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心力衰竭 (HF) 是一种慢性且复杂的疾病,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口,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HF 患者对环境压力特别敏感,包括极端温度。温度波动与不良健康结果有关,但其对 HF 患者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像瑞典这样的高纬度国家,尚未完全阐明。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了解短期暴露于温度变化对 HF 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对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性研究,探讨了环境温度与这一敏感人群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背景及临床意义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包括寒潮和热浪。HF 患者的心血管适应能力通常较弱,容易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加剧病情。先前的研究显示,温度与一般人群的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然而,针对高纬度人群和 HF 患者的数据较为匮乏。
临床意义在于,这些发现可以为医生指导、公共卫生政策以及旨在减少易感群体温度相关死亡的气候适应策略提供依据。
研究设计与方法
这项调查是在瑞典进行的一项全国性、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研究,涵盖了 2006 年至 2021 年的数据。研究对象包括 250,640 名在此期间因 HF 诊断而死亡的个体,这些数据来自瑞典国家患者登记处和死亡原因登记处。
暴露评估使用了高分辨率(1 × 1 公里)空间网格的每日平均环境温度数据。为了考虑区域适应性,温度暴露基于市镇特定百分位数定义,其中第 2.5 百分位数表示低温,第 97.5 百分位数表示高温。
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病例交叉设计使我们能够控制个体固定特征,将每个个体死亡前的温度暴露与对照期进行比较。
关键发现与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HF 患者短期暴露于环境温度与死亡率之间呈 U 型关联,表明在温度极端情况下风险增加。
在整个研究期间,低温度与全因死亡率相关的比值比 (OR) 为 1.130(95% CI, 1.074-1.189),提示死亡风险增加 13%。高温度也与死亡率增加相关,OR 为 1.054(95% CI, 1.017-1.093)。
类似地,对于心血管死亡率,低温度显示出更明显的风险,OR 为 1.160(95% CI, 1.083-1.242)。高温度的关联主要出现在 2014-2021 年间,OR 为 1.084(95% CI, 1.014-1.159),且风险似乎随时间增加。
亚组分析表明,男性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利尿剂使用者对低温度死亡率更为敏感。相反,高温度对房颤或房扑患者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在暴露于高臭氧水平时。
专家评论
这些发现强调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在较冷的高纬度环境中,气候相关的温度波动对 HF 患者构成显著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温度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表明需要加强适应策略,如热健康预警系统、患者教育和环境改造。
局限性包括潜在的残余混杂因素、缺乏个人行为数据(例如,加热或冷却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研究的观察性质。尽管如此,强大的全国性数据和高分辨率的暴露评估增强了这些结果的适用性。
从机制上讲,温度极端情况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应激、脱水和炎症反应,加重心力衰竭失代偿。这些见解支持将气候因素纳入 HF 管理指南和公共卫生规划。
结论与未来方向
短期暴露于低温和高温环境温度显著增加瑞典 HF 患者的死亡风险。随着热暴露影响的增加,需要加强适应策略和个人化风险评估。未来研究应探索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行为适应以及环境政策在减轻温度相关健康风险中的作用。
本研究突显了医疗系统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心血管健康的调节作用。针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策略可以拯救生命并减少全球气温变化时代的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