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FORTE试验表明,每天补充60毫克元素铁显著减少了低铁蛋白献血者的铁缺乏和贫血。
- 包括隔日给药和较低剂量在内的补铁方案也能改善铁储备和血红蛋白,但效果有所不同。
- 荟萃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确认补铁是延长献血间隔的更快且有效的替代方法。
- 结合铁蛋白测量和个性化补铁的捐赠者管理增强了捐赠者保留率和安全性。
背景
定期全血捐献常导致铁缺乏和继发性贫血,因为大量铁质随红细胞移除而丢失。这不仅损害捐赠者健康,还限制了再次献血的可能性。传统上,延长两次献血间隔被用来恢复铁储备,但这会减少血液供应能力。口服补铁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可以加速献血后的恢复。鉴于基线铁状态的差异,基于铁蛋白指导的补铁提供了个性化的方案,以优化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荷兰最近的FORTE试验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基于铁蛋白指导的补铁方案在铁蛋白水平较低的常规献血者中的有效性。
主要内容
FORTE试验(Karregat等,2025年)
FORTE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招募了来自七个Sanquin血液捐赠中心的830名年龄在18-80岁之间、铁蛋白≤30 µg/L的献血者。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六组,分别接受含0 mg(安慰剂)、30 mg或60 mg元素铁的富马酸亚铁胶囊,每日或隔日服用,持续56天。主要结局指标包括铁缺乏(铁蛋白<15 µg/L)、低铁蛋白(15–30 µg/L)和低血红蛋白(男性≤135 g/L,女性≤125 g/L)的发生率。
在56天时,安慰剂组的铁缺乏发生率为51%(每日安慰剂)和49%(隔日安慰剂),而补铁组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每日30 mg)、7%(隔日30 mg)、1%(每日60 mg)和4%(隔日60 mg)。与每日安慰剂相比,补铁组的铁缺乏发生率比值范围为0.60至0.65,显示出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减少。低铁蛋白和低血红蛋白也有类似的显著减少。不良事件极少且与严重临床风险无关。
因此,该试验证实每日60 mg元素铁补充剂在低铁蛋白献血者中能有效缓解铁缺乏和贫血,而隔日给药或较低剂量也有益处,尽管可能略显不足。
先前研究的支持证据
效果与剂量-反应关系
Spahn等(2020年,PMID: 32243609)的研究强调,对于铁蛋白<50 ng/mL的献血者,口服补铁能增强总铁、红细胞铁和储存铁的恢复,突出了基线铁状态对补铁效果的重要性。STRIDE试验(2017年)显示,每日19或38 mg铁或提供铁状态信息同样能改善铁状态并减少血红蛋白不合格,强化了中等剂量口服补铁和目标教育的等效性。
每日20–40 mg元素铁已被证实足以补充常规献血者的铁储备(Rubeiz等,2004年;PMID: 15383014)。较高剂量(如100 mg)虽然有效,但伴随更多的胃肠道副作用(Ribero等,2010年)。隔日给药可能通过调节肝素来减少副作用,同时保持相似的效果(Camaschella等,2016年;PMID: 26394360)。
操作干预与献血者行为
STRIDE研究还展示了高接受度的补铁和信息干预措施,增加了返回率并减少了不合格率(Gehrie等,2017年)。类似地,目标导向的补铁计划在丹麦改善了血红蛋白恢复和献血者保留率(Pedersen等,2015年)。
补铁与延长献血间隔
与不补充相比,补铁显著缩短了恢复到基线铁储备和血红蛋白的时间,超过67%的献血者在献血后168天内未能恢复铁储备(Cable等,2015年;PMID: 25668261)。这支持补铁作为延长间隔的可行替代或补充方法,以维持血液供应。
机制洞察
肝素是铁吸收的主要调节因子,在铁缺乏和红细胞生成需求增加时受到抑制,允许肠道铁吸收。口服补铁会提高肝素水平,随后下调吸收;因此,隔日给药利用短暂的低肝素水平来优化吸收并减少副作用(Moore等,2016年;PMID: 26394360)。
专家评论
FORTE试验通过提供随机、对照、铁蛋白指导的补铁数据,并明确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增强了证据基础,支持个性化献血者管理。每日60 mg补铁的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强烈支持将其纳入献血者护理协议,特别是对于铁蛋白≤30 µg/L的献血者。
隔日给药和较低剂量虽然效果稍差,但代表了平衡耐受性和依从性的有效选项。献血者教育和铁蛋白监测补充了补铁,促进了依从性和知情决策。
鉴于即使遵守监管血红蛋白阈值,铁缺乏的高患病率,铁替代至关重要。它可预防疲劳、不安腿综合征,并可能提高献血者保留率。静脉补铁在某些情况下更有效,但常规使用不太实际。
因此,补铁作为一种务实的、循证策略,可以在不无限延长献血间隔的情况下保护献血者健康并维持血液供应。
结论
包括FORTE试验在内的最新高质量证据强有力地证明,基于铁蛋白指导的口服补铁——尤其是每日60 mg元素铁——能有效缓解常规献血者铁储备低的铁缺乏和贫血。这些干预措施加速了血液学恢复,减少了献血者不合格,并提高了保留率,代表了延长献血间隔的传统方法的可行替代或补充。
未来方向包括优化剂量方案以平衡效果和耐受性,整合肝素指导的方法,并在不同人群中扩展个性化献血者铁管理。持续关注不良反应和长期献血者结果对于完善临床指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Karregat JHM 等. 基于铁蛋白指导的补铁作为延长献血间隔的替代或补充方法(FORTE):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Lancet Haematol. 2025;12(9):e694-e704. PMID: 40819648.
- Spahn DR 等. 补铁对献血后的影响因基线铁状态而异. Am J Hematol. 2020;95(7):784-791. PMID: 32243609.
- Gehrie EA 等. 参加STRIDE后献血者行为的操作影响. Transfusion. 2017;57(10):2440-2448. PMID: 28703859.
- Cable RG 等. 献血后口服补铁: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JAMA. 2015;313(6):575-83. PMID: 25668261.
- Moore RA 等. 非贫血女性献血者口服补铁对肝素血浓度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Vox Sang. 2016;110(2):166-171. PMID: 26394360.
- Pedersen OB 等. 处理献血者群体中的低血红蛋白和铁缺乏:两年经验. Transfusion. 2015;55(10):2473-8. PMID: 25988343.
- Rubeiz G 等. 每日20 mg元素铁剂量补偿常规献血者的铁损失: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Transfusion. 2004;44(10):1427-32. PMID: 153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