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这项多中心队列研究发现,软饮料消费与重度抑郁障碍(MDD)诊断和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女性中的效应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微生物组属Eggerthella部分介导了这种关系。这些发现提示了可能针对微生物组的抑郁症干预措施,强调了减少软饮料摄入的公共卫生措施。
研究背景及疾病负担
重度抑郁障碍(MDD)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生产力。虽然营养和生活方式因素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抑郁症风险的贡献者,但软饮料消费的具体作用仍不明确。软饮料通常富含糖、咖啡因和添加剂,常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负面健康结果相关联。最近的证据暗示其对精神健康的潜在不利影响,但这些关联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肠道-大脑轴是一个新兴范式,将胃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精神结果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抑郁症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某些肠道细菌被认为可以调节神经炎症、神经递质合成和应激反应性。在这种背景下,特定肠道微生物组属的变化可能代表饮食暴露(如软饮料摄入)与抑郁症状之间的机制中介。然而,很少有大规模队列研究严格探索这种中介作用,特别是关注Eggerthella和Hungatella等与抑郁症相关的微生物组变化。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了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德国多个中心收集的Marburg-Münster情感障碍队列的横断面数据。样本包括405名临床诊断为MDD的患者和527名健康对照组,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从一般人群和初级保健机构招募。数据分析于2024年5月至12月进行。
通过定量评估软饮料消费,并结合MDD的临床诊断和症状严重程度。通过基于测序的分析确定肠道微生物组谱型,重点关注Eggerthella和Hungatella的丰度,同时控制技术协变量如文库大小。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多变量回归和方差分析(ANOVA),调整重要混杂因素如地点和教育水平,并采用中介分析测试肠道微生物组变化是否介导软饮料-MDD关系。
主要发现
研究人群包括405名MDD患者(67.9%为女性;平均年龄36.37岁)和527名健康对照组(65.5%为女性;平均年龄35.33岁)。
- 软饮料消费预测MDD诊断和严重程度:调整后,软饮料消费与MDD诊断的高风险显著相关(比值比[OR],1.081;95%置信区间[CI],1.008–1.159;P = .03)。症状严重程度也呈正相关(P < .001;部分η平方[ηp2],0.012),表明效应量虽小但显著。
- 性别差异:这些关联在女性中尤为显著(诊断:OR,1.167;95% CI,1.054–1.292;P = .003;严重程度:P < .001;ηp2,0.036),提示可能存在性别特异性的脆弱性或行为模式影响风险。
- 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在女性中,软饮料消费增加与Eggerthella属丰度升高相关(P = .007;ηp2,0.017),但未检测到Hungatella丰度的显著关联。
- 中介分析:Eggerthella丰度显著介导了软饮料摄入与MDD诊断(P = .011)和症状严重程度(P = .005)之间的关系。这种中介分别解释了总效应的约3.82%和5.00%,表明肠道微生物组部分解释了观察到的关联。
尽管中介效应量较小,但这一生物学上合理的途径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组在情绪障碍中的相关性。
专家评论
Thanarajah等人的研究代表了揭示饮食、肠道微生物组和抑郁症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关键一步。Eggerthella作为中介的识别与先前的微生物组研究一致,这些研究将该属与炎症过程和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相关的神经活性代谢物生产联系起来。
在女性中观察到的更强效应引发了关于饮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性别相关生物或心理社会调节因素的重要问题。然而,鉴于横断面设计,因果关系无法明确建立,反向因果关系仍有可能;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地消费软饮料作为一种应对机制。
这些发现需要在前瞻性队列和干预试验中复制,以评估减少软饮料摄入或调节Eggerthella丰度是否可以减轻抑郁症状。此外,全面表征肠道微生物组超越个别分类单元将细化对微生物网络效应的理解。
局限性包括潜在的未测量的生活方式或饮食因素的残留混杂以及依赖横断面分析。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基于微生物组的抑郁症预防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框架。
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软饮料消费与重度抑郁障碍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增加有关,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特别是Eggerthella丰度的增加——部分介导了这种效应。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减少软饮料摄入可能是一种减少抑郁症风险的实用方法。此外,针对肠道微生物组变化的干预措施为抑郁症的新疗法提供了有希望的方向。
未来需要纵向和干预研究来确立因果关系并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临床应用。在此期间,临床医生在管理患有或有抑郁症风险的患者时,应考虑整合以饮料消费为重点的饮食咨询。
参考文献
- Thanarajah S, Ribeiro AH, Lee J, 等. 软饮料消费与由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介导的抑郁症. JAMA Psychiatry. 2025年9月24日;e25257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5.2579. 网络版提前发布. PMID: 40991280;PMCID: PMC12461599。
- Destefano Shields C, Arora T, Cermakova P. 肠道微生物组与抑郁症状:流行病学证据和潜在机制. Brain Behav Immun. 2020;89:200-211。
- Clarke G, O’Mahony SM, Dinan TG, Cryan JF. 为健康做准备:早期生活获得的肠道微生物组调节颗粒物引起的神经炎症和行为. Transl Psychiatry. 2014;4:e398。
- Jiang H, Ling Z, Zhang Y, 等.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组组成改变. Brain Behav Immun. 2015;48: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