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XAS 贫血:揭示新型自身炎症综合征中的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

VEXAS 贫血:揭示新型自身炎症综合征中的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

亮点

VEXAS 综合征是一种由 UBA1 基因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红系前体细胞,导致一种独特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为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这些患者的成熟红细胞未显示泛素化缺陷,表明突变的影响仅限于早期红系阶段。体外 UBA1 突变的碱基编辑显示,造血祖细胞在红系分化过程中表现出选择性的脆弱性,而单核细胞分化则相对不受影响,这与 Diamond-Blackfan 贫血等核糖体障碍疾病相似,表现为 TP53 介导的压力反应。

研究背景

VEXAS 综合征(空泡、E1 酶、X 连锁、自身炎症、体细胞)是一种最近被识别的成年起病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与 X 连锁 UBA1 基因的体细胞突变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对细胞蛋白质稳态至关重要的泛素激活酶。临床上,VEXAS 表现为全身炎症、血液学异常,且常伴有巨幼细胞性贫血,但其确切的造血缺陷尚未完全明确。理解 VEXAS 中贫血的细胞病理学至关重要,因为它显著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可能指导免疫抑制以外的靶向治疗。

研究设计

该研究结合体内和体外方法,剖析 VEXAS 患者的红系异常。体内评估包括分析携带 UBA1 突变的 VEXAS 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研究人员进行了遗传学、细胞学和功能测定,以确定 UBA1 突变在红系成熟各阶段的分布及其对泛素化的影响。同时,他们使用 CRISPR-Cas9 碱基编辑工具将 VEXAS 相关的 UBA1 变异引入健康供者的 CD34+ 造血祖细胞。这些经过修饰的祖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红系和单核细胞谱系,以评估对生存、分化和分子应激反应的谱系特异性影响。

关键发现

研究发现,VEXAS 综合征患者的成熟红细胞未显示出可检测的泛素化缺陷,表明突变的 UBA1 蛋白功能损伤在循环红细胞中不明显。遗传分析显示,携带 UBA1 突变的骨髓红细胞仅限于早期红系前体细胞,特别是在嗜碱性红细胞分化阶段之后消失。这表明在后期红系成熟过程中,突变克隆的选择性丢失或负选择。

体外实验中,编辑表达 UBA1 突变等位基因的祖细胞在早期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表现出高死亡率和分化缺陷,而单核细胞分化则相对不受影响。突变的红系前体细胞过表达 TP53,这是一种细胞应激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提示因泛素化缺陷而激活 p53 介导的检查点。此外,还观察到核糖体生物合成异常,这类似于 Diamond-Blackfan 贫血,这是一种以红细胞生成减少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先天性核糖体障碍。

这些发现支持一个模型,即 VEXAS 相关的贫血主要由 UBA1 突变克隆驱动的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这些克隆由于泛素化缺陷和随后的细胞应激无法正常成熟,而残留的野生型 UBA1 造血部分补偿了这一缺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贫血强度因此取决于突变和野生型红系祖细胞之间的平衡。

专家评论

这项综合研究阐明了 VEXAS 贫血的造血基础,将概念框架从简单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转变为复杂的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类似于核糖体障碍。通过显示泛素化缺陷仅限于早期红系前体细胞,而不扩展到成熟的红细胞,研究澄清了尽管严重贫血,循环红细胞为何仍表现出功能性完整。TP53 激活和核糖体生物合成中断的发现引起了对可能成为治疗靶点的新细胞内途径的关注。

关于体细胞突变负担、炎症环境和补偿性造血如何影响临床变异的问题仍然存在。进一步的研究评估纵向突变动态和调节 p53 通路或核糖体功能的疗法的反应可能会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此外,虽然体外模型非常有信息量,但体内确认和探索微环境因素仍然是全面绘制疾病复杂性的必要步骤。

结论

VEXAS 综合征相关贫血的特征是早期红系祖细胞中选择性 UBA1 突变引起的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泛素化缺陷、TP53 驱动的应激和核糖体生物合成中断。这种机制洞察增强了对疾病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并确定了旨在改善红细胞生成和受影响患者临床结果的潜在分子靶点。

资金和 ClinicalTrials.gov

参考研究得到了机构和国家研究资助的支持,详细信息见 Rodrigues 等,2025 年。目前没有基于这些机制发现的具体治疗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突显了未来临床研究的机会。

参考文献

Rodrigues F, Hardouin G, El Hoss S, Ghoul A, Gautier EF, Dussiot M, et al. VEXAS 贫血是一种嵌合型红细胞生成减少。Blood. 2025 年 9 月 19 日:blood.2025029081。doi:10.1182/blood.2025029081。Epub 提前发表。PMID: 40971475。

其他相关文献包括关于 VEXAS 综合征和红细胞生成的基础综述,以及关于 Diamond-Blackfan 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