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显著影响个体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在老年人中,通常指65岁及以上的人群,管理精神分裂症面临独特的挑战,包括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多药治疗和治疗依从性增加的脆弱性。有效的长期治疗策略不仅旨在控制症状,还旨在减少复发率和预防死亡。传统上,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长效注射剂(LAI)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提供了潜在的依从性和稳定药物水平的优势。尽管在年轻人群中广泛使用,但支持在老年人群中使用LAI的证据仍然有限,需要基于人群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决策。
背景与理由
老年人的精神分裂症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部分原因是治疗不依从和复发风险增加。不依从往往因认知衰退、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社会因素而加剧。长效注射剂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通过减少给药频率来解决依从性问题,但对不良反应的担忧,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和其他实验室异常,限制了其在这一年龄组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来比较LAI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像香港这样有显著老龄化人口的地区。
研究设计与方法
香港基于人群的研究利用了香港医院管理局的临床数据库分析和报告系统,收集了1993年至2023年的电子健康记录。纳入标准集中在65岁及以上的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根据ICD-9-CM代码295)的个体,这些个体在2004年至2023年间被处方了LAI或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结果是疾病复发,定义为因精神分裂症住院。次要结果评估了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包括心血管住院、锥体外系症状和实验室确认的损伤,如急性肝肾损害。该研究采用了自我对照病例系列设计,比较了同一个体在使用LAI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期间的情况,调整了时间依赖性混杂因素,如年龄和同时使用的药物。Cox回归分析评估了死亡风险。
主要发现与结果
在总共24,985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4,696名(18.8%)接受了LAI或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分析显示,与口服制剂相比,LAI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分裂症住院次数减少29%相关(IRR 0.71;95% CI 0.64-0.78;p<0.0001)。重要的是,LAI组的死亡率明显较低,观察到的风险比为0.23(95% CI 0.12-0.44;p<0.0001),相当于全因死亡风险减少了近77%。安全性分析表明,两种治疗方式在心血管住院、急性肝损伤或肾损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然而,LAI的使用与锥体外系症状的风险增加相关(IRR 2.17;95% CI 1.24-3.80;p=0.0068),特别是与第一代LAI药物(IRR 2.86;95% CI 1.41-5.84;p=0.0038)相关,而第二代LAI则未显示类似的风险增加。
解释与临床意义
这项大型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LAI抗精神病药物在减少复发和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不会增加大多数不良事件。例外是与第一代LAI相关的锥体外系症状显著增加,这突显了谨慎选择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支持更广泛地考虑LAI药物,尤其是第二代制剂,早期应用于疾病过程中,以增强依从性、预防复发并改善生存结果。这些意义符合不断发展的治疗范式,即采用个性化的、促进依从性的策略,针对老年人群量身定制。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尽管研究的大样本量和方法加强了其发现,但某些局限性值得讨论。观察性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且未捕捉到认知状态、社会支持和详细的药物依从性等未测量的混杂因素。种族数据不可用,可能影响普遍性。此外,第一代LAI与锥体外系症状风险增加相关,强调了持续监测和个体化治疗计划的必要性。未来的研究应探索生活质量结果、认知效应以及患者偏好在治疗选择中的作用。针对老年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有助于确认这些发现并优化治疗指南。
结论与实践要点
证据表明,LAI抗精神病药物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预防改善和死亡率降低相关,且当使用第二代制剂时,安全性可管理。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特定因素,包括对锥体外系症状的易感性。将LAI选项整合到综合护理计划中,可以改善长期结果,支持这一脆弱人群的积极老龄化。
资金与披露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未声明任何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Wei Y, Yan VKC, Castle DJ, Huang C, Deng EK, Leung SM, Yiu HHE, Lee KJ, Lui SSY, Ng VWS, Hayes JF, Lai FTT, Wang H, Yan EWC, Chan EW. 长效注射剂与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疾病复发、全因死亡率和不良事件:香港基于人群的个体内分析。Lancet Psychiatry. 2025年11月;12(11):830-840. doi: 10.1016/S2215-0366(25)00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