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反弹,PTCy重塑供者选择,CAR-T疗法迅速增长:2013-2023年CIBMTR活动报告的关键趋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反弹,PTCy重塑供者选择,CAR-T疗法迅速增长:2013-2023年CIBMTR活动报告的关键趋势

亮点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活动在2023年从COVID时代的下降中急剧恢复,其中65-74岁患者的增长最大(CIBMTR 2013-2023)。

– 相合无关供者仍然是最大的异基因供者来源(45%),但随着PTCy为基础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策略的广泛采用,半相合和不匹配无关供者的使用已上升。

– 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在半相合移植中已普遍应用,并迅速扩展到不匹配供者移植和匹配供者在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中的应用。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CT)的数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而商业CAR-T疗法自2017年以来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淋巴瘤治疗中,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多发性骨髓瘤。

背景

造血干细胞移植(HCT)和细胞疗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某些非恶性疾病的重要治愈和疾病控制策略。国家注册数据提供了对实际临床实践、不断发展的标准(供者选择、预处理强度、GVHD预防)和结果的全面视角。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每年在美国编制总结报告;2013-2023年的数据集(CAR-T从2016年开始收集)提供了关于疫情后恢复、新型预防策略的扩散、年龄和供者类型的转变以及生存趋势的重要见解(Spellman等,2025)。

研究设计和方法(报告概述)

CIBMTR报告总结了2013年至2023年(CAR-T从2016年至2023年)在美国进行并报告给注册中心的所有首次自体或异基因HCT和首次CAR-T疗法。分析呈现了按供者类型、患者年龄组、疾病指征、GVHD预防策略和种族/民族划分的比例。死亡原因按频率汇总,总体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新的疾病风险分层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例与欧洲白血病网(ELN)细胞遗传学风险类别对齐,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对齐,从而实现当代风险对齐评估。该报告是描述性和基于注册的;正式的多变量因果推断分析不是幻灯片集的主要重点。

主要发现

总体活动和患者人口统计

2023年异基因HCT数量显著增加,逆转了COVID-19疫情期间活动减少的趋势。增长最明显的是65-74岁年龄组,反映了适应症的扩大、支持性护理的改善以及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的使用使老年人群能够接受HCT。

供者来源趋势

在成人中,相合无关供者(MUDs)仍然是最主要的异基因供者来源,约占移植的45%,其次是半相合相关供者(Haplo;21%)、相合相关供者(MRD;18%)、不匹配无关供者(MMUD;12%)和脐带血(Cord;3%)。值得注意的动态包括:

  • MMUD的使用迅速增长,自2020年以来翻了一番。注册分析师将这种转变归因于PTCy作为不匹配供者有效GVHD预防策略的广泛接受。
  • 在儿科中,半相合供者在2023年超过了相合相关供者,成为最频繁的来源——强调了儿科实践的变化和供者可用性的变化。

GVHD预防:PTCy时代

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已成为半相合移植环境中主导的GVHD预防策略(自2016年以来使用率超过90%)。其应用现已广泛超出半相合移植:

  • MMUD移植迅速转向PTCy(2023年约为82%)。
  • 在MRD和MUD移植中,PTCy的使用因预处理强度而异:非清髓/减低强度预处理(NMA/RIC)病例的PTCy使用率较高(MRD为58%,MUD为64%),而在清髓预处理(MAC)环境中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43%和46%)。报告指出,这反映了新兴的实践模式和试验得出的标准护理。
  • 在儿科实践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其他药物仍然是MRD(88%)和MUD(68%)HCT中最常见的预防策略,尽管PTCy在儿科半相合移植中已经很常见(2023年约为68%)。对于儿科MMUD移植,包括阿巴西普和离体T细胞清除/CD34选择在内的替代策略仍具有相当大的使用率(分别为28%和17%)。

自体HCT和CAR-T疗法

自体HCT数量在报告期间略有下降,这一趋势近年来因靶向疗法和细胞疗法重塑了淋巴瘤和浆细胞疾病的治疗范式而被报道。相反,自2017年首次商业批准以来,CAR-T疗法的使用迅速增加。到2023年,CAR-T适应症集中在淋巴瘤(约占CAR-T活动的45%)和多发性骨髓瘤(约占16%),反映出适应症的扩大和非试验性应用。

结果——生存率和死亡原因

比较2017-2022年和2012-2016年进行的移植,3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对于异基因HCT,3年OS从55.8%提高到62.1%;对于自体HCT,从79.6%提高到82.6%(两项比较的P < .001)。尽管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复发仍然是HCT后100天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原发疾病占异基因HCT后死亡的大约45-47%,自体HCT后死亡的大约60-79%,儿科比例方向类似。

解读和临床意义

2013-2023年CIBMTR数据显示了正在重塑美国移植实践的几个趋同趋势。

首先,异基因HCT率的反弹——尤其是老年人群——强调了HCT适应症的扩大和耐受性的提高。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的更广泛使用、感染预防和支持性护理的改进以及更好的患者选择可能对此有贡献。

其次,PTCy推动了供者选择的务实扩展。其在半相合环境中的高疗效已转化为在MMUD和匹配供者NMA/RIC条件下的更高舒适度。实际上,这增加了缺乏HLA匹配亲属或无关供者的患者获得治愈性HCT的机会,并可能简化供者选择算法。

第三,CAR-T疗法的快速采用正在重塑复发/难治性淋巴样恶性肿瘤和越来越多的浆细胞疾病的治疗顺序。CAR-T与HCT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作为移植的桥梁、某些适应症的HCT替代品,还是作为HCT后复发的补救措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和政策问题。

最后,尽管总体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复发仍然是HCT后的主要死亡原因,这表明移植安全性和GVHD控制的进展必须与更好的疾病控制策略相结合:优化预处理、HCT前后的疾病根除策略(靶向药物、维持治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参与复发预防试验以及在必要时结合细胞疗法。

注册数据的局限性

注册分析具有重要优势——广度、现实世界的普遍性和捕捉时间趋势的能力——但也存在固有限制:

  • 中心报告的异质性和潜在的漏报;报告的完整性可能因中心和地区而异。
  • 适应症混杂的可能性:供者选择或预防策略的变化可能反映患者风险特征、中心专业技能或可及性的变化,而非因果治疗效果。
  • 某些变量(例如,详细的疾病特异性生物学特征、微小残留病状态或统一的HCT后维持实践)影响复发风险和生存的细节有限。
  • 较新队列和CAR-T受者的随访时间较短,限制了对长期结果的结论。

研究和实践差距——未来优先事项

  • 需要前瞻性比较研究(随机或设计良好的观察性比较有效性试验)来定义不同供者类型和预处理强度下PTCy与替代GVHD预防策略的相对益处。
  • 整合研究以确定特定适应症(如多次复发的淋巴瘤;高危骨髓瘤)中CAR-T和HCT的最佳顺序,以及CAR-T作为HCT后巩固治疗的作用值得优先考虑。
  • 需要进行专门的复发预防试验——HCT后维持、靶向治疗和细胞策略——因为复发仍然是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需要进行公平性分析,以识别种族、族裔、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因素导致的HCT/CAR-T访问持续差异,并设计干预措施以弥合这些差距。

专家评论

从事移植的医生将认识到CIBMTR报告的双重信息:在安全性(反映在生存率提高)和可及性(反映在更广泛的供者选择)方面的进步,以及减少复发的未满足需求。PTCy在半相合以外环境中的快速、现实世界应用反映了务实的成功和继续进行比较评估的需要。同样,CAR-T的扩展为某些适应症减少了对自体HCT的依赖创造了机会,但也使跨平台比较复杂化。多学科护理路径、早期临床试验入组和持续的注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结论

2013-2023年CIBMTR总结文件记录了重要的、改变实践的趋势:疫情后异基因HCT活动的恢复和增长(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PTCy的广泛传播及其伴随的不匹配供者使用的增加,自体HCT的适度下降,以及CAR-T疗法的快速增长。这些变化与短期至中期生存率的提高相关,但复发仍然是晚期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的工作应集中在复发预防策略、不同供者类型间GVHD预防的严格比较研究以及对治愈性和细胞疗法的公平访问上。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s.gov

CIBMTR在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骨髓捐献计划/Be The Match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运营;参考报告由CIBMTR研究人员(Spellman等,2025)撰写并发表。具体试验标识符(例如,当代BMT CTN研究,告知PTCy的使用)的概念性引用可通过ClinicalTrials.gov获取详细的设计和结果。

参考文献

1. Spellman SR, Xu K, Oloyede T, et al. Current Activity Trends and Outcomes in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 A Report from the CIBMTR. Transplant Cell Ther. 2025 Aug;31(8):505-532. doi:10.1016/j.jtct.2025.05.014.

2. Döhner H, Estey E, Grimwade D,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ML in adults: 2017 ELN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Blood. 2017;129(4):424-447. (European LeukemiaNet recommendations.)

3. Greenberg PL, Tuechler H, Schanz J, et al. Revis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IPSS-R). Blood. 2012;120(12):2454-2465.

作者注

本文综合了CIBMTR 2013-2023年的活动报告,并将其主要发现置于临床和研究背景下,供执业临床医生和政策专业人士参考。读者应查阅完整的CIBMTR手稿和补充材料,以获取详细的表格、亚组分析和方法。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