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 装甲抗 CD19 CAR T 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 B-ALL:有希望的 1 期安全性信号和新的策略以控制炎症毒性

IL-10 装甲抗 CD19 CAR T 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 B-ALL:有希望的 1 期安全性信号和新的策略以控制炎症毒性

亮点

– 首次人体、开放标签 1 期研究测试了 IL-10 表达的抗 CD19 CAR T 细胞在复发或难治性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 中的应用,旨在减少炎症毒性,同时保持抗白血病活性。

– 该干预措施是可行的,并产生了早期临床活性信号,与历史预期相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 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可能较低,但试验规模较小且非随机。

– 关键未解决问题包括缓解的持久性、由于 IL-10 免疫调节导致的感染风险,以及在更大规模的对照试验中是否能复制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

背景和未满足的需求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 在儿童和成人中对 CD19 定向嵌合抗原受体 (CAR) T 细胞疗法高度敏感,这些疗法已改变了许多复发或难治性疾病患者的预后。获批的 CD19 CAR T 细胞产品(例如,tisagenlecleucel 和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用于其他 B 细胞恶性肿瘤)可以诱导高缓解率,但其使用受到治疗相关毒性的限制,主要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RS) 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ICANS)。

CRS 和 ICANS 是由高水平的系统性细胞因子(如 IL-6、IFN-γ)和内皮激活驱动的炎症毒性。管理依赖于 IL-6 阻断(托珠单抗)、皮质类固醇和支持性护理,但这些干预措施可能会使治疗复杂化,造成不良影响,并偶尔削弱 T 细胞功能。

设计 CAR T 细胞以调节自身的炎症微环境(所谓的“装甲”CAR)是一种新兴策略,旨在提高治疗指数。白细胞介素-10 (IL-10) 是一种多效性抗炎细胞因子,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并在某些情况下限制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同时保留某些细胞毒性功能。临床前数据表明,局部 IL-10 表达可能减少系统性炎症毒性,而不会取消抗肿瘤活性,从而促使首次人体 1 期研究的开展。

研究设计

Xu 及其同事(《柳叶刀血液学》,2025 年)进行了一项开放标签、单臂 1 期试验,评估 IL-10 表达的抗 CD19 CAR T 细胞在复发或难治性 B-ALL 患者中的应用。关键设计特点包括自体 T 细胞收集、通过慢病毒转导引入共表达 IL-10 的 CD19 CAR 构建体、输注前的淋巴耗竭化疗,以及剂量递增或预定义剂量队列以评估安全性。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可行性;次要终点包括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CAR T 细胞的药代动力学/持久性、细胞因子谱和炎症及免疫功能的探索性生物标志物。

作为单臂设计的 1 期安全性研究,该试验旨在表征不良事件——特别是 CRS 和神经毒性——并确定推荐剂量以供进一步测试。没有随机对照组;结果根据历史预期解释 CD19 CAR T 细胞的毒性和疗效相似患者群体。

关键结果和解读

总体可行性和制造:该试验证明了自体 IL-10 表达的 CAR T 细胞可以在复发/难治性 B-ALL 患者中制造和输注,证实了这种装甲构建体在临床级过程中的技术可行性。

安全性信号:研究者报告了与未经修饰的 CD19 CAR T 细胞典型的严重 CRS 和 ICANS 历史率相比,有利的安全性信号。具体而言,IL-10 装甲的 CAR T 细胞疗法似乎与许多患者中较低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关,高级别 CRS 事件较少,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频率较低。这些观察结果得到了连续细胞因子测量的支持,显示了几名参与者中关键促炎介质的峰值减弱。重要的是,标准管理方案(包括需要时的托珠单抗和皮质类固醇)仍然可用,并按机构指南使用。

抗白血病活性:尽管进行了抗炎修饰,这些产品仍使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达到缓解,表明 IL-10 共表达并未普遍取消细胞毒性功效。早期响应评估表明,其临床活性与 CD19 定向细胞毒性的机制一致。数据表明,局部或 CAR 相关的 IL-10 表达可能减弱病理炎症,同时允许靶细胞杀伤。

CAR T 细胞持久性和药理学:研究报道了多名患者外周血中 CAR T 细胞的可测量持久性,部分患者表现出细胞持久性与临床响应之间的相关性。细胞因子谱显示与历史对照不同的模式——多个病例中 IL-6 和 IFN-γ 的峰值较低——与抗炎效果一致。作者探索了与 ICANS 相关的内皮激活和血脑屏障扰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潜在的内皮损伤减少,尽管样本量较小。

感染风险和免疫抑制:理论上,系统性或局部表达 IL-10 可能通过抑制先天性和适应性炎症反应增加感染风险。作者监测了感染情况,并报告在短期随访中未发现可归因于 IL-10 构建体的过度感染并发症,但承认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大的队列以排除机会性感染或免疫重建受损的重要临床增加。

结果的局限性:作为非随机的小样本 1 期试验,该研究没有足够的统计效力来证明优于标准 CAR T 方法。与历史对照的比较存在选择偏倚、支持性护理差异和中心间分级/报告的变异性。对疗效和安全性信号的信心需要谨慎解读并前瞻性确认。

临床和机制合理性

在 CAR T 细胞中共表达 IL-10 的策略在机制上是合理的。IL-10 减弱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并可限制涉及严重 CRS 和 ICANS 的细胞因子驱动的内皮激活。同时,在受控的 IL-10 信号环境中,某些细胞毒性 T 细胞功能可以保留,尤其是在 IL-10 表达局部化到 CAR T 细胞微环境而不是系统性给药的情况下。表达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装甲 CAR 临床前模型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改善的安全性或疗效,支持其在人类中的转化。

专家评论和背景

装甲 CAR T 细胞是转化研究的活跃领域;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细胞因子(IL-12、IL-18)、检查点阻断 scFvs 和显性负受体的共表达,以增强疗效或安全性。IL-10 方法旨在在不丧失抗肿瘤效力的情况下控制可能危及生命的炎症毒性。

关键专家提醒,虽然早期安全性信号令人鼓舞,但在广泛临床采用之前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不同制造平台和中心的可重复性;不同患者群体(儿科 vs 成人、疾病负担差异)的风险-效益权衡;与标准细胞因子定向救援疗法(如托珠单抗和皮质类固醇)的相互作用;以及长期免疫能力,特别是在重复暴露或随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

实际意义和下一步

该试验提供了概念验证,即工程化的抗炎修饰 CAR T 细胞可以安全地传递,并可能减少炎症毒性的严重程度。下一步应包括:

– 更大、多中心的 2 期研究,预先指定疗效和安全性终点,以量化临床获益和风险。

– 与标准 CD19 CAR T 产品的随机或倾向匹配比较研究(或特征良好的历史队列),以控制混杂因素。

– 长期随访,重点关注缓解的持久性、晚期感染、免疫重建和继发性恶性肿瘤。

– 包括单细胞分析、肿瘤微环境检测和内皮/血脑屏障生物标志物在内的机制相关研究,以更好地了解 IL-10 表达如何修改毒性途径。

局限性和未解决的问题

– 小样本量和单臂设计限制了对疗效和安全性的解释;与历史对照的统计比较不完美。

– 抗炎效果与宿主防御之间的平衡很微妙;需要更大的数据集来评估感染并发症和免疫恢复。

– 尚不清楚 IL-10 表达是否在所有 CAR T 制造平台和给药策略中都提供益处,或者仅限于特定的构建体、时间表或患者亚群。

– 修改构建体的成本、制造复杂性和监管路径将影响可扩展性和可及性。

结论

IL-10 表达的抗 CD19 CAR T 细胞 1 期研究代表了一种创新方法,旨在提高复发或难治性 B-ALL 中 CAR T 细胞疗法的治疗指数。早期人类数据显示了可行性、保留的抗白血病活性,以及与历史预期相比潜在降低的炎症毒性。然而,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必须在更大规模的对照试验中得到确认,并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确定真正的获益程度,评估感染和长期风险,并确定如何最佳地将这一策略整合到临床实践中。

资金和试验注册

《柳叶刀血液学》文章包括资金和试验注册详情;读者应查阅原始出版物(Xu 等,《柳叶刀血液学》,2025 年 11 月;12(11):e898-e907)以获取赞助商、制造合作伙伴和临床试验注册号的完整信息。

精选参考文献

– Xu Q, Guo Y, Gao M, 等. IL-10 表达的抗 CD19 CAR T 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性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项开放标签、单臂、1 期研究。《柳叶刀血液学》,2025 年 11 月;12(11):e898-e907。doi:10.1016/S2352-3026(25)00253-4。

– Maude SL, Frey N, Shaw PA, 等.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在白血病中实现持续缓解。《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4;371(16):1507–1517。

– Lee DW, Santomasso BD, Locke FL, 等.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关于与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的共识分级。《生物血液和骨髓移植》,2019;25(4):625–638。

– Moore KW, de Waal Malefyt R, Coffman RL, O’Garra A. 白细胞介素-10 和白细胞介素-10 受体。《免疫学年鉴》,2001;19:683–765。

– Saraiva M, O’Garra A. 免疫细胞产生 IL-10 的调控。《自然免疫学综述》,2010;10(3):170–181。

– Newick K, Moon E, Albelda SM.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分子治疗-肿瘤学》,2016;3:16006。

– Neelapu SS, Locke FL, Bartlett NL, 等.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CAR T 细胞疗法在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7;377(26):2531–2544。

注意:有关完整的试验详情、数值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监管声明,请参阅上述引用的《柳叶刀血液学》原始出版物。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