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1. 早期精神病患者表现出握力下降,与健康状况受损和全球功能下降相关。
2. 多变量分析显示握力与感觉运动区、前扣带皮层和小脑区域的静息态连接性相关。
3. 这些区域与默认模式网络(DMN)连接,将运动功能与更广泛的认知和情感网络联系起来。
4. 在精神病组中,这些关系更为显著,突显了握力作为神经网络完整性和整体健康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背景
精神运动异常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相关早期精神病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和预后标志。精神运动功能的组成部分,包括握力,不仅反映外周运动能力,还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完整性和总体健康状况的指标。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手段来评估内在脑网络连接性,其中默认模式网络(DMN)与自我参照处理和健康状况有关。
尽管已知精神病患者存在精神运动缺陷,但将运动测量指标如握力与脑网络改变和功能结果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质仍不够明确。这一差距限制了利用简单的临床运动测试来了解脑健康和疾病监测的可能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了早期精神病人类连接组项目的数据,招募了89名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的早期精神病患者和51名年龄匹配的无精神疾病诊断的健康对照组。通过静息态fMRI和握力测量,并结合临床评估,包括NIH工具箱健康状况测量和全球功能评估量表(GAF)。
该研究对全脑连接组进行了多变量模式分析,以识别握力的神经相关性。后续分析探讨了与健康状况和GAF评分相关的连接模式重叠,重点关注与感觉运动处理及其与DMN整合相关的脑区。
主要发现
早期精神病组在握力、健康状况评分和全球功能(GAF)方面相对于对照组显示出统计学上显著的下降,证实了疾病早期阶段明显的运动和心理社会功能障碍。
关键的是,握力与特定脑节点的静息态连接性相关:感觉运动皮层、前扣带皮层(ACC)和小脑。这些区域也与默认模式网络(DMN)连接,通过中等的相关系数量化(rsensorimotor=0.22,rcingulate=0.30,rcerebellum=0.24)。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感觉运动和小脑与DMN的连接与整体功能和主观健康状况相关(例如,感觉运动与GAF的相关系数r=0.17,与健康状况r=0.16;小脑与GAF的相关系数r=0.28,与健康状况r=0.16)。效应大小表明适度但有意义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联主要由精神病组的数据驱动,强调了小脑和扣带回连接性作为与握力和功能结果相关的显著神经特征,在早期精神病中尤为突出。
专家评论
本研究通过将一个简单的临床测量指标——握力——与通过静息态连接性评估的内在脑网络完整性联系起来,推进了对精神病精神运动异常的理解。感觉运动区和小脑区域涉及的DMN相关电路突显了运动和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在精神病中的整合性质。
研究结果支持了握力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健康状况的生物学合理性,可能通过大尺度脑网络中运动控制和自我参照处理的协调受损介导。将握力纳入临床评估可以作为一种成本效益高的代理指标,用于检测潜在的神经紊乱和整体健康状况。
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无法推断因果关系,以及中等的相关效应大小需要进一步验证。纵向研究有必要测试握力和相应的连接模式是否能预测临床轨迹和治疗反应。
结论
这项全脑连接组研究确定了握力作为反映早期精神病中静息态网络改变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在默认模式网络(DMN)、感觉运动皮层、小脑和前扣带皮层中。握力、脑连接性和全球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其在监测疾病负担和指导旨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体健康和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方面的潜在临床价值。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s.gov
本研究得到了早期精神病人类连接组项目的资助。参考文献中未具体说明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或资金细节。
参考文献
Ward HB, Beermann A, Manzanarez Felix K, Narisetti L, Lewandowski KE, Coleman M, Bouix S, Holt D, Öngür D, Breier A, Shenton ME, Brady RO Jr, Moussa-Tooks AB. 握力作为早期精神病静息态网络完整性和健康状况的标志.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2025年9月1日;182(9):840-849. doi: 10.1176/appi.ajp.20240780. Epub 2025年6月25日. PMID: 40556454; PMCID: PMC12323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