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一种新型随身携带的雪崩安全装置在模拟掩埋期间通过雪层输送环境气流,显著延长了氧气饱和度维持在关键水平以上的时间。
- 使用该装置的参与者在整个35分钟的雪掩埋过程中保持了安全的氧气饱和度(SpO2 >80%),而对照组则迅速出现低氧血症。
- 该装置减少了气道附近的二氧化碳积聚(1.3% vs. 6.1%)并保持了氧气浓度(19.8% vs. 12.4%),表明呼吸气体交换得到改善。
研究背景
雪崩掩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由于气道阻塞和缺氧导致的快速窒息通常在大约35分钟内导致死亡。历史上,提高生存率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快速救援和补充氧气上;然而,在某些条件下,及时救援是不可能的。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策略来在掩埋期间生理上延迟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作,以改善雪崩受害者的预后。本试验评估了一种新型呼吸气体输送装置,该装置无需补充氧气或口含器,旨在通过输送被困者周围雪层中的气流来维持气道供氧。
研究设计
这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由四家机构于2023年1月至3月在意大利的一个野外地点联合进行。18至60岁的健康志愿者以俯卧姿势被至少50厘米厚的雪掩埋参与实验。干预组使用Safeback SBX装置,该装置设计用于从周围雪层中引导气流到用户的气道,无需外部氧气或口含器。对照组使用假装置。持续监测生命参数,包括脉搏血氧仪测定的氧气饱和度和空气囊中的呼吸气体,确保参与者安全并便于数据收集。在干预组中,如果参与者被掩埋超过35分钟,则转入非盲对照阶段,使用假装置进行监测。主要终点是在35分钟监测期间氧气饱和度降至80%以下的时间。
主要发现
共有36名参与者被随机分组,其中24人完成了试验并纳入分析(中位年龄27岁;54%为男性)。在干预组中,所有受试者在整个35分钟的模拟掩埋期间都保持了高于关键80%阈值的氧气饱和度,未发生低氧事件。相比之下,对照组参与者在氧气饱和度降至80%以下前的中位掩埋时间为6.4分钟,记录到7次低氧血症事件。
统计分析(对数秩检验和Breslow检验)证实,Safeback SBX组的低氧血症风险显著较低(P < .001)。面部周围空气囊中的定量气体测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安全装置的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降低(1.3% vs. 6.1%),氧气水平得以保持(19.8% vs. 12.4%)。
安全装置的生理效应可能是通过维持更有利于呼吸气体的环境,从而延迟关键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作——这是雪崩掩埋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
未报告与装置相关的不良事件,持续监测允许在必要时及时干预,确认了该装置在受控模拟中的安全性。
专家评论
这项试验代表了雪崩安全技术的重大进步,解决了关键的未满足需求:当救援人员不可避免地延迟救援时,延迟窒息。Safeback SBX利用独特的机制,从被困者周围的雪层中促进被动气流到达其气道,减轻典型的快速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尽管模拟设置涉及健康志愿者,实际雪崩受害者可能有额外的复杂因素,但这些生理发现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初步证据。未来的研究应调查该装置在实际雪崩事故中的有效性,并探索与现有救援协议的整合。
局限性包括相对较小的样本量和模拟掩埋条件可能无法完全复制真实雪崩掩埋的复杂性,包括创伤或寒冷暴露。该安全装置在不同雪类型和密度下的有效性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结论
Safeback SBX装置通过维持用户气道周围有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在模拟雪崩掩埋情景中显著延长了关键低氧血症发作前的时间间隔。这种呼吸气体输送技术有可能在长时间雪崩掩埋期间提高生存机会,解决在无法及时救援的情况下至关重要的问题。将其与标准雪崩安全措施结合实施,可以大幅减少与窒息相关的死亡率。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在实地使用中的有效性和优化部署策略。
参考文献
- Eisendle F, Roveri G, Rauch S, 等. 呼吸气体转移以延迟严重雪崩掩埋下的窒息:一项随机临床试验。JAMA. 2025年10月8日:e2516837. doi:10.1001/jama.2025.16837。
- Brugger H, 等. 雪崩事故中的生存机会和救援策略。Respiration. 2020;99(6):557-565。
- Auf der Maur G, 等. 雪崩受害者的治疗:当前建议。Swiss Med Wkly. 2018;148:w1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