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斑秃 (AA) 患者患显微性结肠炎 (MC) 的风险几乎是正常人的两倍,包括淋巴细胞性和胶原性亚型。
- AA 还与其他免疫介导的胃肠道 (GI) 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如乳糜泻、克罗恩病、嗜酸性食管炎和溃疡性结肠炎。
- 同时患有 AA 和 MC 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单独患有 MC 的患者更年轻,这可能表明早期的免疫相互作用。
- 这些发现强调了在出现慢性消化症状的 AA 患者中常规进行胃肠道筛查和转诊至胃肠科的重要性。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斑秃 (AA)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是非瘢痕性脱发,由免疫介导的毛囊破坏引起。尽管传统上被视为皮肤病,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存在系统性免疫失调,并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显微性结肠炎 (MC) 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分为淋巴细胞性和胶原性结肠炎,表现为慢性水样腹泻,被认为是由免疫介导的。尽管临床表现不同,这两种疾病都涉及异常的免疫反应。
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与胃肠道 (GI) 免疫介导疾病之间存在重叠,但阐明这些关系的大型研究有限。了解 AA 与 GI 疾病的关系具有临床意义,因为它可能影响早期诊断、管理和多学科护理路径。Hirpara 等人的研究利用大规模全球数据集,旨在明确 AA 与免疫介导的 GI 条件之间的风险关系。
研究设计
研究人员使用 TriNetX 全球研究网络数据库进行了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人群包括 117,674 名被诊断为 AA 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33.5 岁,女性占多数(60.9%)。每名 AA 患者按年龄、性别和种族(48.7% 白人,14.5% 黑人,7.35% 亚洲人)与 1:1 的对照组匹配。
主要结果评估了 AA 患者与匹配对照组相比,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这些 GI 疾病的选择基于其已知的自身免疫或免疫驱动病理,包括显微性结肠炎(包括淋巴细胞性和胶原性结肠炎)、乳糜泻、克罗恩病、嗜酸性食管炎和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发现
研究发现,AA 患者患 MC 的风险显著高于非 AA 患者,比值比 (OR) 为 1.88(P < .001)。这一风险涵盖了两个主要的 MC 亚型:淋巴细胞性结肠炎(OR 1.83;P < .001)和胶原性结肠炎(OR 1.80;P = .003)。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患有 AA 和 MC 的患者平均年龄(59.6 岁)较单独患有 MC 的患者(62.8 岁;P = .003)更年轻,这可能表明早期发病或共享的免疫病理机制。
除了 MC,AA 队列还表现出其他 GI 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 乳糜泻(OR 1.87;P < .001)
- 克罗恩病(OR 1.75;P < .001)
- 嗜酸性食管炎(OR 1.59;P < .001)
- 溃疡性结肠炎(OR 1.38;P < .001)
这些数据表明 AA 与一系列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之间存在广泛的关联。
专家评论
Hirpara 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为支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肠道-皮肤轴”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其中胃肠道的免疫失调可能影响远处的器官系统,如皮肤和毛囊。AA 患者中淋巴细胞性和胶原性结肠炎的共同风险增加强调了潜在的共同致病免疫途径,可能涉及 T 细胞失调、黏膜免疫改变或微生物群影响。
然而,回顾性设计带来了固有的局限性,包括潜在的混杂因素、依赖诊断编码的准确性以及无法建立因果关系。此外,TriNetX 数据库未提供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或生活方式因素等详细的临床细节,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风险。
未来需要前瞻性研究来阐明机制联系和时间关系,以及评估治疗意义。从临床角度来看,这些证据支持对 AA 患者的 GI 症状进行主动评估,并整合皮肤病学和胃肠病学的护理。
结论
这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斑秃与显微性结肠炎及其他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突出了临床上重要的肠道-皮肤免疫连接。管理 AA 的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伴随的 GI 自身免疫疾病,尤其是在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筛查协议和及时的胃肠科转诊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澄清潜在的免疫病理机制,并开发针对皮肤和肠道免疫失调的综合治疗策略。这项研究强化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护理中多学科方法的重要性,并加深了我们对 AA 超出主要靶器官的系统性表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