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中的比较:NEW-AF试验的见解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中的比较:NEW-AF试验的见解

研究背景及疾病负担

心房颤动(AF)常作为心脏手术后的并发症出现,影响大量患者,并使术后管理复杂化。新发AF与中风、血栓栓塞事件、住院时间延长和更高的医疗成本风险增加相关。传统上,华法林一直是预防AF患者中风的抗凝治疗基石,包括术后病例。然而,由于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快速起效、较少的监测需求以及与华法林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如利伐沙班在非手术人群中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有这些优势,DOACs尚未在心脏手术后人群中进行系统评估,这使得其在此类人群中的作用和益处存在不确定性。NEW-AF试验通过直接比较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在心脏手术后新发AF患者中的应用,填补了这一知识空白,以指导临床决策。

研究设计

NEW-AF试验是一项实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100名心脏手术后新发AF的患者。参与者被随机等量分配接受利伐沙班(n=50)或华法林(n=50)作为抗凝治疗。该研究注重现实世界的适用性,随访期延长至出院后30天。患者报告的结果在出院后约两周使用经过验证的工具进行评估:抗凝治疗感知问卷(PACT-Q)和EuroQol-5D-3L生活质量调查。主要终点是从手术日到出院的住院时间(LOS),这是一个反映患者恢复和资源利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指标。次要终点包括从开始抗凝治疗到出院的LOS、安全结果(如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以及患者满意度领域。

主要发现

主要分析显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之间的总体LOS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中位LOS分别为7天(四分位数范围6–9)和8天(四分位数范围6–9)(P=0.460)。同样,从开始抗凝治疗到出院的LOS也相似:利伐沙班组为2天(四分位数范围1–4),华法林组为2天(四分位数范围1–3)(P=0.738)。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利伐沙班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没有优势。

重要的是,安全结果令人放心。两组均未报告重大出血、中风或动脉血栓栓塞事件。轻微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且组间相似(利伐沙班组6%对华法林组2%;P=0.617),没有病例需要输血。一名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发生心包积液需要引流,这是个孤立事件,与华法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患者报告的结果显示,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认为其治疗更方便(P<0.001),并报告了更好的整体抗凝体验(P=0.006),而治疗满意度水平则没有显著差异(P=0.494)。值得注意的是,利伐沙班组报告的行动困难频率(42.2%)高于华法林组(18.6%,P=0.021),这一发现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了解潜在因素。

所有结果在意向治疗和实际治疗人群分析中保持一致,强化了结果的稳健性。

专家评论

NEW-AF试验为一个以前依赖观察性研究和非手术AF人群临床推断的领域提供了宝贵的随机临床证据。鉴于利伐沙班未能减少住院时间,这表明除抗凝选择外,其他因素影响心脏手术后AF患者的出院时间。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手术恢复参数和临床协议。尽管如此,利伐沙班带来的患者便利性和正面感知符合DOACs已知的优势,如固定剂量和无需常规INR监测。

观察到的安全性相似支持谨慎扩大利伐沙班在此人群中的使用,但利伐沙班组中报告的行动问题值得关注。可能的原因包括药物副作用或试验中未捕捉到的混杂因素。这一发现强调了个体化患者评估和持续监测的必要性。

目前的指南承认华法林是心脏手术后AF的标准治疗,但由于缺乏试验数据,尚未广泛涉及DOACs。NEW-AF试验的结果可能通过提供证据来支持结合患者偏好和临床背景的共同决策,从而影响指南更新,以选择抗凝治疗。

结论

对于心脏手术后新发房颤的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并未减少住院时间,与华法林相比。两种治疗的安全性相似,未见重大出血或血栓栓塞并发症。利伐沙班提供了更高的患者便利性和更积极的整体抗凝体验,可能改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这些结果支持利伐沙班作为心脏手术后AF的可行抗凝选项之一,与华法林并行,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未来的研究应探讨观察到的行动差异、长期结果和有效整合DOACs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Moonsamy P, Zhao Y, Makarem A, Paneitz DC, Wolfe S, Turco I, Colon KM, Ethridge BR, Li SS, Leya G, Verma S, D’Alessandro DA, Jassar AS, Langer NB, Tolis G, Villavicencio MA, Melnitchouk SI, Bloom JP, Michel E, Kreso A, Rabi SA, Akeju O, Sundt TM, Osho AA. 随机对照试验:新型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在心脏手术后房颤中的比较:NEW-AF试验。Ann Surg. 2025年10月1日;282(4):630-638. doi: 10.1097/SLA.0000000000006853. Epub 2025年7月24日。PMID: 40704706.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