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在一项大型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n=3,310)中,CTPA 上测量的心室间隔(VS)曲率比强烈预测了低血压急性肺栓塞(PE)患者 30 天内的临床恶化。
– VS 曲率比 ≥1.90 或间隔向左心室直或弓形的患者恶化几率显著增加(OR ≈23),与 VS 曲率比 <1.60 的患者相比。
– VS 曲率比在各中心表现出良好的区分能力(AUC 0.83–0.84),表明其可重复性和潜在整合到低血压 PE 患者的早期分诊路径中的可能性。
背景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虽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被紧急视为高风险并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低血压,临床病程高度多变。早期识别低血压患者中可能会恶化的亚组(需要升级至溶栓、升压药、机械通气或死亡)仍然是分诊和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未满足需求。
计算机断层肺血管造影(CTPA)在诊断时常规获取,提供了关于右心室(RV)应变的解剖和间接功能信息。已建立的 CTPA 标志物如 RV/LV 直径比和室间隔弓形与不良结局相关,但定性描述和单一线性测量是不完美的,且可重复性不一。心室间隔曲率比是一种定量指标,比较了轴位 CTPA 切片上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的曲率半径。Gao 及其同事前瞻性地评估了这一新的影像学标志物是否能改善低血压急性 PE 患者临床恶化的预测。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在中国五个中心从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5098769)。关键特征:
- 人群:在参与中心连续招募的急性 PE 成人患者,入院时血压正常(收缩压 ≥90 mmHg)。
- 检测指标:在标准轴位 CTPA 图像上测量心室间隔和左心室(LV)游离壁的曲率半径;计算 VS 曲率比(VS 半径 / LV 游离壁半径)。间隔配置分为四组:VS 向 RV 弓形且曲率比 <1.60;1.60–<1.90;≥1.90;以及第四组 VS 直或向 LV 弓形。
- 终点:入院后 30 天内发生临床恶化事件(包括血流动力学崩溃、需要溶栓/介入治疗、升级至机械通气、使用升压药或死亡的复合终点)。
- 分析:层次逻辑回归调整中心和相关临床协变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估计区分性能。内部验证包括本地和非本地中心之间的比较。
主要发现
人群和结果
在 3,310 名低血压急性 PE 患者中,272 名(8.2%)在 30 天内出现临床恶化。主要分析队列包括来自三个本地中心的 3,030 名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间隔分类;外部验证队列包括来自另外两个中心的 280 名患者。
VS 曲率比类别和风险
以 VS 曲率比 <1.60 为参考组,研究发现 VS 曲率更异常的患者 30 天内恶化的几率大幅且统计显著增加:
- VS 曲率比 ≥1.90:OR 22.94(p < 0.05)
- VS 直或向 LV 弓形:OR 22.95(p < 0.05)
这些效应大小非常显著,表明根据这一指标,间隔配置明显异常的患者与曲率比低的患者相比,调整后的临床恶化风险显著增加。
区分性能
VS 曲率比对 30 天内恶化的终点表现出强烈的区分能力,三指数中心的 AUC 为 0.83,两个非本地中心的 AUC 为 0.84。这些 AUC 值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并表明该标志物在不同成像人群和实践环境中的表现保持一致。
可重复性和实际实施
研究报告了参与中心之间的一致结果和明确的分类阈值方法,可以转化为常规 CTPA 阅读。该指标依赖于常规获取的轴位切片上的解剖测量,可以整合到 PACS 测量工具或自动化图像处理管道中。
安全性和次要观察
未报告与成像相关的危害;研究重点在于预后区分而非治疗干预。作者指出,将 VS 曲率比添加到现有的临床和影像风险分层框架中,可以细化早期监测强度、右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选择性低血压患者的升级治疗决策。
专家评论
Gao 等人的发现引入了一个有前景的定量影像生物标志物,将间隔形态操作化为一个连续且可分类的指标。生物学合理性很强:急性 RV 压力过载导致间隔扁平化和向左弓形;将间隔曲率与左心室游离壁进行比较,可以归一化特定患者的 cardiac size 和图像缩放,相对于单一线性直径可能提高稳健性。
优势
- 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设计,重点关注早期恶化的临床相关复合终点。
- 清晰、可重复的测量技术,适用于标准 PACS 工具或自动化。
- 在各中心表现出区分能力,表明外部有效性。
局限性
- 尽管是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但队列地理上仅限于中国的中心;其在其他医疗系统、成像协议和种族群体中的适用性需要确认。
- 作者提出了分类切点,但阈值选择可能受益于进一步使用决策曲线分析来量化将其纳入分诊算法时的临床净效益。
- 与既有的临床风险工具(PESI/sPESI)和其他影像标志物(RV/LV 直径比、肺动脉阻塞指数)的比较性能需要直接头对头评估;报告主要关注 VS 曲率比的独立区分能力。
- 不同观察者、切片选择或 CT 获取参数之间的潜在测量变异未完全表征;后续工作应报告正式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统计数据(组内相关系数)。
临床意义和下一步
如果经过外部验证并整合到常规报告中,VS 曲率比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需要密切观察、早期超声心动图、强化监测或加快再灌注治疗的低血压 PE 患者。需要前瞻性研究比较由该标志物指导的管理和标准护理策略,以确定其使用是否改善患者为中心的结局并具有成本效益。
结论
这项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表明,常规 CTPA 图像上测量的定量心室间隔曲率比是低血压急性肺栓塞患者 30 天内临床恶化的强预测因子。AUC 为 0.83–0.84,最异常类别的高比值比表明,该指标作为传统临床和影像风险分层的补充具有前景。
在广泛采用之前,建议在不同人群中进行外部验证,标准化测量协议,评估可重复性,并进行试验评估 VS 曲率比指导管理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尽管如此,该方法因其利用常规获取的成像数据并提供一种生物学上有意义的定量读数而具有吸引力,可以整合到临床工作流程或自动成像分析中。
资金和 ClinicalTrials.gov
该研究在 ClinicalTrials.gov 注册(标识符:NCT05098769;注册日期:2021 年 10 月 16 日)。作者报告的资金声明包含在原始出版物(Gao 等,Crit Care 2025)中。
参考文献
1. Gao Y, Gu Z, Wei X, Wei S, Liu Y, Zhan S, Yang J, Qi C, Qi S, Wang M, Jia D. Ventricular septum curvature ratio: a novel imaging marker to predict clinical deterioration in normotensive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Crit Care. 2025 Oct 31;29(1):463. doi: 10.1186/s13054-025-05708-w. PMID: 41174707; PMCID: PMC12577156.
2. Konstantinides SV, Meyer G, Becattini C, Bueno H, Geersing GJ, Harjola VP, Huisman MV, Humbert M, Jennings C, Jiménez D, Leclercq C, Lankeit M, Lorusso R, Mazzolai L, Meneveau N, Ni Ainle F, Perrier A, Prandoni P, Pumpalova Y, Righini M, Sors H, Torbicki A, Zompatori M;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19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Eur Heart J. 2020 Jan 21;41(4):543-603.
作者注
本文综合并解释了 Gao 等人(2025)的主要发现,并将其置于当前 PE 风险分层实践的背景下。读者被鼓励查阅原始出版物以了解详细的方法、完整的统计模型和补充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