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对美国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批准后58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涵盖1,486,213次门诊治疗,确认了已建立的安全性特征。
- 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镇静(34.7%)、分离(41.0%)和血压升高(0.9%),与临床试验观察结果一致。
- 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0.2%,自杀率低于背景水平,滥用/误用报告的病例有限。
- 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支持继续按照当前产品指南进行监测和使用。
研究背景
重度抑郁症(MDD)和难治性抑郁症(TRD)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是一种新型谷氨酸能药物,靶向NMDA受体,于2019年获得FDA批准,作为成人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鉴于其独特的机制和潜在的不良神经精神效应,长期真实世界的安全性监测对于验证临床试验结果和确保常规实践中的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
这项上市后观察性安全性研究分析了2019年3月5日至2024年1月5日之间从两个来源收集的美国数据:提交给艾司氯胺酮风险评估和缓解策略(REMS)计划的患者监测表和记录在Janssen美国全球医疗安全(US-GMS)数据库中的报告。研究人群包括接受门诊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治疗的患者,共58,483名患者完成了1,486,213次治疗。主要评估参数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剂量模式、感兴趣不良事件(特别是镇静、分离和血压升高)的频率以及严重不良事件、自杀倾向和物质滥用或误用的发生率。
关键发现
分析显示,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女性(61.1%),年龄在26至55岁之间(64.3%)。所有治疗中报告的镇静发生率为34.7%,分离为41.0%,血压升高仅为0.9%。这些不良事件与获批前临床试验中记录的结果非常接近。
艾司氯胺酮给药后的严重不良事件(SAEs)很少见,在REMS数据中发生率低于0.1%,在US-GMS数据库中为0.18%。重要的是,报告的自杀率低于该患者群体的预期背景率,减轻了对治疗引发自杀倾向的担忧。此外,在超过140万次治疗中,有210例报告的所有原因滥用或误用,表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滥用潜力较低。
这些发现再次证实了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在按照当前临床指南和标签使用时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尽管镇静和分离的发生率较高,但这些不良事件与预期的药理动力学效应一致,并在受监控的给药环境中得到管理。严重不良事件的极低发生率和持续的低自杀率进一步强调了其有利的风险效益平衡。
专家评论
领域内的专家认为,这种常规上市后监测提供了超出随机对照试验的关键大规模证据,后者通常具有严格的纳入标准。广泛的持续时间和全面的数据集增强了对艾司氯胺酮在真实世界临床条件下的安全性特征的信心。然而,临床医生应继续监测不良反应并遵守REMS要求,以降低风险,特别是在易感人群中。
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多方面安全性跟踪的重要性——结合REMS和药物警戒数据库——以全面了解药物安全性。尽管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但由于该药物的新机制和神经精神效应,持续的警惕仍然至关重要。
结论
美国近五年的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真实世界监测显示,其安全性特征与临床试验数据一致。镇静、分离、血压升高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稳定且可控。此外,未出现新的安全问题或信号,滥用和自杀率保持在低位。这些数据支持在风险管理框架内继续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艾司氯胺酮治疗。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更长期的结果、比较有效性以及特定亚群,以进一步优化患者选择和安全措施。持续的报告和分析将确保艾司氯胺酮的益处与风险在临床环境中保持平衡。
资助和ClinicalTrials.gov
该研究由强生公司的Janssen制药公司资助,该公司是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的制造商。本研究为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和药物警戒分析,无需临床试验注册。
参考文献
Sanacora G, Ahmed M, Brown B, Cabrera P, Doherty T, Himedan M, Kern DM, Lim L, Lopena O, Naranjo RR Jr, Nuamah I, Sarayani A, Turkoz I, Bowrey HE. 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的真实世界安全性:首次批准近五年的综合分析。Am J Psychiatry. 2025年10月1日;182(10):913-921。doi: 10.1176/appi.ajp.20240655。Epub 2025年9月10日。PMID: 40926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