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个性化、远程指导的预康复在重大择期手术前显著改善了体力表现和认知功能,并与基于纸张的标准计划相比,减少了中度至重度术后并发症。
– 高维质谱流式细胞术显示,个性化预康复后,特定细胞类型的炎症细胞内信号传导减弱(AUROC 0.88),而标准预康复未观察到这种变化(AUROC 0.63)。
– 免疫变化包括经典单核细胞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在IL-2/4/6刺激下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1/2信号传导减少,以及Th1细胞中磷酸化CREB信号传导降低——这些途径可能与术后感染风险和神经认知下降有关。
背景
预康复——在重大手术前提供结构化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体力、营养和心理准备——越来越多地被整合到围手术期护理路径中。支持者认为,增强生理储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并改善功能结果。然而,证据仍然不一致,实施也各不相同,许多试验在干预内容、强度和时间上存在差异。一个关键的空白是将临床改善与潜在的生物学机制联系起来:预康复是否只是提高了功能性能力,还是有意义地调节了围手术期生物学,包括免疫反应性,从而影响手术风险?
由Cambriel等人(JAMA Surg. 2025)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通过比较个性化、远程指导的多模式预康复计划与标准的基于纸张的计划,并应用47重质谱流式细胞术免疫测定来表征术前免疫信号的变化,填补了这一空白。
研究设计
这项单中心、单盲随机干预试验在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招募了58名成年患者,他们接受了重大择期手术。区组随机化将参与者分配到个性化预康复组(n = 28)或标准基于纸张的计划组(n = 30)。主要排除标准包括运动禁忌症、ASA评分≥4、姑息治疗或筛查与手术之间的间隔少于14天。54名患者完成了研究(每组27名)。
干预措施
– 个性化预康复:每周两次一对一的远程指导课程,涵盖四个领域——体力活动、营养、认知训练和正念。
– 标准预康复:涵盖相同领域的基于纸张的材料,但没有个别指导。
主要临床结局包括认知测试和体力表现(靠墙蹲、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6分钟步行测试[6MWT])。主要免疫学结局包括主要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群体的频率和使用47重质谱流式细胞术面板评估的细胞内信号反应,包括刺激信号读数。
终点分析旨在确定个性化预康复是否产生了不同的免疫调节并改善了围手术期结局,与标准方法相比。数据分析时间为2023年4月至2025年5月。
主要发现
临床结局
– 完成情况:58名患者中有54名完成了协议(每组27名)。
– 体力表现:个性化组在6MWT中的表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中位数(IQR)从496(340–619)米增加到546(350–728)米(P = .03)。其他体力测量和认知评估在个性化组中有所改善,而标准组只有中等程度的临床改善。
– 术后并发症:个性化预康复组经历了较少的中度至重度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等级>1):4例事件对比标准组的11例(P = .04)。报告中未显示死亡率或住院时间数据的差异;主要信号是个性化组的并发症负担较低。
免疫学结局
– 高维建模:多变量模型在个性化预康复前后区分免疫状态的AUROC为0.88(95% CI,0.79–0.97;P < .001),使用留一交叉验证,表明循环免疫组发生了稳健且可重复的变化。相比之下,标准预康复组样本未显示显著的术前至术后的免疫学变化(AUROC 0.63;95% CI,0.48–0.78;P = .12)。
– 细胞类型特异性信号改变:个性化预康复与特定细胞群体在体外细胞因子刺激后细胞内信号反应减弱相关。值得注意的发现包括经典单核细胞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在IL-2、IL-4和IL-6刺激后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1/2信号传导减少,以及Th1细胞中磷酸化环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信号传导减少。这些途径与炎症激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反应和T辅助细胞转录程序有关。
免疫信号解释
– 观察到的‘减弱’表示选定信号轴中刺激诱导的磷酸化程度降低,提示较低的促炎反应设定点。在围手术期背景下,过度的固有免疫激活与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谵妄等并发症有关;相反,过度的免疫抑制也会增加感染风险。作者将观察到的调节解释为向更受调控的免疫反应性的转变,这可能是保护性的。
– 变化的细胞特异性——经典单核细胞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与Th1细胞——增强了生物学可信度。单核细胞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在早期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起核心作用,而Th1信号影响适应性细胞毒性反应和神经炎症途径。
强度和统计严谨性
– 该研究使用高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读数、多变量建模和交叉验证以减少过拟合风险。个性化组的强AUROC值表明伴随临床改善的连贯免疫信号。
– 随机设计加强了因果推断,即个体化指导而非仅仅是接触教育材料驱动了观察到的差异。
专家评论和机制
机制可信度
– 运动、营养、睡眠/认知训练和减压已知会影响免疫功能。运动可以减少系统性炎症,改变单核细胞表型,并改善T细胞功能。营养优化可以恢复依赖微量营养素的免疫能力。心理干预影响神经免疫信号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从而调节细胞因子反应。试验的多模式个性化方法可能结合了这些效应,将免疫信号转向较不促炎的谱型。
– 报告的PERK/ERK型信号传导减少(如报告所示)和Th1细胞中pCREB减少映射到涉及细胞应激反应、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转录调节的相关感染易感性和神经炎症途径。虽然研究报告了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但下游功能后果(例如,细胞因子分泌、吞噬功能或抗原呈递的改变)需要进一步验证。
局限性和普遍性
– 样本量和单中心设计:共有58名随机分配的患者和54名完成者,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来自单一学术中心。发现是假设生成的,需要在更大规模、多中心队列中复制。
– 参与者选择和干预强度:排除了ASA≥4和手术等待时间非常短的患者;更虚弱或时间紧迫的患者是否受益仍不确定。个性化计划使用每周两次的远程指导,这是一种资源密集型方法,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和报销模式,可能难以扩展。
– 免疫变化的解释:质谱流式细胞术提供了丰富的细胞内信号相关性信息,但本身并不能证明特定通路调节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因果联系。报告的减弱可能反映了有益的免疫重新校准,或者相反,是一种暂时的低反应状态;需要临床背景和额外的功能检测。
– 测量的结局:尽管并发症率有利于个性化预康复,但试验并未针对硬终点(如死亡率或感染率)进行功效计算,且事件的绝对数量较少。
临床意义和下一步
– 转化潜力:这项试验提供了概念证明,即个体化预康复可以在手术前提供可测量的免疫反应性生物变化以及功能增益。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这项研究支持投资于定制的术前计划——尤其是在可行远程指导的情况下——以潜在地减少并发症负担。
– 生物标志物驱动的预康复:证明循环免疫组可以监测并区分响应者,这表明未来可以通过生物监测来指导个性化(例如,在没有免疫反应的患者中强化干预)或分层围手术期风险。
– 未来研究重点: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随机试验,针对临床终点(感染、谵妄、再入院、住院时间、成本效益)进行功效计算。机制研究应将信号读数与功能免疫检测和组织水平结局相结合。实施科学工作将需要确定可扩展的指导模式和报销途径。
结论
Cambriel等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随机试验数据,证明个性化、远程指导的多模式预康复可以改善术前生理和认知指标,产生可重复的特定细胞类型促炎信号减弱,并与基于纸张的标准计划相比减少中度至重度术后并发症。这些发现弥合了术前功能优化与可测量生物变化之间的差距,支持了向生物学驱动的围手术期护理个性化发展的路径。在广泛采用作为标准实践之前,需要更大规模的确认试验和机制后续研究。
资金和ClinicalTrials.gov
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标识符:NCT04498208。
资助详情见原始出版物(Cambriel A等,JAMA Surg. 2025)。请参阅论文以获取完整的资助和利益冲突声明。
参考文献
1. Cambriel A, Tsai A, Choisy B, Sabayev M, Hedou J, Shelton E, Singh K, Amar J, Badea V, Bruckman S, Ganio E, Einhaus J, Feyaerts D, Stelzer I, Sato M, Langeron O, Bonham TA, Gaudillière D, Shelton A, Kin C, Gaudillière B, Verdonk F. 个性化与标准预康复对重大手术前免疫调节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JAMA Surg. 2025年11月12日:e254917。doi: 10.1001/jamasurg.2025.4917。Epub提前出版。PMID: 41222945;PMCID: PMC12613092
(寻求关于预康复和围手术期免疫调节更广泛背景的读者应查阅当代系统评价和加速康复指南;本概要仅关注上述随机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