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NSCLC生存率提高:Amivantamab-Lazertinib与Osimertinib的对比

EGFR突变NSCLC生存率提高:Amivantamab-Lazertinib与Osimertinib的对比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一种常见的亚型,与特定的靶向治疗相关。尽管初始反应良好,但耐药机制经常发展,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最近,Amivantamab(一种针对EGFR和MET的双特异性抗体)与Lazertinib(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联合疗法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尤其是在未治疗的情况下。

研究背景与理由

先前的临床试验表明,Amivantamab和Lazertinib的联合疗法在EGFR突变NSCLC中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与Osimertinib相比。虽然中位PFS的益处是明确的,但总体生存期(OS)——一个关键终点——的数据仍然待定。这项3期试验旨在评估这些PFS改善是否转化为有意义的OS益处,从而塑造未来的治疗范式。

研究设计与方法

这项随机对照3期试验招募了之前未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这些患者携带常见的EGFR突变(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替代)。参与者以2: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Amivantamab-Lazertinib联合疗法、单独使用Osimertinib或单独使用Lazertinib。

主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从随机分组到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其他评估包括安全性和耐受性。中位随访期约为37.8个月,提供了稳健的纵向数据。

关键发现与结果

该研究共招募了1074名患者:组合治疗组和Osimertinib组各有429名患者,Lazertinib组有216名患者。值得注意的结果包括:

– Amivantamab-Lazertinib组合治疗的中位总体生存期显著长于Osimertinib(风险比[HR],0.75;95%置信区间,0.61至0.92;P=0.005)。3年OS率分别为60%和51%。
– 在临床截止时,38%的组合治疗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而Osimertinib组为28%,表明持续的疾病控制。
– 中位PFS分析显示,组合治疗显著延长(23.7个月 vs. 16.6个月;HR,0.70;P<0.001)。
– 反应率相当(约86%),但组合治疗的反应持续时间显著改善(中位持续时间25.8个月 vs. 16.8个月)。

关于安全性,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在Amivantamab-Lazertinib组合治疗组中更为频繁(80%)而不是Osimertinib组(52%)。常见毒性包括皮疹、静脉血栓栓塞、输液相关反应,这些与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重要的是,在长期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Amivantamab-Lazertinib表现出的OS益处强调了其作为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潜力。高分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需要仔细选择和管理患者,但这并不否定其生存优势。

尽管结果令人信服,但局限性包括潜在的选择偏差和对不同患者群体的普适性。进一步的真实世界研究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可以优化患者分层并改善结果。

结论

这项试验确认,对于未治疗的EGFR突变NSCLC,Amivantamab与Lazertinib的联合治疗比Osimertinib提供显著的生存益处,支持这一策略成为新的标准治疗。然而,平衡疗效与毒性仍然至关重要,强调了个性化治疗计划的重要性。

资助与试验信息

由Janss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资助,该试验注册于ClinicalTrials.gov(NCT04487080),反映了靶向肺癌治疗的关键进展。

参考文献

Yang JC, Lu S, Hayashi H, 等. EGFR突变晚期NSCLC中Amivantamab-Lazertinib的总体生存率. N Engl J Med. 2025; 391:1486-1498.

Cho BC, Lu S, Felip E, 等. 未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中Amivantamab加Lazertinib. N Engl J Med. 2024; 391: 1486-1498.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