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二甲双胍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
- 与单独使用放化疗相比,添加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严重不良事件。
-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MRI和肿瘤活检评估缺氧生物标志物的成功实施证实了其可行性。
- 初步安全性评估显示,二甲双胍给药后早期未出现肿瘤缺氧增加的令人担忧的情况。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挑战,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LACC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通常包括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以及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然而,治疗相关毒性仍然很大,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限制完成所需治疗以达到最佳结果。
影响治疗反应的一个关键生物学特征是肿瘤缺氧——肿瘤微环境中氧气不足的区域,与放疗抵抗、预后不良和疾病复发有关。因此,调节肿瘤缺氧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可以增强放疗效果。
二甲双胍是一种已知的抗糖尿病药物,因其潜在的抗癌作用而引起关注,包括调节肿瘤代谢和氧合。临床前数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和肿瘤灌注来减少缺氧。这项II期随机试验旨在评估在LACC标准放化疗中添加二甲双胍的耐受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使用已建立的MRI技术和重复肿瘤活检评估早期肿瘤缺氧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II期随机临床试验,招募了患有LACC的患者,按1:1的比例分配接受标准放化疗或联合口服二甲双胍。干预组从放化疗开始前一周开始服用二甲双胍,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850毫克,并持续整个放化疗过程。
患者在三个关键时间点进行连续磁共振成像(MRI)和肿瘤活检:基线(二甲双胍启动前)、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一周后(放化疗前)和近距离放疗时。这些样本用于通过MRI生物标志物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肿瘤缺氧。
主要终点集中在安全性和耐受性,通过治疗完成率和根据常见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TCAE)分级的不良事件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此外,通过监测二甲双胍一周后的肿瘤缺氧变化来评估安全性,预设了检测任何有害缺氧增加的界限。可行性通过成功完成预定干预和评估的比例以及质量进行衡量。
关键发现
共有41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其中18名分配到二甲双胍加放化疗组,23名分配到单独放化疗组。在二甲双胍组中,18名患者完成了至少一周的二甲双胍治疗,15名患者完成了与放化疗同时进行的五周治疗。
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之间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毒性是胃肠道毒性,与已知的放化疗和二甲双胍的副作用谱一致。重要的是,没有发现与二甲双胍相关的意外严重不良事件。
通过MRI参数测量的肿瘤缺氧在二甲双胍给药的第一周内没有超过定义的安全阈值,缓解了对早期对肿瘤氧合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
可行性非常好,98%的预定MRI扫描和肿瘤活检标本被收集并被认为具有足够的质量进行分析。这种高依从性确认了将连续成像和组织采样整合到评估缺氧调节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中的实际可行性。
这些结果共同证明,二甲双胍可以在这一患者群体中与放化疗安全联用,不会影响治疗依从性或增加严重毒性风险。此外,在此框架内使用先进的生物标志物评估来监测肿瘤微环境变化是切实可行的。
专家评论
二甲双胍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在LACC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有希望的,特别是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作为放射增敏剂和代谢调节剂的潜力。该研究使用连续MRI和活检评估缺氧生物标志物的严格方法解决了转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模型。
尽管安全性概况令人鼓舞,但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二甲双胍是否能通过减轻缺氧驱动的耐药性真正改善肿瘤学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不良事件仍处于预期范围内且可管理,支持二甲双胍在此背景下重新定位的适用性。克服了重复侵入性肿瘤活检的实施挑战,表明结合非侵入性成像可以有效监测微环境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在同时引入二甲双胍和放化疗时应留意胃肠道副作用,但可以放心的是,本试验中没有发现额外的严重毒性。
结论
这项II期随机研究证明,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放化疗方案中添加二甲双胍是可行、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重要的是,将连续MRI成像和肿瘤活检用于缺氧生物标志物评估是切实可行的,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这些发现为后续试验奠定了基础,旨在评估二甲双胍通过靶向缺氧和肿瘤代谢改善治疗反应的有效性。通过这种辅助策略解决LACC的显著发病率和治疗耐药性,有望改善患者结局。
继续研究以明确二甲双胍在宫颈癌治疗算法中的作用、优化给药方案并阐明其潜在放射增敏效应的机制途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Skipar K, Hompland T, Lund KV, Fjeldbo CS, Lindemann K, Hellebust TP, Lyng H, Bruheim K. 二甲双胍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一项II期随机研究。Acta Oncol. 2025 Mar 19;64:439-447. doi: 10.2340/1651-226X.2025.43045. PMID: 40105683; PMCID: PMC11971942.
Brizel DM, Scully SP, Harrelson JM, 等. 肿瘤缺氧影响宫颈癌患者放疗失败模式。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7;38(3):635-639.
Pollak M. 二甲双胍和其他双胍类药物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推进研究议程。Cancer Prev Res (Phila). 2010;3(9):1060-1065.
Schuler KM, Dutta PR. 肿瘤缺氧:代谢和放疗抵抗。Clin Cancer Res. 2020;26(22):5857-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