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在CXCR4突变的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中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来自汇总分析的见解

引言

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罕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淋巴浆细胞浸润和免疫球蛋白M(IgM)单克隆病。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特别是伊布替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WM的治疗,FDA批准了这种药物,因为关键的2期试验显示其具有高疗效和安全性。然而,CXCR4的体细胞突变——大约30-40%的WM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已被认为会导致对BTK抑制剂的反应较差,表现为较低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和较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随机INNOVATE研究中,将利妥昔单抗(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添加到伊布替尼(I+R)中显示出前景,导致FDA批准联合疗法。然而,直接的前瞻性比较仍然缺乏,特别是在CXCR4突变状态的影响方面。这一差距需要进行汇总分析以指导临床决策并优化个性化WM治疗。

研究设计和方法

这项汇总分析纳入了三项前瞻性临床试验(NCT01614821、NCT02604511、NCT02165397)的患者层面数据,这些试验调查了初治和复发/难治性WM人群中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和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疗效。缺乏MYD88突变和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以保持与BTK抑制剂治疗相关的同质队列。人口统计学、基线实验室检查、突变状态(特别是CXCR4)、治疗史、反应指标和生存结局进行了协调。VGPR和其他反应类别根据修改后的第6届国际研讨会标准定义。主要终点包括VGPR率、48个月PFS和总生存期(OS)。统计分析采用了多变量逻辑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相关预后因素,如IPSSWM和CXCR4状态,并对多个亚组比较进行了适当的校正。

关键发现

在174例可评估患者中(58例接受I+R,116例接受I单药治疗),总体VGPR率没有显著差异(I+R组38% vs I单药组28%;P=0.21)。然而,携带CXCR4突变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的治疗反应。在这个亚组中,I+R组倾向于更高的VGPR率(27% vs 11%;P=0.10),并且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在48个月PFS方面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改善(72% vs 43%;P=0.03)。CXCR4突变在伊布替尼单药治疗中导致较差的结局,VGPR率显著较低(17% vs 42%),PFS也较差(43% vs 72%)。值得注意的是,在I+R组中,尽管CXCR4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的VGPR率数值上较低,但PFS相当(74% vs 72%)。多变量分析证实CXCR4突变状态是单药治疗VGPR和PFS受损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在联合治疗中则不然。

其他亚组分析未显示在CXCR4野生型患者中添加利妥昔单抗有明显益处,也没有基于初治状态或IPSSWM风险类别的显著差异。各亚组的OS率较高且相似,强调了WM的惰性特征以及当前治疗的有效性。

专家评论

这些发现阐明了在BTK抑制剂方案中添加利妥昔单抗的作用,这取决于CXCR4突变状态。CXCR4突变通过下游Akt和ERK激活途径机制性地产生BTK抑制剂耐药,降低伊布替尼的疗效。在CXCR4突变患者中,I+R在PFS方面的显著改善表明利妥昔单抗可能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激活等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可能克服或延缓耐药。

在CXCR4野生型患者中缺乏明确的附加益处与先前的数据一致,表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仍然是这一亚组的标准治疗选择,将联合治疗策略保留给分子定义的高危患者。利妥昔单抗给药的复杂性,包括输注反应和后勤考虑,进一步支持了由CXCR4状态指导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与新一代BTK抑制剂如赞布替尼的比较疗效数据仍处于初步阶段,后者在CXCR4突变WM中显示出一些改进的耐受性和疗效。新一代BTK抑制剂与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替代方案如苯达莫司汀加利妥昔单抗或蛋白酶体抑制剂提供CXCR4无关的疗效,但具有不同的毒性谱。

这项汇总分析的局限性包括其回顾性性质、患者人群、治疗环境和随访时间的异质性,以及潜在的选择偏差。CXCR4突变检测方法的差异和无法调整某些混杂因素应谨慎解释。尽管如此,在缺乏前瞻性头对头试验的情况下,这些数据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结论

总之,这项汇总分析强化了在携带CXCR4突变的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添加利妥昔单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有趋势显示更深的反应。常规进行CXCR4突变检测作为治疗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以识别最有可能从联合治疗中受益的患者。这些发现支持继续开发和临床试验,将利妥昔单抗与共价和非共价BTK抑制剂结合,以优化WM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Guijosa A, Ramirez-Gamero A, Sarosiek S, Branagan AR, von Keudell G, Treon SP, Castillo JJ. Ibrutinib plus rituximab vs ibrutini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a pooled analysis. Blood Adv. 2025 Sep 23;9(18):4705-4715.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5016536. PMID: 40674744.
photo
photo
photo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