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一项多国联合时间序列分析(1140万次精神健康住院,2000-2019年)发现,NDVI每增加0.1个单位,所有原因精神障碍住院风险降低7%(相对风险0.93,95%置信区间0.89-0.98)。
– 各国和障碍类型之间的关联存在异质性;巴西、智利和泰国表现出一致的保护作用,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某些结果中则有轻微的负面关联。
– 城市环境中的益处最为显著:估计每年有7,712次城市住院与观察到的绿化水平统计相关;情景建模表明,绿化增加10%可能会在不同国家产生广泛不同的住院减少。
背景与临床背景
精神障碍对全球疾病负担的贡献巨大且不断增长,影响生活质量、医疗资源利用和生产力。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代表了需要住院护理的严重表现或危机,受卫生系统因素和人口风险的影响。对精神健康环境决定因素的兴趣增加,卫星衍生指标(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衡量的绿地暴露被提议为一个可修改的上游因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人群的精神健康负担:减轻压力、增加体力活动、促进社会凝聚力、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和恢复认知资源。
研究设计与方法
《英国医学杂志》(BMJ)的多国时间序列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19年间七个国家(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新西兰、韩国和泰国)6,842个地点的1140万次精神障碍住院记录。结果包括每日所有原因精神障碍住院次数和六个特定类别:精神病性障碍、物质使用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痴呆症和焦虑症。
绿地暴露使用NDVI值进行测量。作者使用准泊松回归模型估计了绿地与住院率之间的短期关联,控制了温度、相对湿度、主要空气污染物、社会经济指标、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模型按性别、年龄组、城市化程度(城市与非城市)和季节分层。该论文还进行了暴露-反应分析,并估计了在定义的绿化变化情景下(包括绿化增加10%)的可归因住院率,结果报告了城市环境下的情况。
关键发现
总体合并关联
在多国联合分析中,NDVI每增加0.1个单位,所有原因精神障碍住院风险降低7%(相对风险0.93,95%置信区间0.89至0.98)。暴露-反应分析表明,这种关系通常是单调且近似线性的,没有明显的阈值。
按障碍类别分布的住院率
在整个研究期间,分析的精神健康相关住院中,30.8%为精神病性障碍,24.7%为物质使用障碍,11.6%为情绪障碍,7.4%为行为障碍,3.0%为痴呆症,2.5%为焦虑症。
按国家和障碍的异质性
各国和障碍类别之间的关联存在显著差异。巴西、智利和泰国在大多数障碍类别中表现出一致的保护作用。相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所有原因精神障碍住院和某些特定类别中表现出轻微的负面(有害)关联。韩国和新西兰的结果参差不齐,具体取决于结果和模型设定。
城市与非城市的差异
仅限城市环境的分析显示了更为一致的保护作用。使用观察到的绿化水平,作者估计每年有7,712次(95%置信区间6,701至8,726)城市精神障碍住院与绿化统计相关(即,与模型中使用的较低绿化对照情景相比,可以归因于当前绿化暴露)。
情景建模
增加城市绿化的影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绿化增加10%所估计的住院率减少范围从韩国的每10万人约1例到新西兰的每10万人约1,000例不等,反映了基线绿化水平、住院率、社会人口背景以及每个设置中的建模暴露-反应关系。
亚组发现
在位置特定分析中,结果按性别、年龄和季节有所不同;然而,论文报告称,保护模式在城市人群中最为稳健。各分层和国家之间的异质性表明,当地背景强烈地修正了绿化与严重精神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
专家评论、机制和局限性
生物学和社会学可信性
几种合理的机制将绿地暴露与改善精神健康联系起来。自然环境可以减少生理应激反应(降低皮质醇、血压),鼓励体力活动(一种公认的抗抑郁药),促进社交互动和社区凝聚力,减轻空气污染和极端高温的暴露,并提供恢复性的认知体验。这些途径在先前的叙述性和系统性总结中有描述(例如,Hartig等人,《公共卫生年鉴》,2014年)。
异质性的解释
报告的各国和障碍之间的异质性值得仔细解读。差异可能反映了一种组合:基线绿化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医疗资源利用和住院门槛的不同;NDVI指标捕捉可访问或高质量绿地的能力的异质性(NDVI衡量植被密度,但不衡量可用性或植被类型);尽管进行了模型调整,但仍然存在的社会经济混杂因素;寻求护理的文化差异;以及在位置级别汇总的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潜在生态偏差。
研究的局限性
主要局限性包括暴露分类错误——NDVI是绿化的代理指标,不能区分公园和不可访问的植被,也不能考虑个人在绿地中花费的时间。住院治疗捕获的是严重病例,受卫生系统容量、入院标准和编码实践的影响,因此不是直接衡量人口精神健康患病率或发病率。尽管模型调整了许多协变量(天气、空气污染、社会经济指标),但仍不能排除残余混杂。研究的时间序列设计适用于短期关联,但限制了对长期居住地绿化效果的因果推断。最后,一些国家观察到的负面关联强调了未测量的效果修饰因子或数据伪影的可能性,在推广结果时应谨慎。
临床和政策意义
对于临床医生和卫生系统规划者而言,这些发现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城市绿化可能是具有精神健康益处的人群级干预措施,尤其是那些导致住院护理的严重结果。然而,跨国异质性表明,本地评估至关重要。绿化干预措施应与注重公平的规划相结合,确保受益人群覆盖弱势社区,避免意外后果如绿色绅士化。针对密集城市社区的安全、可用绿地的改善可能是最实际的应用。
研究意义
进一步的工作需要:(1) 分离绿化对精神健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2) 精细化暴露评估,以捕捉绿地的可访问性、质量和使用情况;(3) 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准实验设计(自然实验、逐步楔形评估)或随机干预来加强因果推断;(4) 探索机制中介因素(体力活动、社会凝聚力、空气质量、噪声、温度)和效果修饰因子(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形态)。
结论
BMJ多国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周围绿化程度较高与较低的精神障碍住院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最为一致。然而,各国和障碍类别之间的关联存在差异,一些负面关联也被观察到。政策制定者在规划城市绿化政策时应考虑特定背景的证据,进一步严格的评估是必要的,以明确因果关系、机制和公平实施。
资金和试验注册
资金详情和研究注册(如适用)在原始BMJ文章(Ye等人,2025年)中报告。读者应查阅原出版物以获取完整的资金声明和任何披露。
参考文献
1. Ye T, Huang W, Xu Z, et al. Greennes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cause specific mental disorders: multicountry time series study. BMJ. 2025 Nov 5;391:e084618. doi:10.1136/bmj-2025-084618. PMID: 41193238; PMCID: PMC12587678.
2. Hartig T, Mitchell R, de Vries S, Frumkin H. Nature and health. Annu Rev Public Health. 2014;35:207–228. doi:10.1146/annurev-publhealth-032013-182443.
3. 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健康:加强我们的应对. WHO事实表. 2019年(更新于2022年). 可从: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ental-health-strengthening-our-response
文章缩略图的AI图像提示
“当代城市社区的航拍视图,树木、公园和绿色屋顶与住宅区融为一体;前景中隐约可见医院轮廓和半透明的大脑图标;柔和的绿色和蓝色,高细节,适合科学杂志封面的干净图形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