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疾病负担
二尖瓣反流(MR)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特征是在收缩期血液从左心室逆流入左心房。如果未经治疗,MR 可导致进行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心房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和死亡率增加。外科干预,主要是通过修复或置换进行的二尖瓣手术(MVS),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尽管诊断技术和手术技术有所进步,但在全面了解不同患者群体的真实世界临床表现、干预时机和手术结果方面仍存在差距。
这些方面的洞察能够评估指南依从性、识别手术转诊中的选择偏倚,并最终改善护理质量。MITRACURE 注册研究涵盖了 2019 年法国和加拿大多个中心接受 MVS 的 3,500 多名连续成年患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现代而全面的数据集。这一国际回顾性注册研究反映了“所有来者”的真实世界实践,能够评估当前的管理策略及其在未选择的 MR 患者群体中的结果。
研究设计
MITRACURE 是一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收集了 2019 年在法国和加拿大的 40 个中心接受孤立或联合二尖瓣手术的成年患者的详细临床、超声心动图和手术数据。排除了仅患有二尖瓣狭窄或有既往二尖瓣干预的患者,以专门评估接受 MR 手术的人群。
数据通过详细的病历摘录和现场报告获得,包括人口统计学、MR 病因、术前临床状态(如纽约心脏协会 [NYHA] 功能分级、心力衰竭、心房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肺压)、手术细节(包括修复与置换的比例)以及住院死亡率。该设计允许评估管理模式、手术时机、手术结果和安全性概况的大规模真实世界队列。
主要发现
2019 年共有 3,522 名患者接受了 MVS 以治疗 MR,其中 48% 接受了联合手术(例如,同时进行冠状动脉或其他瓣膜手术)。平均年龄为 65 岁(±12),女性占 35%。黏液样变性是最主要的病因(61%),其次是功能性 MR(9%)、感染性心内膜炎(9%)和风湿性疾病(7%)。
值得注意的是,MR 定量仅在 43% 的患者中进行,突显了潜在的诊断改进领域。
临床表现常常是晚期:43% 的患者处于 NYHA 功能分级 III/IV,反映症状性心力衰竭;30% 有记录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近一半(47%)的患者正在接受利尿剂治疗,22% 出现心房颤动或扑动。重要的是,35% 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22% 显示出肺动脉高压,收缩压 ≥50 mmHg——这都是显著心脏重塑和晚期疾病的指标。
尽管如此,只有 3% 的患者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阶段(I 或 IIa 类指征)接受了早期干预,表明晚期手术转诊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于手术技术,总体二尖瓣修复率为 62%,反映了当代趋势,在可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修复而不是置换;在黏液样变性 MR 患者中,修复率上升至 80%,与更多可修复病变一致。总体住院死亡率为 4.5%,但在黏液样变性 MR 亚组中显著较低,为 2.3%(孤立 MVS 1.8%,联合手术 3.1%)。
这些数据表明,与一些针对选定患者或专家中心的研究相比,死亡率较高且修复率较低,可能反映了常规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更晚期疾病和合并症的真正“所有来者”人群。
专家评论
MITRACURE 的发现强调了 MR 管理中的关键挑战。手术时严重症状患者比例高,表明转诊和干预存在持续延迟,可能与对指南建议倡导早期手术的合格患者的识别不足或利用不足有关。
相对较低的 MR 定量率意味着需要改进诊断标准化——精确的严重程度评估对于最佳的干预时机决策至关重要。此外,尽管修复仍然是首选,但 62% 的总体修复率表明需要提高手术技能或在疾病进展使修复变得不可行之前尽早转诊以确定修复候选者。
住院死亡率虽然考虑到患者复杂性是可以接受的,但仍高于高度选择性队列中的比率,这表明晚期干预和合并症负担的影响。这些数据呼吁加强包括心脏病学、影像学和外科团队在内的多学科策略,以促进及时诊断、个性化干预,并可能开发新型治疗途径,如为高风险患者提供经导管二尖瓣治疗。
局限性包括回顾性数据收集和潜在的中心相关变异,但大规模和国际性质增强了普遍性。未来的研究应旨在捕捉纵向结果并纳入研究期间出现的经导管选项。
结论
MITRACURE 国际注册研究为西方医疗系统中二尖瓣手术治疗 MR 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现代的、真实世界的视角。患者因晚期症状和心脏损伤而被晚期转诊的情况很常见,导致修复频率较低,手术死亡率高于选定队列。
这些见解强调了鼓励早期检测和转诊、优化诊断流程以及改善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战略的重要性。增强意识和多学科协调可以提高对指南指征的依从性和患者结果。
最终,MITRACURE 作为基准当前实践、识别质量差距并刺激全球受 MR 影响的广泛人群管理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Messika-Zeitoun D, Chu MWA, Bouchard D, et al; MITRACURE Investigator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s After Surgery for Mitral Regurgitation: Real-World Insights From the MITRACUR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Circulation. 2025 Aug 31.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7367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86109.
2. Otto CM, Nishimura RA, Bonow RO, et al. 2020 ACC/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irculation. 2021;143(5):e72-e227.
3. Enriquez-Sarano M, Newell JB, Bailey KR, et al. Outcome of mitral regurgitation due to flail leaflets. N Engl J Med. 1999;341(23):1663-1670.
4. Suri RM, Clavel MA, Schaff HV, et al. Effect of recurrent mitral regurgitation following degenerative mitral valve repair: long-term outcomes. Circulation. 2016;133(20):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