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并非突然:了解、预防和应对心脏骤停

猝死并非突然:了解、预防和应对心脏骤停

引言:揭开无声威胁的面纱

想象一下,你半夜醒来,浑身冷汗,紧握着胸口,仿佛有巨大的重物压在上面。呼吸困难和剧烈的胸痛不仅仅是噩梦;它们可能是猝死的前兆。虽然人们常常认为猝死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但特别是心脏相关的猝死,很少像看起来那么突然。仅在中国,每年就有约540,000例——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此丧生。令人震惊的是,80%的病例发生在家中,而紧急抢救后的生存率不足10%。本文深入探讨了猝死的机制、预警信号和预防措施,以赋能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员。

什么是猝死?了解医学定义

猝死在医学上定义为在一个短时间内(通常是在症状出现后的一小时内)发生的、无明显外部创伤或中毒的健康个体的意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是症状出现后六小时内的死亡定义,但心脏病专家更倾向于一小时的定义,因为它具有临床意义。

猝死往往被误认为是毫无征兆的雷击,但实际上更像是经过多年磨损后倒塌的结构受损的桥梁。它是慢性损伤在长时间内默默积累的结果,直到某个关键事件触发心脏骤停。重要的是,80%的猝死源自心脏相关的原因,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持续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和不良睡眠习惯会悄悄侵蚀心血管健康。

早期预警信号:不仅是‘小症状’,而是求救信号

心脏在发生灾难性故障之前往往会发出微妙的求救信号。不幸的是,许多人忽视了这些早期预警信号,将其误认为是小病。识别这些信号可以挽救生命:

1. 胸痛: 感觉像是沉重的压力或持续超过15分钟的压迫性疼痛,常向左肩或手臂放射。
2. 严重疲劳: 持续的疲惫感,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
3. 心悸: 心跳不规则、跳动或快速搏动。
4. 呼吸困难: 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
5. 头晕或接近昏厥: 突然眼前发黑或脚下发软。

心脏骤停前,可能出现加剧的胸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和血压下降等迹象。这些都是立即进行医疗评估和干预的紧急信号。

关键窗口期:黄金救援时间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心脏停止泵血,大脑缺氧。脑细胞在4到6分钟内开始遭受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后,生存且保持脑功能完整的机会变得极低。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必须在倒下后四分钟内开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机会。研究表明,每过一分钟没有进行CPR,生存可能性就会降低约10%。因此,立即行动至关重要。

简单步骤挽救生命:任何人都能进行CPR

对疑似心脏骤停的紧急响应可以分为三个简单的步骤:

1. 检查反应和呼吸:
– 轻轻摇晃患者肩膀并大声问:“你还好吗?”
– 在5秒内观察胸部或腹部是否有正常呼吸的运动。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
– 提供清晰的信息:位置、症状和状况。
– 保持通话并遵循调度员的指示。

3. 进行CPR:
– 将患者平躺在硬表面上,松开紧身衣物。
– 将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央,另一只手叠在其上。
– 以每分钟100到120次的速度快速而有力地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 如果受过训练,每30次按压给予两次呼吸;如果没有,持续按压仍然有益。

避免不必要的移动患者,以防进一步伤害,并继续进行CPR直到专业帮助到达。

预防:每天给心脏一个战斗的机会

通过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控制心血管风险,大部分心脏猝死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五个预防支柱:

| 预防策略 | 推荐措施 |
|—————————–|——————————————————————-|
| 控制“三大”指标 | 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更低);LDL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升;空腹血糖低于6毫摩尔/升 |
| 戒烟限酒 | 戒烟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女性每天限制酒精摄入量为1杯,男性为2杯 |
| 定期体育活动 |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游泳);避免餐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
| 健康饮食 |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选择鱼和禽类等瘦肉;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
| 管理压力和睡眠 | 每天练习10分钟冥想;参与兴趣爱好;确保7-8小时的睡眠;避免长期压力和熬夜 |

常见误区与真相

| 误区 | 真相 |
|———————————–|—————————————————————–|
| 猝死只影响老年人 | 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人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发病率上升 |
| 没有症状就没有风险 | 许多人在临界事件前无症状;即使没有症状,预防也很重要 |
| 只有医生才能救人 | 目击者的立即行动至关重要;每过一分钟没有救助,生存率急剧下降 |
| CPR太复杂普通人学不会 | CPR很容易学习,只有三个关键步骤;广泛培训可以改善结果 |

患者案例:约翰的故事

约翰是一位52岁的办公室职员,患有未经治疗的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他忽视了偶尔的胸痛和轻微疲劳,认为这只是工作压力所致。一天晚上,他醒来时喘不过气来,紧握着胸口。他的妻子认出了这些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CPR,直到救护车到达。约翰被诊断为重大冠状动脉事件,但由于迅速反应而幸存下来。他的案例强调了意识、快速行动和持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结论: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猝死并非不可预见的雷击,而是一个标有无声累积和可识别预警信号的过程。早期识别、及时紧急响应以及通过生活方式和医疗管理的有效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其危害。赋予个人知识和技能——尤其是CPR培训——以及对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严格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你的心脏值得每天的呵护——而不仅仅是紧急救援。现在就是行动的时候,而不是明天。

参考文献

1. Myerburg RJ, Castellanos A. Cardiovascular collaps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11th Edition. Elsevier; 2019.
2. Zipes DP et al. ACC/AHA/HRS 2017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Circulation. 2018;138:e272-e39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CD-10 Version:2016. Sudden cardiac death definition. https://icd.who.int/browse10/2016/en#I46.1
4. Benjamin EJ,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0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0;141:e139–e596.
5. Sayre MR, et al. Hands-only (compression-onl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 testimony to the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rculation. 2010;122(22):2301–2303.
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Facts About Sudden Cardiac Arrest. https://www.cdc.gov/suddencardiacarrest/index.htm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