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与多发性硬化症:评估对残疾进展的影响

绝经与多发性硬化症:评估对残疾进展的影响

亮点

  • 绝经不会显著增加复发起始型多发性硬化症女性的确证残疾进展或转化为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
  • 观察到的研究队列中的绝经平均年龄为48.5岁。
  • 纵向分析显示,在绝经过渡期间没有残疾恶化的转折点。
  • 生殖衰老可能补充但不会独立驱动多发性硬化症的残疾进展。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影响年轻成人,且女性患者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疾累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及功能独立性。由于大多数多发性硬化症女性患者会活到中年甚至更久,因此许多患者在病程中会经历绝经。绝经以卵巢功能停止和随后的激素变化为特征,理论上可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关的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途径影响多发性硬化症的活动性和进展。然而,绝经对多发性硬化症残疾进展的确切影响尚不清楚,这代表了性别特异性多发性硬化症管理和咨询的一个未满足需求。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框架,利用前瞻性收集的MSBase登记平台数据,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观察性临床研究平台。数据提取时间为2023年7月1日,分析时间从2023年1月至2025年2月。研究人群包括2018年至2021年间从澳大利亚八个神经免疫学中心(一个私人诊所和七个三级转诊中心)招募的1468名18岁及以上的女性。

主要分析队列包括987名复发起始型多发性硬化症女性,她们至少有三次记录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测量值,并报告了绝经状态。次要队列包括209名女性,她们在绝经前和绝经后都有EDSS数据,可以进行纵向轨迹分析。

主要暴露变量是绝经状态,作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的时间依赖协变量。这些模型评估了6个月确证残疾进展(CDP)和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的时间。关键协变量包括调整后的多发性硬化症发病年龄、基线疾病持续时间、基线EDSS评分、近期复发情况以及高效疾病修正治疗(DMTs)的使用。

主要发现

主要分析包括583名绝经前女性和404名绝经后女性。绝经的中位年龄为48.5岁,与普通人群的规范一致。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绝经与残疾进展风险增加无关(确证残疾进展的风险比[HR]:0.95;95%置信区间[CI]:0.70–1.29;P = .70),也与转化为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无关(HR:1.00;95% CI:0.60–1.67;P = 1.00)。

二次转折点分析同样显示,在绝经前后,EDSS恶化的斜率没有显著变化,表明绝经过渡不会加速残疾累积。

这些发现表明,尽管生物学衰老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残疾有贡献,但绝经固有的激素变化并不是临床进展里程碑的独立预测因子。

专家评论

这些结果为一个以前主要由个案观察和小样本队列主导的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澄清。使用大型、特征明确的登记平台,结合纵向临床数据和严格的混杂因素调整,增强了这些结论的可靠性。

生殖衰老可能与躯体衰老和疾病生物学以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相关,而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无法完全通过绝经状态来捕捉。雌激素的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缓冲,如疾病修正治疗、遗传影响和共病。

局限性包括自我报告的绝经状态可能存在回忆偏倚,以及观察性设计无法建立因果关系。此外,未涉及激素替代疗法(HRT)的效果,这可能是结果的重要修饰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阐明多发性硬化症中的绝经相关症状,并调查激素干预作为辅助疗法,以改善生活质量和潜在地调节疾病机制。

结论

这项全面研究不支持绝经是推动复发起始型多发性硬化症女性残疾进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生殖衰老可能附加地影响整体衰老和健康状况,但绝经本身不应在临床预后或管理计划中被过度强调。

临床医生应继续关注已知的风险因素和循证治疗,以减轻残疾累积,同时通过适当的对症治疗和多学科护理来解决绝经症状。了解多发性硬化症中的性别差异对于优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护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Bridge F, Sanfilippo PG, Zhu C, Skibina O, Nguyen AL, Kalincik T, Buzzard K, Taylor BV, MacIntyre J, Hall LA, Slee M, Macdonell R, Maltby V, Lechner-Scott J, McCombe P, Butzkueven H, van der Walt A, Jokubaitis VG. 绝经对多发性硬化症残疾进展的影响. JAMA Neurol. 2025 Sep 29. doi: 10.1001/jamaneurol.2025.3538

多发性硬化症. 国家多发性硬化症协会. https://www.nationalmssociety.org/

Voskuhl R. 自身免疫疾病的性别差异. Biol Sex Differ. 2011;2(1):1.

Harrington MG, Etzel CJ. 多发性硬化症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的性别二态性. Front Neurol. 2014;5:64.

Nguyen AL, et al. 绝经状态对多发性硬化症症状的影响:系统评价.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20;45:102440.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