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通过RT-qPCR监测可检测到化疗后具有KMT2A::MLLT10融合基因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持续性白血病细胞。
- 在第二个疗程后MRD阳性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显著较差,且复发率增加。
- 尽管达到完全形态学缓解但MRD仍为阳性的患者属于高危亚组,需要密切临床关注。
- 基于RNA测序定制的RT-qPCR检测方法能够在此遗传定义的AML亚型中实现精确和敏感的疾病监测。
研究背景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预后取决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异常。在KMT2A基因重排中,KMT2A::MLLT10融合约占这些病例的10%-15%,通常与不良预后相关。尽管化疗方案有所强化,但这一亚组的复发率仍然很高。
微小残留病(MRD)——即低于形态学阈值的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已成为各种白血病的重要预后工具。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能够高度敏感地检测特定融合转录本,指示残留白血病细胞。尽管MRD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儿童AML的治疗算法中,但对于表达KMT2A::MLLT10的AML,标准化的监测协议和可靠的预后数据尚缺乏。填补这一空白可以细化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
研究设计
本研究涉及41名被诊断为携带KMT2A::MLLT10融合基因的儿童AML患者,按照AML-BFM或AIEOP研究方案接受治疗。通过RNA测序确定了患者特异性融合基因断裂点序列,从而设计了用于MRD检测的个性化RT-qPCR检测方法。
骨髓样本在治疗过程中纵向收集,重点关注第二次诱导化疗后的样本。通过RT-qPCR定量评估MRD状态。测量的结局包括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累积复发率(CIR)。
关键发现
分析显示,在第二个治疗周期后仍为MRD阳性的患者临床结局显著较差:
– 总生存期(OS):MRD阳性患者的生存概率为33.3% ± 19.2%,而MRD阴性患者为80.6% ± 7.8%(p = 0.032)。
– 无事件生存期(EFS):MRD阳性患者的EFS概率为16.7% ± 15.2%,而MRD阴性患者为76.9% ± 8.3%(p = 0.003)。
– 累积复发率(CIR):MRD阳性患者的复发率为83.3% ± 40.8%,而MRD阴性患者为19.2% ± 40.2%(p = 0.001)。
重要的是,即使在达到完全形态学缓解的患者中,这些发现也成立,这表明仅依靠形态学评估低估了残留疾病负担。
专家评论
本研究填补了一个重要的临床空白,确立了在表达KMT2A::MLLT10的儿童AML中进行MRD监测的预后意义。使用个性化RNA测序信息的RT-qPCR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疾病负荷量化更加精确。
虽然形态学缓解仍然是治疗评估的核心,但分子MRD评估可以识别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支持将其纳入常规临床协议。然而,在广泛临床应用之前,需要在实验室间进行标准化,并在更大的队列中进行前瞻性验证。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KMT2A::MLLT10融合驱动侵袭性白血病发生,这可能解释了尽管进行了强化多药化疗,MRD阳性患者仍表现出不良预后的原因。未来的治疗策略可能考虑新的靶向方法或早期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改善MRD阳性患者的预后。
结论
通过RT-qPCR进行MRD监测是表达KMT2A::MLLT10的儿童AML的强大预后工具。在第二个诱导疗程后检测到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患者,尽管达到了形态学缓解,但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较差。这些数据强调了将分子MRD评估纳入标准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以便对这一高危AML亚组进行风险适应性治疗强化,改善长期预后。
资助和临床试验注册
本研究在AML-BFM研究试验框架内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包括AML-BFM研究2004(ClinicalTrials.gov标识符:NCT00111345),AML-BFM登记2012和AML-BFM研究2012(EudraCT 2013-000018-39),以及AML-BFM登记2017(DRKS编号:DRKS00013030)。
参考文献
Steidel E, Orhan E, Rasche M, Pigazzi M, Tregnago C, Hoffmeister LM, Walter C, Dworzak M, Mühlegger N, von Neuhoff N, Locatelli F, Reinhardt D, Schneider M. KMT2A::MLLT10表达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分子遗传学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预后价值。Eur J Haematol. 2025年11月;115(5):493-504. doi: 10.1111/ejh.70019. Epub 2025年8月13日。PMID: 40803346;PMCID: PMC1250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