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呼叫后更高的标准化ICU收治率与更好的神经和生存结局相关:来自日本多中心登记研究的见解

快速反应呼叫后更高的标准化ICU收治率与更好的神经和生存结局相关:来自日本多中心登记研究的见解

亮点

–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登记研究(8,794次RRS激活,35家日本医院)评估了标准化ICU收治率(SIAR)和RRS激活后的结局。

– RRS激活后ICU收治率中位数为0.33;SIAR中位数为0.98。较高的SIAR独立关联30天内严重神经功能障碍(CPC ≥3)或死亡的复合结局发生率较低。

– 每增加0.1个单位的SIAR与复合终点的临床显著减少相关(调整后的OR 0.94),这表明恶化后的更大ICU利用可能改善短期神经和生存结局,尽管因果关系尚未证明。

背景

快速反应系统(RRS;也称为医疗应急小组或快速反应团队)旨在识别住院患者的风险,并提供早期重症监护评估和干预,目标是预防心脏骤停、减少非计划ICU收治,并改善生存和功能结局。RRS激活后的ICU收治实践在不同医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ICU容量、分诊阈值、风险承受能力和当地政策的不同。RRS激活后更高的ICU利用是否转化为更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仍不确定。

标准化ICU收治率(SIAR)是一个机构层面的指标,定义为RRS激活后实际ICU收治人数除以模型预测的ICU收治人数。SIAR可以用于在考虑病例组合的情况下比较机构在恶化后的实践强度。Ono及其同事(《麻醉学》,2025年)的研究探讨了日本RRS激活后ICU收治率的机构差异以及SIAR与短期结局之间的关联。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使用2018年至2022年间日本院内紧急登记数据的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包括35家参与机构的8,794次RRS事件。对于每家医院,研究人员计算了ICU收治率(ICU收治人数除以RRS激活次数)和标准化ICU收治率(SIAR),定义为实际ICU收治人数除以预测ICU收治人数。

预测的ICU收治人数来自一个调整了相关患者和事件水平特征的模型(文章提供了模型规格;读者应查阅全文了解协变量和模型性能指标)。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逻辑回归并按医院聚类来检验机构SIAR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联,以考虑医院内部的相关性。

主要结局:RRS激活后30天内的死亡(记录在住院期间,最长至30天)。

次要结局:脑功能类别(CPC)评分≥3(表示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30天内死亡的复合结局。

关键发现

人群和基线测量

队列包括35家日本医院4-5年期间经历RRS激活的8,794名患者。RRS激活后机构ICU收治率中位数为0.33(四分位距[IQR],0.21至0.47),表明医院间存在显著差异。SIAR中位数为0.98(IQR,0.75至1.17),表明总体上观察到的ICU收治人数接近模型预测值,但机构间存在显著差异。

单变量关联

在未经调整的分析中,SIAR与30天内死亡无统计学显著关联(β = −0.05;95%置信区间[CI],−0.12至0.01;P = 0.108)。然而,SIAR与CPC ≥3或30天内死亡的复合结局显著负相关(β = −0.15;95% CI,−0.27至−0.03;P = 0.015),这表明SIAR高于预期的机构在RRS呼叫后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事件或死亡的情况较少。

多变量(调整后)关联

在调整协变量并考虑医院聚类后,研究者以每增加0.1个单位的SIAR来表达关联。对于30天内死亡,每增加0.1个单位的SIAR,调整后的比值比(OR)为0.98(95% CI,0.97至0.99;P = 0.104)——死亡率降低的趋势不显著。对于复合终点(CPC ≥3或30天内死亡),每增加0.1个单位的SIAR,调整后的OR为0.94(95% CI,0.92至0.96;P < 0.001),这是统计上稳健且临床上有意义的严重神经结局或死亡几率减少。

效应大小的解释

为了帮助临床解释:SIAR每增加0.1个单位(例如,从0.9增加到1.0),与复合结局的几率减少约6%相关;完全增加0.5个单位将转化为几率减少约26%(使用乘法ORs),假设在观察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这些关联对复合终点的影响比对单独死亡率的影响更强,表明对神经保护和生存都有影响。

安全性和次要考虑

该研究未报告与ICU收治政策变化相关的干预不良事件,且未进行随机干预。由于这是观察性研究,增加ICU利用可能带来系统级别的成本(床位占用、资源紧张),这些在所测量的结局中未体现。

专家评论

研究结果的含义

Ono等人提供了重要的多中心证据,表明机构在RRS激活后收治患者到ICU的倾向——通过调整和标准化的指标测量——与改善短期神经和联合生存结局相关。有合理的临床机制:更早接触侵入性监测、快速器官支持(血管加压药、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规范化的脓毒症护理以及集中多学科重症监护专业知识,可能减轻进展为灾难性器官衰竭和继发性脑损伤。

关键方法学优势

– 来自国家登记的大型多中心队列增加了在日本的代表性。
– 使用SIAR试图控制病例组合,并提供了一个机构层面的指标,而不是原始收治率。
– 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建模并按医院聚类尊重了分层数据结构。
– 将功能性神经结局(CPC)作为主要和次要终点的一部分,强调了超越生存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后果。

局限性和替代解释

– 观察性设计:残余混杂和未测量变量(如人员配置水平、ICU人员配置模式、基线代码状态、护理限制、事件时床位可用性、RRS激活与恶化开始的时间关系)可能偏倚关联。
– SIAR依赖于预测模型对预期ICU收治的准确性和校准;模型误指定可能会扭曲SIAR解释。
– 反向因果关系:选择性地仅将病情较重的患者收治到ICU的医院可能悖论性地出现较差的结局。相反,ICU收治门槛较低的医院可能更早识别和治疗高危患者,改善结局,但资源使用更高。
– 推广性:日本医院结构、ICU床位密度和RRS实施模式可能与其他国家不同。
– 主要死亡结局在调整分析中仅达到不显著的趋势;复合终点的较强信号表明对神经保护的影响大于30天内的绝对生存。
– 未报告成本效益或系统层面影响数据;增加ICU利用可能对择期手术或病房流转产生下游影响。

对实践和政策的影响

SIAR可能是医院监测RRS激活后实践模式并审查分诊阈值的有用绩效指标。然而,不考虑容量、优先级和最有可能受益的目标标准,广泛采用增加ICU收治的政策可能不是正确或可持续的方法。机构应将SIAR监测与检查病例组合、按指征划分的结局、ICU转运时间以及高急性度过渡单元等替代方案的审计相结合。

结论和研究重点

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RRS激活后高于预期的ICU利用(较高的SIAR)与30天内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的发生率较低相关。研究结果支持假说,即院内恶化后及时获得ICU水平护理可以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然而,观察性设计限制了因果推断。

优先下一步:

– 在其他卫生系统和前瞻性数据中验证SIAR方法,以评估预测模型的可重复性和校准情况。
– 进行混合方法研究和审计,确定哪些亚组在RRS激活后从ICU收治中获益最多(如脓毒症、呼吸衰竭、休克、意识改变),并完善分诊标准。
– 评估系统层面的权衡,包括ICU容量、成本效益和对非RRS护理路径的影响。
– 测试结合早期重症护理输入和结构化治疗方案的护理路径干预(阶梯式楔形或集群随机设计),以确定对神经结局和生存的因果效应。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s.gov

原始文章引用如下。资金来源和临床试验注册详情应在已发表的论文中查阅;本摘要不添加或更改已报告的资金声明。

参考文献

Ono S, Uchino S, Tokito M, Saito T, Sasabuchi Y, Sanui M. 标准化ICU收治率对快速反应系统激活后结局的影响:日本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Anesthesiology. 2025 Nov 1;143(5):1255-1265. doi: 10.1097/ALN.0000000000005689. Epub 2025 Jul 30. PMID: 40737083.

建议阅读以获取背景(不全面)

希望将这些发现放在背景下理解的读者应查阅关于RRS实施和早期重症护理干预的系统评价和指南文件,并寻找涉及ICU分诊政策和资源分配的文章。在本地应用SIAR之前,建议详细评估预测模型变量和性能(见原始文章)。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