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CD38单克隆抗体CM313在持续性或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2期随机试验的见解

新型抗CD38单克隆抗体CM313在持续性或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2期随机试验的见解

亮点

这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2期试验评估了抗CD38单克隆抗体CM313在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成人持续性或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应用。与安慰剂相比,CM313显著提高了第8周的整体血小板反应率(83% vs 20%;P<0.001),并缩短了达到目标血小板计数的时间。该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主要不良事件为输注相关反应和瘀点。

研究背景:疾病负担和未满足的需求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生成不足,导致出血风险。尽管一线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有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持续性或慢性疾病,表现为反应不佳或复发,给临床管理带来挑战。目前的二线治疗选项包括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术,这些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各异。因此,需要新的靶向疗法能够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并维持持久反应,同时具有可管理的毒性。

研究设计

这项2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中国的五家医院从2024年1月至6月进行。共纳入45名年龄≥18岁的持续性或慢性原发性ITP患者,这些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或复发,但之前对一线治疗有反应。参与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周一次静脉注射CM313(16 mg/kg)或安慰剂,共8周。主要终点是在第8周时的整体反应率,定义为至少连续两次血小板计数≥30×109/L,最低基线值翻倍,且无出血。次要终点包括首次连续两次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时间和反应持续时间。安全性结果包括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

关键发现

在筛选的56名患者中,30名接受了CM313治疗,15名接受了安慰剂。基线特征平衡。第8周时,CM313组的整体反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83% [25/30] vs 20% [3/15]),绝对差异为63.3%(95% CI 33.7% 至 81.3%;P<0.001)。CM313组达到血小板计数≥50×109/L的中位时间为1周,而安慰剂组未达到(P<0.001),表明CM313能更快恢复血小板。此外,CM313组的中位累积反应持续时间更长(18周)相比安慰剂组(3周)(P=0.004),提示治疗后效果持续。

关于安全性,CM313治疗组中有87%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有80%的患者出现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大多数事件为轻度或中度。CM31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输注相关反应和瘀点,符合预期的免疫和血液学效应。未报告新的安全信号或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表明安全性可管理。

专家评论

报道的结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针对CD38的CM313是治疗难治性或慢性阶段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CD38表达在参与自身抗体产生和血小板破坏的免疫细胞上。通过耗竭或调节这些致病性免疫细胞,CM313促进血小板快速恢复并维持安全性。其快速起效和持续反应与现有的二线治疗相比具有优势,可能填补重要的治疗空白。

然而,局限性包括相对较小的样本量和有限的随访时间,无法充分评估长期持久性和罕见不良事件。此外,研究人群仅限于中国,可能影响其他种族群体的推广性。需要更大规模的3期试验来确认疗效,评估不同患者群体,并将CM313与已建立的治疗进行头对头比较。

当前的ITP指南建议根据出血风险和不良反应个体化治疗。如果更大规模的验证性研究证实这些发现,CM313可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补充治疗,特别是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持续性或慢性疾病患者。

结论

在这项2期试验中,CM313在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成人持续性或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能够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并维持反应,且具有可管理的不良事件。这些发现支持进一步开发CM313作为新型免疫疗法,为ITP管理提供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资金来源和临床试验注册

该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6199089)。资金来源未在报告中明确说明。

参考文献

陈燕, 徐勇, 戴军, 等. 抗CD38单克隆抗体CM313用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2期试验. BMJ. 2025年10月21日;391:e084314. doi: 10.1136/bmj-2025-084314. PMID: 41120215; PMCID: PMC12538382.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