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是首次直接比较紧急手术与纤维蛋白溶解治疗(FT),使用低剂量、缓慢输注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症状性左侧人工瓣膜血栓形成(PVT)。
- 研究发现,紧急手术与纤维蛋白溶解在完全临床反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手术组的复合不良事件——特别是死亡——显著更高。
- 虽然纤维蛋白溶解治疗更安全,但治疗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残留瓣膜功能障碍。
研究背景与疾病负担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是影响机械心脏瓣膜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最常发生在左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患者随访、抗凝管理及紧急护理方面的挑战导致发病率增加。PVT可表现为阻塞性瓣膜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症状和系统性栓塞,需要紧急干预。
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包括紧急手术以更换或修复血栓形成的人工瓣膜,或纤维蛋白溶解治疗旨在溶解血栓。虽然紧急手术可以提供确定性的机械解决方法,但它带有显著的操作风险。纤维蛋白溶解治疗侵入性较小,但存在不完全溶解和出血并发症的担忧。迄今为止,治疗选择主要基于观察数据和专家共识,缺乏强有力的随机对照证据。
研究设计
这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六年内招募了79名出现症状性左侧机械PVT的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紧急手术或低剂量、缓慢输注t-PA的纤维蛋白溶解治疗。
纳入标准强调有症状的患者,并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认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上的阻塞性血栓。主要疗效终点是“完全临床反应”,定义为无重大并发症且瓣膜功能完全恢复的出院。
预先规定的首要安全性终点是一个复合指标,包括出院时的死亡、非致命性中风、非致命性大出血或系统性栓塞。结果评估对治疗分配设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观性。
关键发现
在79名随机分配的患者中(39名手术,40名FT),72%的患者有二尖瓣血栓,43%的患者处于NYHA功能分级III/IV级,表明这是一个高危队列。
在被分配到手术组的患者中,只有32名接受了手术,其中53%的患者在48小时内进行了手术,突显了物流挑战。所有FT患者均接受了预期的t-PA治疗方案。
意向治疗分析显示,完全临床反应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手术组39名患者中有25名(64%)与FT组40名患者中有29名(73%)(OR 1.22,95% CI 0.46-3.19;P=0.689)。然而,手术后的复合安全性结局发生显著更多(OR 5.14,95% CI 1.28-20.5;P=0.021),主要是由于更高的死亡率(7/39 vs 1/40;P=0.035)。
重要的是,25%的FT患者在出院时有残留瓣膜功能障碍,代表了不完全血栓溶解或治疗后瓣膜损伤。
专家评论
这项开创性的RCT挑战了在左侧PVT中优先选择紧急手术的传统偏好,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手术相关的高死亡率和并发症突显了实际风险,包括程序延迟和围手术期病态。
低剂量、缓慢输注t-PA方案似乎提供了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成功率相当,但有残留瓣膜功能障碍的趋势,可能需要密切随访和可能的再次干预。这支持了一种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平衡患者稳定性、手术风险和可用的专业知识。
局限性包括单中心设计和潜在的选择偏倚,部分交叉减少了治疗纯度。尽管如此,对结果评估设盲增强了发现的有效性。进一步的多中心试验应探索确认性证据和最佳纤维蛋白溶解方案。
结论
对于症状性左侧人工瓣膜血栓形成,紧急手术在疗效上并不优于纤维蛋白溶解治疗,但与显著更高的并发症率相关,尤其是死亡率。低剂量、缓慢输注t-PA的纤维蛋白溶解治疗虽然更安全,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残留瓣膜功能障碍,需要持续监测。
这些发现倡导重新考虑治疗范式,特别是在手术资源受限的环境中。临床医生应仔细权衡风险和收益,根据患者特征和基础设施定制治疗方案。未来的研究应优化纤维蛋白溶解方案并调查长期结果,以优化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Karthikeyan G, Rajashekar P, Devasenapathy N, Biswas S, Kidambi B, Singal A, Mantoo MR, Soni M, Purohit G, Hote MP, Singh S, Velayoudam D. 紧急手术与纤维蛋白溶解治疗在左侧人工瓣膜血栓形成中的对比:一项随机试验。Eur Heart J. 2025年9月8日;46(34):3373-3381. doi: 10.1093/eurheartj/ehaf391. PMID: 40574603.
Vahanian A, et al. 2021 ESC/EACTS 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Eur Heart J. 2022;43(7):561–632.
Zoeckler T, et al. 用溶栓治疗管理人工瓣膜血栓:系统回顾。Eur Heart J. 2010;31:1481–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