(p=0.012)以及耳间不对称与SRM减少之间的显著关系(F=5.1,p=0.033)值得注意,尽管样本量较小。虽然摘要中没有完全展开精确的效应大小和置信区间,但结果具有假设生成性,提示在嘈杂环境中功能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相关性,而不仅仅是纯音听阈所捕捉到的。
专家评论和解读
这项研究突显了一个重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概念:儿童轻度单侧传导性缺陷可以转化为中枢听觉功能障碍。空间释放掩蔽是课堂听觉的现实代理——SRM减少可能意味着在嘈杂环境中理解语音更加困难,这可能影响注意力、学习和社会参与。耳间不对称预测SRM损失的发现与基本听觉神经科学一致:双耳系统依赖平衡输入来编码耳间时间和水平差异。
这些队列中的耳鸣患病率——尤其是单侧COME中的高比率——提醒临床医生主动筛查有中耳疾病的儿童的耳鸣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儿童耳鸣往往未被报告或忽视,除非特别询问。
然而,几个方法学上的注意事项限制了过度解读。该研究是横断面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尤其是在单侧COME组(N=7)。横断面设计无法得出因果推论:不能确定COME导致了中枢听觉变化,而不是预先存在的双耳脆弱性增加了持续积液的易感性。如果招募的儿童与常规实践中看到的儿童不同,可能存在选择偏倚。使用便携式协议进行SRM测试是实用且临床上相关的,但其在年轻儿童中的心理测量特性需要继续跨年龄和听力特征验证。儿童耳鸣测量依赖于自报和评分,这在较年轻的年龄段可能具有挑战性,并可能引入变异性。
在现有指南建议的背景下(Rosenfeld等,2013年),这项研究尚未提供改变实践所需的1级证据。指南强调需要随机试验的证据,显示有意义的长期获益。然而,这项工作识别了标准听力测试未测量的、未经治疗的单侧传导性不对称的潜在、功能性重要的危害,并提示临床医生在咨询家庭时应评估的额外领域。
临床意义和实际建议
在纵向干预试验可用之前,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发现采取若干可行的步骤:
- 系统评估COME儿童的双耳功能,特别是单侧疾病——简单的语音在噪声中或SRM样筛选可以识别功能缺陷的儿童。
- 明确筛查COME儿童的耳鸣及其心理社会影响;询问看护者和儿童,并使用适合年龄的评分工具。
- 在决定鼓膜切开置管时,考虑耳间不对称度,而不仅仅是绝对听阈。持续不对称且在课堂上有功能性听力投诉的儿童可能是早期干预的合理候选人。
- 向家庭提供关于持续单侧积液的潜在双耳和耳鸣后果的咨询,建议密切监测并在出现功能问题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研究空白和优先事项
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循证指南变更所需的关键研究步骤包括:
- 前瞻性纵向研究,随访单侧和双侧COME儿童,追踪SRM、定位、语音在噪声中的表现、耳鸣、语言和学业结果。
- 随机对照试验或比较效果设计,干预组(如鼓膜切开置管与观察等待)包括双耳功能终点(SRM、语音在噪声测试)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生活质量、学习、耳鸣负担)。
- 机制研究,使用客观测量方法——听觉诱发电位、皮层成像和计算建模——表征不对称传导性损失相关的中枢听觉可塑性和干预后的可逆性。
- 验证和标准化适合儿童的SRM和耳鸣评估工具,以便进行多中心试验和临床筛查。
研究局限性
主要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小和横断面设计,这限制了因果推论和普遍性。单侧队列特别小(N=7),增加了I型或II型错误的风险,以及探索年龄或持续时间效应的能力有限。摘要总结中未提供完整的效果大小和置信区间,因此观察到的差异的确切幅度和精度不确定。最后,研究人群和招募方法可能限制了在社区环境中的适用性。
结论
Weinstein等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单侧儿童COME与空间释放掩蔽减少和高耳鸣患病率相关——这些发现指向了常规听力测试未捕捉到的潜在中枢听觉和心理社会后果。数据提出了一个临床重要的问题:当单侧COME导致耳间不对称和功能性听力投诉时,是否应更积极地管理?这项研究具有假设生成性,并强调在指南变更前需要进行纵向干预研究。同时,临床医生应考虑常规评估COME儿童的双耳听力和耳鸣,并采用个体化决策,权衡不对称和功能性障碍与常规听力测试阈值。
资金和试验注册
Weinstein等(2025年)的摘要中未报告资金细节和临床试验注册。未来试验应前瞻性注册并透明报告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 Weinstein JE, Sabes JH, Rose L, Cheung SW. Central auditory and tinnitus consequences of pediatric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Hear Res. 2025 Oct;466:109404. doi: 10.1016/j.heares.2025.109404. Epub 2025 Aug 15. PMID: 40834816.
2. Rosenfeld RM, Shin JJ, Schwartz S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ympanostomy tubes in childre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3 Jan;149(1 Suppl):S1–S35. (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基金会)
注:希望应用这些发现的读者应查阅Weinstein等的全文,了解详细的方法、完整的统计报告和作者的讨论,并在等待更高水平的证据时权衡这些数据与既定指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