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早期临床试验表明,新型广谱中和抗体(bNAbs)N6LS、PGDM1400LS和PGT121.414.LS在健康成人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所有bNAbs均显示延长的血清半衰期(约49至71天),支持预防或治疗时更少频繁的给药方案。
- 皮下给药是可行的,并且通过ENHANZE药物产品(EDP)等配方增强了生物利用度。
- 体内中和活性得以保留,支持其在组合策略中预防或治疗HIV-1感染的潜在用途。
背景
针对HIV-1的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bNAbs)是预防和治疗HIV感染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它们能够通过靶向病毒包膜糖蛋白上的保守表位来中和多种病毒株。然而,临床效果依赖于中和广度、效力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如延长的血清半衰期)的改进。早期临床试验对于确定人类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功能中和能力至关重要,这些信息将指导进一步的发展和组合策略。N6LS、PGDM1400LS和PGT121.414.LS代表了最近的进展,经过工程改造以改善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
主要内容
评估的抗体和研究设计概述
三项最近的首次人体1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健康成人(18-50岁,无HIV感染)中三种不同的HIV-1 bNAbs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中和活性。这些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研究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抗体,以表征剂量反应、耐受性和药效学。
| 抗体 | 靶标表位 | 修饰 | 剂量范围 | 给药途径 | 样本量 | 研究注册号 |
|---|---|---|---|---|---|---|
| N6LS | CD4结合位点 | LS突变以延长半衰期 | 5–40 mg/kg | 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有或无EDP) | 33 | NCT03538626 |
| PGDM1400LS | HIV包膜V2顶端 | 赖氨酸-丝氨酸修饰以延长半衰期 | 5–40 mg/kg | 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 | 15 | NCT05184452 |
| PGT121.414.LS | V3糖基化超级位点 | LS突变以延长半衰期 | 单独使用3–30 mg/kg;与VRC07-523LS联合使用 | 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 | 33 | NCT04212091 |
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所有三项试验中,bNAbs在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表现出可接受的安全性,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性毒性。皮下给药后的注射部位反应通常为轻度至中度,最常见的症状是N6LS和PGDM1400LS的疼痛或压痛。与ENHANZE药物产品(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一起给药的N6LS导致注射部位出现轻度至重度红斑,但无需干预即可自行消退,且未显著影响参与者。
全身反应性在所有组中均为轻度且短暂。未在评估的时间窗口内检测到可能中和或清除给药bNAbs的抗药物抗体反应。
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由于LS或赖氨酸-丝氨酸修饰增强了FcRn介导的再循环,所有三种bNAbs相比其亲本形式显示出延长的半衰期:
- N6LS:平均血清半衰期约为48.6天;使用ENHANZE药物产品给药后,皮下生物利用度提高,支持更高剂量的皮下给药。
- PGDM1400LS:中位消除半衰期约为55天,比亲本PDGM1400增加2-3倍;估计皮下生物利用度为50-60%。
- PGT121.414.LS:估计半衰期为71天(亲本PGT121的三倍);皮下生物利用度约为86%(95% CI 64.0–95.5)。
在整个研究剂量范围内,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给药后的血清抗体浓度均显示出剂量比例关系。峰值浓度的时间因给药途径而异,静脉注射后立即达到峰值,皮下注射后约6天达到峰值,符合吸收动力学。
体内中和活性
参与者的血清样本保留了对多种HIV-1株的广泛和强效中和活性,通过TZM-bl测定法测量,与测得的血清浓度相关良好:
- N6LS:给药后血清中维持了强效的广谱中和活性。
- PGDM1400LS:血清中和滴度(ID80)与基于血清浓度预测的滴度一致,证实了功能保留。
- PGT121.414.LS:在较高剂量下中和活性更强,与VRC07-523LS联合使用时比单独或皮下给药时增强,表明有协同潜力。
这些发现表明,抗体在体内保持功能性活性,并能在治疗浓度下有效靶向HIV-1。
专家评论
N6LS、PGDM1400LS和PGT121.414.LS的早期临床评估表明,它们作为对抗HIV-1的潜在安全且持久的药物具有潜力。工程化的LS和赖氨酸-丝氨酸Fc域修饰显著延长了药代动力学半衰期,解决了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预防和治疗面临的关键障碍——频繁给药。
特别是与透明质酸酶(EDP)结合使用的皮下给药提供了一种患者友好且可扩展的方法,适用于重复给药。令人鼓舞的是,中和效力在不同给药途径和剂量方案中均得以保留,支持其在组合免疫预防方案中的进一步评估。
PGT121.414.LS与VRC07-523LS的组合体现了使用针对不同包膜表位的多种bNAbs来减轻病毒逃逸、提高广度和增强中和作用的合理性。这些初步的1期数据与先前的临床前和早期试验结果一致,但带来了改善的药代动力学,可能转化为增强的临床效用。
仍存在关于最佳给药间隔、长期免疫原性、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整合以及在不同人群(包括已感染的人群)中的疗效的挑战。未来需要进行随机对照疗效试验,以明确临床获益。
结论
最近的首次人体1期试验评估了广谱中和单克隆抗体N6LS、PGDM1400LS和PGT121.414.LS在无HIV感染的健康成人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延长的血清半衰期。皮下给药与增强型配方相结合是可行且耐受性良好的。重要的是,体内中和效力得以持续,支持其在组合策略中用于HIV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这些进展为逐步临床开发奠定了基础,包括更大规模的疗效试验,旨在扩大bNAb基干预措施并推进全球HIV-1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 Ying B et al.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N6LS, a broadly neutrali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HIV: a phase 1,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study in healthy adults. Lancet HIV. 2025 Jul;12(7):e485-e495. doi: 10.1016/S2352-3018(25)00041-4. PMID: 40409326
- Gaudinski MR et al.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neutralisation activity of PGDM1400LS, a V2 specific HIV-1 broadly neutralising antibody, infused intravenously or subcutaneously in people without HIV-1 in the USA (HVTN 140/HPTN 101 part A): a first-in-human, phase 1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HIV. 2025 Jun;12(6):e405-e415. doi: 10.1016/S2352-3018(25)00012-8. PMID: 40441807
- Mendoza P et al.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neutralisation activities of the anti-HIV-1 monoclonal antibody PGT121.414.LS administered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VRC07-523LS in adults without HIV in the USA (HVTN 136/HPTN 092): a first-in-hum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1 trial. Lancet HIV. 2025 Jan;12(1):e13-e25. doi: 10.1016/S2352-3018(24)00247-9. PMID: 3966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