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抗LOX-1抗体MEDI6570在近期MI且hsCRP升高的患者中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了可溶性LOX-1 (sLOX-1),并在较高剂量下降低了IL-6。
– 随机2期GOLDILOX-TIMI 69试验(n=423)发现MEDI6570对主要影像学终点——最严重冠状动脉段的非钙化斑块体积变化(NCPVMD)——或整体非钙化或低衰减斑块体积无影响。
– MEDI6570耐受性良好,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试验结果强调了有利的药理学生物标志物变化与CT血管造影短期斑块消退缺失之间的差距。
背景——疾病负担和理由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MI后,残留炎症——通常通过持续升高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来识别——预示着复发事件。针对炎症的临床试验表明,选择性的抗炎策略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例如,在CANTOS中使用canakinumab,在COLCOT和LoDoCo2中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验证了炎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MI后护理的治疗靶点。
类似凝集素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LOX-1) 是一种表达在血管内皮、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的清道夫受体。LOX-1结合氧化LDL (oxLDL) 并介导促炎信号传导、内皮功能障碍和斑块不稳定性。可溶性LOX-1 (sLOX-1) 被认为是血管炎症的生物标志物,也是LOX-1阻断的药理学动力学读数。
MEDI6570是一种设计用于拮抗LOX-1的抗体。GOLDILOX-TIMI 69试验测试了抗体介导的LOX-1抑制是否可以在近期MI且残留炎症的患者中减少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
研究设计
GOLDILOX-TIMI 69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探索2期试验。关键特征:
- 人群:30-365天内MI后hsCRP ≥1 mg/L的成人。共423名患者被随机分组(75名女性,348名男性)。
- 干预:每4周一次皮下注射MEDI6570 50 mg、150 mg或400 mg,或安慰剂,持续32周。
- 主要终点:从基线到治疗结束时最严重冠状动脉段的非钙化斑块体积变化(NCPVMD),由冠状动脉CTA评估。
- 次要终点:CTA上的整体非钙化斑块体积和低衰减斑块体积。探索性终点包括循环自由sLOX-1和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6 (IL-6)。
- 安全性评估: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实验室监测。
主要发现
主要和影像学结果
经过32周的治疗,MEDI6570未显著改变主要影像学终点。任何剂量的MEDI6570与安慰剂调整后的NCPVMD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 > 0.05)。次要影像学终点——整体非钙化斑块体积和低衰减斑块体积——在任何剂量下均未显示出显著的安慰剂调整后的减少。
生物标志物和探索性结果
MEDI6570从基线开始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减少了循环自由sLOX-1:安慰剂组−44.8%,50 mg组−85.8%,150 mg组−94.0%,400 mg组−96.4%。所有活性剂量与安慰剂调整后的比较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支持靶点参与和明确的药理学动力学效应。
炎症生物标志物反应不一。安慰剂组和50 mg组的IL-6水平分别下降−2.9%和−3.0%,而150 mg组和400 mg组分别下降−18.9%和−21.5%。150 mg和400 mg剂量的安慰剂调整后IL-6减少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5),表明在较高剂量下有下游抗炎信号。
安全性
MEDI6570总体上耐受性良好。MEDI6570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本试验未报告新的安全信号。
专家评论——解释和局限性
GOLDILOX-TIMI 69的结果具有信息性和指导意义。它们证明了MEDI6570通过强大的药理学LOX-1抑制可以显著降低循环sLOX-1并减少IL-6,但这些生物标志物变化并未转化为CTA可测量的短期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体积减少。
几种机制和方法学解释可以说明这些不一致的结果:
- 时间和生物学:32周的治疗窗口可能太短,即使存在抗炎作用,也无法期望测量到已建立的非钙化斑块体积的明显消退。结构斑块重塑和钙化动力学发生在数月至数年的时间范围内。
- 终点敏感性:CTA上的非钙化斑块体积量化了总的斑块负荷,但可能对斑块组成或易感性(例如,帽稳定性、巨噬细胞含量、坏死核心重塑)的生物学有意义的变化不敏感,这些变化可能会在没有大量体积变化的情况下减少事件。低衰减斑块是易感斑块的替代指标,但仍可能错过微妙的稳定效果。
- 患者选择:该研究招募了MI后残留炎症(hsCRP ≥1 mg/L)的患者,这是一个合理的高风险群体,但降脂治疗、MI时间以及基线斑块特征的异质性可能会稀释成像终点的可测量治疗效果。
- 生物标志物与临床效果:循环sLOX-1和IL-6的减少证实了靶点参与和下游抗炎信号传导,但尚不清楚LOX-1阻断是否会减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先前的试验证明,生物标志物改善并不总是预示临床获益,除非干预措施解决了与事件因果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
- 统计功效和效应大小:虽然对于2期成像研究来说,该试验规模较大,但预期的效应大小可能过于乐观。未能检测到效应并不排除需要更大或更长时间结局试验才能检测到的较小或临床上有意义的获益。
与之前的抗炎心血管试验相比,GOLDILOX-TIMI 69增加了重要的细节。CANTOS显示IL-1β抑制减少了事件而未改变血脂,将细胞因子生物学与结局联系起来。秋水仙碱试验(COLCOT、LoDoCo2)展示了廉价疗法的适度事件减少。MEDI6570在机制上有所不同——靶向涉及oxLDL信号传导的血管清道夫受体——其缺乏短期斑块消退表明LOX-1阻断可能需要不同的结局框架或联合策略才能显示临床获益。
对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的影响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GOLDILOX-TIMI 69不支持采用抗LOX-1疗法在MI后短期内减少冠状动脉斑块体积。然而,该试验提供了重要的药理学动力学和安全性数据,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信息:
- 可溶性LOX-1似乎是LOX-1拮抗剂靶点参与的稳健药理学动力学生物标志物。
- 较高剂量产生了更大的IL-6减少,表明剂量依赖性的下游抗炎效应,这可能与事件减少相关。
- 未来的研究应考虑更长的持续时间、事件驱动的设计或替代的成像和分子终点(例如,PET成像血管炎症、血管内成像斑块微结构),这些终点可能对生物学上有意义的变化更敏感。
- 联合方法(例如,LOX-1阻断加强效降脂或抗血小板策略)可能是将生物标志物变化转化为事件减少所必需的。
结论
GOLDILOX-TIMI 69 2期试验显示,抗体介导的LOX-1抑制通过MEDI6570实现了明确的药理学动力学效应,降低了sLOX-1,并在较高剂量下降低了IL-6,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尽管有这些令人鼓舞的生物标志物数据,MEDI6570在32周内未能减少MI后残留炎症患者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体积。这些发现突显了在短时间内将机制和生物标志物改善转化为可测量的结构性斑块消退的复杂性,并强调了需要进行更长时间、充分功效的结局试验和精炼的机制终点,以确定LOX-1阻断是否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资助和clinicaltrials.gov
试验注册:EudraCT 2020-000840-75。资金和完整的试验方案详情见原出版物(O’Donoghue等,Nat Med 2025)。
参考文献
1) O’Donoghue ML, Morrow DA, Vavere AL, 等;GOLDILOX-TIMI 69 试验研究者。抗体介导的LOX-1抑制在MI后残留炎症患者中的应用:一项随机2期试验。Nat Med. 2025年10月;31(10):3553–3559。doi:10.1038/s41591-025-03951-w. PMID: 40999229。
2) Ridker PM, Everett BM, Thuren T, 等;CANTOS 试验组。Canakinumab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抗炎治疗。N Engl J Med. 2017年9月21日;377(12):1119–1131。doi:10.1056/NEJMoa1707914。
3) Tardif J-C, Kouz S, Waters DD, 等;COLCOT 研究者。近期心肌梗死后患者使用秋水仙碱。N Engl J Med. 2019年6月20日;381(26):2497–2505。doi:10.1056/NEJMoa1912388。
作者注
本文旨在解读和阐述GOLDILOX-TIMI 69试验的发现,供临床和科学受众参考。读者应查阅原出版物以获取完整的方法学和补充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