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特征是结肠黏膜炎症。其临床过程差异很大,缓解通常依赖于皮质类固醇(CS)治疗。然而,一些患者发展为难治性UC,即尽管接受治疗,炎症仍持续存在,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了解预测治疗反应的预后因素对于优化患者结局至关重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难治性UC患者的长期缓解,使用的数据来自生物制剂广泛使用前收集的日本全国注册数据。
方法
该研究分析了2003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新注册的79,096例病例中的4,003例UC患者。纳入的患者在注册时Mayo评分≥3且自入组以来一直使用皮质类固醇。数据集包括3年的随访数据。开发了一个逐点线性(PWL)模型——一种旨在提供可解释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以预测超过3年的缓解。
结果
PWL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在从注册到两年后的测试数据集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精确率为0.55,召回率为0.70,F1得分为0.62。值得注意的是,注册时假息肉的存在与缓解显著负相关,突显了其作为重要预后因素的作用。
仅使用登记年份的数据检验与缓解相关的显著因素时,发现几个因素高度相关,包括假息肉(0.695)、腹痛(0.689)、乙状结肠炎症(0.578)和 5-ASA 的使用(0.513)。这些因素的权重值对于假息肉(-0.056)和腹痛(-0.054)均为负值,表明对缓解率可能存在负面影响。相反,乙状结肠炎症(0.054)和 5-ASA 的使用(0.049)显示正权重值,表明可能存在有益影响。分析注册当年及次年的数据时,发现的关键因素是假息肉(0.982)、手术(0.964)和CAP(0.940)。权重值显示假息肉呈负相关(-0.159),而手术(0.094)和CAP(0.109)呈正相关,进一步强调了它们对缓解率的潜在影响。对于注册后长达2年的数据,显著因素包括假息肉(0.893)、第二年的日常生活(0.743)和第一年使用CS(0.736)。
通过机器学习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影响3年缓解的治疗相关因素可能包括5-ASA(注册年份)、手术类型(注册年份)、CAP(注册年份)和CS给药(1年后)。随后,对与3年缓解相关的结局进行逻辑回归分析,以5-ASA、手术、CAP和CS给药作为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5-ASA、手术、CAP 和 CS 给药的优势比分别为 1.56(95% 置信区间 (CI),1.14–2.13,p = 0.005)、0.12(95% CI,0.02–0.90,p = 0.039)、0.81(95% CI,0.49–1.34,p = 0.410)和 0.56(95% CI,0.48–0.67,p < 0.001)。
讨论
本研究表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预测UC的疾病进展和治疗结果方面具有潜力。假息肉通常指示慢性炎症和黏膜损伤,可以作为难治性疾病的一个临床标志。模型的可解释性使临床医生能够理解哪些因素对预后贡献最大,从而促进个性化治疗计划的制定。
临床意义
通过准确预测长期缓解,该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难治性UC风险患者,及时采用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等替代疗法进行干预。这在日本队列中尤为重要,因为在该队列中生物制剂的使用之前受到限制。
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虽然该模型是在广泛的注册数据上训练的,但它反映了生物制剂在日本广泛使用前的治疗模式。未来的研究应使用包含新型疗法的更近期数据来验证和改进该模型。此外,整合遗传、微生物组和生活方式数据可能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结论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个高精度且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难治性UC患者的长期缓解。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在识别关键预后因素(如假息肉)方面的效用,从而支持个性化管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结局。
参考文献
Sano M, Kanatani Y, Ueda T, Nemoto S, Miyake Y, Tomita N, Suzuki H.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prediction of 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analysis of a Japanese Nationwide Registry. Ann Med. 2025 Dec;57(1):2499960. doi: 10.1080/07853890.2025.2499960 IF: 4.3 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