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两种PD-L1免疫组化检测,Dako 22C3和VENTANA SP263,在识别PD-L1表达≥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进行一线西米普利单抗治疗时,总体一致率为88%。临床结果,包括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在由任一检测选择的患者组之间是可比较的。这些发现支持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用于治疗决策时这些检测的互换使用。
研究背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有很高的未满足需求。针对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NSCLC的管理,为适当选择的患者提供了持久的反应。肿瘤细胞上的PD-L1表达通过免疫组化(IHC)测量,是指导PD-1/PD-L1抑制剂一线治疗的关键生物标志物。然而,使用不同抗体和平台的多种PD-L1检测已经造成了检测一致性及解释一致性方面的挑战。这些技术差异引发了对检测互换性和其对临床决策影响的担忧。西米普利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PD-L1表达高(≥50%)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需要稳健可靠的PD-L1检测来准确识别符合条件的患者。
研究设计
该分析基于关键性III期EMPOWER-Lung 1试验的样本进行的一项回顾性桥接研究。该试验随机分配了710名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这些患者的肿瘤PD-L1表达≥50%(由Dako 22C3评估),接受西米普利单抗单药治疗或铂类双药化疗。排除标准包括EGFR、ALK或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中的肿瘤基因组异常。
总共871个来自筛查患者的肿瘤样本,包括481名入组患者和390名筛查失败患者,重新使用VENTANA SP263检测进行了测试。其中,768个样本获得了两种检测均可评估的PD-L1结果。该研究使用Dako 22C3作为参考标准计算了一致性指标。主要临床终点——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在SP263检测阳性(PD-L1 ≥ 50%)的人群中进行了分析,并与22C3阳性/SP263阳性亚组和原始22C3阳性队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主要发现
分析一致性评估显示,两检测之间的总体百分比一致性为88%,阳性百分比一致性(PPA)为82.7%,阴性百分比一致性(NPA)为93.6%。不一致病例主要包括22C3阳性但SP263阴性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中有69%的22C3 PD-L1表达处于临界值,肿瘤比例评分在50%至60%之间。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不一致发生在诊断阈值附近,这是由于PD-L1评分的正常病理学家间变异所致,而非真正的检测不一致。
临床上,西米普利单抗与化疗的生存结果在22C3阳性/SP263阳性亚组(OS HR 0.52,PFS HR 0.43)与22C3阳性人群(OS HR 0.57,PFS HR 0.54)中显示出相似的风险比。这种相似的有效性证实了这些检测在识别可能从西米普利单抗获益的患者中的临床互换性。
包括插补和最坏情况情景在内的敏感性分析支持了这些发现,增强了结果的稳健性。由于SP263检测是在存档样本上回顾性进行的,因此未报告任何不良事件。
专家评论
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解决了NSCLC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临床上用于患者选择的PD-L1 IHC检测的可比性。所展示的高一致性和预测治疗获益的等效性减少了对检测依赖性变异的担忧,并允许在使用任一平台的临床实验室中具有灵活性。鉴于全球检测可用性和病理工作流程的差异,这一点尤为重要。
尽管如此,对于接近PD-L1阈值的结果仍需谨慎,因为这是评分变异最大的地方。与擅长PD-L1解读的病理学家进行多学科合作仍然是确保可靠患者分类的关键。在常规临床环境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进一步前瞻性验证将加强这些结论。从机制上讲,这两种抗体针对重叠的PD-L1表位,这使得类似的检测性能是合理的,尽管染色强度和评分算法的微小差异可以解释临界的不一致。
结论
这项来自特征明确的NSCLC队列的桥接分析支持Dako 22C3和VENTANA SP263免疫组化检测在识别高肿瘤PD-L1表达的患者以进行一线西米普利单抗治疗中的互换性临床使用。这种互换性可以简化生物标志物检测工作流程,优化晚期NSCLC的治疗决策。然而,仔细考虑接近诊断阈值的结果以及持续的PD-L1检测质量保证仍然至关重要,以最大化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Perez J, Kerr KM, Baker B, 等.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管理中PD-L1免疫组化检测的临床互换性. JCO Precis Oncol. 2025年9月;9:e2500177. doi: 10.1200/PO-25-00177. PMID: 40991883; PMCID: PMC1248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