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高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女性早发性结直肠腺瘤风险增加相关

较高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女性早发性结直肠腺瘤风险增加相关

亮点

• 在随访24年的29,105名女性中,较高摄入超加工食品(UPF)与早发性常规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相关(最高五分位数与最低五分位数相比,调整后比值比 [AOR] 1.45;95% 置信区间 [CI],1.19–1.77)。

• UPF摄入量(中位数为每天5.7份)占该队列每日能量摄入的大约35%;锯齿状病变的相关性不显著。

• 在调整了体重指数(BMI)、2型糖尿病、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以及整体饮食质量后,相关性仍然存在,表明其效应超出传统饮食风险因素。

背景

50岁以下成人中的结直肠癌(CRC)发病率——所谓的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在过去几十年中在许多高收入国家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促使对可能解释年轻成人中负担增加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饮食是主要候选因素之一,而与EOCRC的时间趋势并行的是,全球超加工食品(UPFs)的摄入量也在上升。UPFs通常是工业配方,含有高比例的添加糖、精制淀粉、盐和脂肪,并包含在烹饪准备中不常用的食品物质(例如,氢化油、风味增强剂、乳化剂)。NOVA分类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在流行病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建议中操作化UPF摄入量。

研究设计

这项前瞻性分析使用了护士健康研究II(NHS II)的数据,这是一个1989年建立的美国注册护士队列。分析样本包括29,105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完成了1991年的基线食物频率问卷(FFQ),在基线后50岁前至少接受了一次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并且在第一次内镜检查前没有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或癌症(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除外)。

每4年通过FFQ评估饮食摄入量,并根据NOVA系统对食物项目进行分类。UPF暴露被建模为能量调整后的每日摄入量,并分为五分位数。主要结局是由医疗记录确认的EOCRC前驱病变:常规腺瘤(管状、管状绒毛状、绒毛状和高级别异型增生)和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随访窗口从1991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

多变量逻辑回归结合广义估计方程考虑了参与者的聚类(重复内镜检查),并调整了年龄、种族/民族、CRC家族史、吸烟、酒精、体力活动、总能量以及其他已知或潜在的CRC风险因素。进一步的模型还调整了体重指数(BMI)、2型糖尿病、特定饮食因素(纤维、叶酸、钙、维生素D)以及整体饮食质量指数(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

关键发现

在24年的观察期内,研究人员记录了29,105名女性(基线平均年龄45.2岁)中的1,189例早发性常规腺瘤和1,598例锯齿状病变。中位UPF摄入量为每天5.7份(四分位数范围4.5–7.4),占该队列每日能量摄入的约34.8%。

主要调整结果:

• 常规腺瘤:与最低五分位数相比,最高五分位数的UPF摄入量的女性发生早发性常规腺瘤的几率更高(调整后比值比 [AOR] 1.45;95% 置信区间 [CI],1.19–1.77;趋势P值 < .001)。在进一步调整BMI、2型糖尿病、个别饮食成分(纤维、叶酸、钙、维生素D)以及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评分后,这种关联仍然存在。

• 锯齿状病变:未观察到UPF摄入量与早发性锯齿状病变之间的显著关联(最高五分位数与最低五分位数相比,AOR 1.04;95% CI,0.89–1.22;趋势P值 = .48)。

• 敏感性分析:在排除有糖尿病史的参与者、考虑内镜检查频率和指征以及使用替代暴露指标(例如,来自UPFs的能量百分比)的模型中,结果保持一致,表明对潜在检测偏差和测量规范的稳健性。

效应大小和临床意义

该关联的幅度——最高UPF消费者发生常规腺瘤的几率增加约45%——在人群水平上代表了一个有意义的相对增加,尤其是在许多国家中UPF摄入量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常规腺瘤是CRC的已知前驱病变;因此,如果暴露趋势持续存在,增加年轻成人中腺瘤风险的因素可能会合理地导致EOCRC发病率的上升。

专家评论和解读

解释这些发现时应权衡其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包括大型前瞻性队列、重复的饮食评估、通过病理报告客观确认结局以及对多个混杂因素(包括饮食质量和代谢风险的测量)的严格调整。使用NOVA分类和重复FFQ可以提供习惯性UPF摄入量的纵向视图,而不仅仅是横断面快照。

生物学合理性

几种机制可能支持UPFs与结直肠肿瘤发生之间的关联。UPFs通常能量密度高、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含量低,并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如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这些是已知的CRC风险因素。除了宏量营养素组成外,UPFs中普遍存在的非营养性成分(例如,添加剂、乳化剂、人造甜味剂、高温加工副产品)可能改变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菌群失调或产生基因毒性化合物。实验模型已经证明某些乳化剂可以扰乱肠道微生物组并促进低级别炎症;一些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添加剂和污染物(例如,丙烯酰胺)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生物学合理贡献者。

局限性和替代解释

尽管进行了全面调整,但仍可能存在残留混杂。NHS II的参与者是具有独特健康行为和人口统计特征的卫生专业人员,且队列主要由白人组成,这可能限制了其普遍性。饮食评估中的测量误差是FFQ固有的,且UPFs的误分类可能发生——随机误差和系统偏差都可能影响效应估计。由于仅包括在50岁前至少接受过一次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参与者,因此检测偏差是一个潜在问题;然而,研究人员试图考虑内镜检查频率和指征。鉴于前瞻性确定和排除基线时的现患疾病,反向因果关系不太可能。

与先前证据的联系

本研究补充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文献,这些文献将UPF摄入量与不良健康结局联系起来,包括肥胖、心血管代谢疾病和某些癌症。广泛的队列分析已将较高的UPF消费与总体癌症风险和某些人群中的部位特异性癌症风险联系起来。当前报告通过关注早发性结直肠新生物并区分常规腺瘤和锯齿状病变,增加了细节,表明其对经典腺瘤-癌途径病变的特异性。

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

在临床层面上,这些数据支持将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作为CRC预防策略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年轻成人和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中。公共卫生意义更为广泛:鉴于UPFs在许多国家构成了一大且不断增长的能量摄入份额,食品环境的微小变化(例如,重新配方、标签、财政措施、限制对儿童的营销政策)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腺瘤和最终CRC发病率的有意义减少。

结论

来自护士健康研究II的前瞻性分析显示,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女性早发性常规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相关,独立于BMI、糖尿病和整体饮食质量。这些发现加强了在癌症预防策略中考虑食品加工——而不仅仅是营养成分——的合理性。未来的研究应寻求在更多样化的队列中复制这些发现,阐明因果路径(包括特定添加剂和加工效应),并评估减少UPF暴露是否可以在干预研究中降低腺瘤发病率。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s.gov

报告研究的作者在原始JAMA Oncology出版物中列出了资金来源。护士健康研究II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其他来源的资助(参见原始文章以获取完整的资金致谢)。本分析是观察性的,未注册为临床试验。

选定参考文献

1. Wang C, Du M, Kim H, et al.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女性早发性结直肠癌前驱病变风险的关系。JAMA Oncol. 2025 Nov 13. doi:10.1001/jamaoncol.2025.4777。

2. Monteiro CA, Cannon G, Lawrence M, et al. 超加工食品、饮食质量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Nutr. 2019;22(5):936–941。

3. Siegel RL, Miller KD, Goding Sauer A, et al. 结直肠癌统计数据,2020。CA Cancer J Clin. 2020;70(3):145–164。

注:有关队列方法、变量定义和资金详情的完整列表,请读者查阅Wang等人的原始JAMA Oncology出版物。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