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口腔癌:风险、症状、治疗和预防

了解口腔癌:风险、症状、治疗和预防

引言

口腔癌是一种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鳞状细胞癌。它通常影响舌头、颊黏膜(颊部)、牙龈、硬腭和口腔底部的黏膜区域。它也可能出现在嘴唇、上颌窦、面部皮肤和下颌骨上。通常在40至60岁的成人中诊断出,男性比女性更常受到影响。口腔癌因其较其他癌症更容易转移到淋巴结而著称,并且由于其影响面部和口腔的可见和功能区域,常常导致进食、说话和面部外观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癌的成因是什么?

口腔癌的发展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类似于其他系统性肿瘤。关键的致病因素包括:

1. 局部刺激:滞留的牙根、未治疗的龋齿、不合适或损坏的假牙对口腔黏膜的慢性刺激可逐渐引发附近组织的恶性转化。

2.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咀嚼槟榔(槟榔子)、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大幅增加患病风险。

3. 环境暴露:过度暴露于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在唇部癌症的发生中起作用。

4. 生物因素:感染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和18型与口咽癌密切相关,是重要的病毒病因。

需要关注的征兆和症状

及早识别口腔癌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个人应保持警惕:

不愈合的溃疡:无明显原因持续两周以上的口腔溃疡,尤其是伴有持续疼痛或烧灼感时。

口腔肿块或增生:任何不明原因的肿块、增生性病变、硬结节或类似花椰菜的突起物都应及时就医评估。

黏膜颜色变化: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红色;变白、变红或变黑的区域可能代表癌前变化。

功能障碍:舌活动困难、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张口受限;牙齿松动或移位。

感觉异常:晚期疼痛常被误认为牙痛;下唇或其他面部区域麻木。

颈部淋巴结肿大:无明显感染的淋巴结肿大,特别是伴随轻微的口腔症状时,可能表明淋巴扩散。

其他相关症状:单侧鼻塞、鼻出血、过多分泌物或流泪、眼球突出或移位、面部不对称、肿胀或声音嘶哑。

任何持续两周以上的可疑变化都应尽早由专科医生评估以排除恶性肿瘤。

诊断与治疗

如果怀疑口腔癌,活检和病理诊断是确认病情所必需的。重要的是不要惊慌,而是及时寻求专家的医疗评估。

治疗通常涉及多学科的方法,包括:

手术:早期疾病的基石,旨在完全切除肿瘤。

放疗和化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用于晚期疾病,以控制局部和远处的病变。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新兴的治疗选择。

预后取决于癌症分期、肿瘤特征、治疗方式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超过80%,有治愈的潜力。相比之下,晚期伴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往往低于30%。

长期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以及提供支持性护理以维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预防策略

与普遍观点相反,口腔癌不仅是一种老年人疾病;30至50岁成年人中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超过一半的患者在中期或晚期才被诊断出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

– 避免咀嚼槟榔和烟草,戒除过量饮酒。

– 保持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过热、过硬或刺激性的食物。

– 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餐后漱口,定期进行牙科检查。

– 消除慢性刺激物,如松动的牙根,及时更换有缺陷的牙科修复体。

– 高风险个体,特别是有口腔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进行口腔筛查,并对任何癌前病变进行早期治疗。

患者案例:约翰的故事

约翰,现年52岁,有超过20年的槟榔咀嚼和吸烟史。几个月来,他注意到舌头上有一个持续不愈的溃疡,伴有轻微疼痛和说话困难。最初将其误认为口腔溃疡,直到病变持续超过两周后才寻求牙科护理。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得益于早期诊断,约翰成功进行了手术切除并接受了靶向放疗。经过严格的随访,他在两年后仍然没有癌症复发。约翰的故事强调了意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口腔癌的重要性。

结论

由于对口腔功能、美观的影响及其侵袭性扩散的趋势,口腔癌带来了显著的健康挑战。了解风险因素、早期症状和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可以显著改善检测和预后。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良好的口腔卫生进行预防至关重要。早期诊断时,治疗效果良好,可实现较高的生存率。持续的患者教育和医务人员的警觉仍然是对抗这种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Warnakulasuriya S. 全球口腔和口咽癌流行病学. Oral Oncol. 2009 Apr;45(4-5):309-16.
2. Gillison ML, et al. HPV和口咽癌:流行病学和临床管理的更新. Nat Rev Clin Oncol. 2015 Jan;12(2): 105–110.
3. 国家癌症研究所. 口腔和口咽癌治疗 (PDQ®)–患者版. 更新于2021年.
4. Neville BW, Day TA. 口腔癌和癌前病变. CA Cancer J Clin. 2002;52(4):195-215.
5. Mehanna H, et al. 口咽癌:英国多学科共识指南. Head Neck. 2019 Mar;41(3):636-645.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