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少年抑郁症状轨迹的解析:来自中国南充的12个月队列研究

早期青少年抑郁症状轨迹的解析:来自中国南充的12个月队列研究

亮点

  • 在一项大型中国队列研究中,早期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在12个月内显著增加。
  • 识别出三种不同的抑郁症状轨迹:持续低风险、持续高风险和迅速增加的风险组。
  • 女性、留守儿童状态、家庭结构、睡眠、屏幕时间和体力活动是高风险和进展风险的重要预测因素。
  • 较低的父母教育水平与迅速增加的抑郁症状轨迹显著相关。

研究背景

青春期是情感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标志着对抑郁症的高度易感性,这可能带来长期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青少年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学业表现、社会功能,并增加自杀风险。尽管如此,关于从童年到早期青少年过渡期间抑郁症状如何演变的知识仍然有限,尤其是在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人群中。识别抑郁症状的轨迹及其预测因素对于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时干预和制定符合区域需求的政策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2022年至2023年期间四川省南充市2,635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观察期为12个月。参与者在三个时间点(每六个月一次)使用经过验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估抑郁症状。通过自报告收集了必要的社会人口学数据(如性别、父母教育、家庭结构、留守儿童状态)和行为因素(睡眠时间、屏幕时间、体力活动频率)。

应用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GBTM)对纵向CES-D评分进行分析,以识别抑郁症状模式的潜在类别。进行了多项逻辑回归分析,以阐明与每个轨迹类别成员相关的社会人口学和行为预测因素。

主要发现

研究发现,在三个评估时间点中,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基线时为13.40%,6个月时增加到21.56%,12个月时增加到26.94%,强调了早期青少年心理健康负担的增加。

从GBTM分析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抑郁症状轨迹:

  • 低风险组(27.40%): 在整个研究期间,抑郁症状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 高风险组(28.54%): 抑郁症状水平持续较高,表明稳定的高困扰。
  • 进展风险组(44.06%): 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症状急剧增加,表明心理健康风险的加剧。

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与高风险和进展风险轨迹显著相关的几个预测因素:

  • 女性: 女性的归属高风险和进展风险类别的几率较高(调整后的比值比[aOR]范围1.4–3.2),这与青少年抑郁症中的性别差异一致。
  • 留守儿童状态: 因农村劳动力迁移而与父母分离的青少年面临更高的风险,反映了家庭破裂的心理影响。
  • 重组家庭结构: 非完整家庭环境与更大的抑郁症状负担相关。
  • 行为因素: 睡眠时间较短、屏幕时间较长和体力活动频率较低预测了高风险和进展风险的抑郁症状轨迹,突出了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贡献者。
  • 较低的父母教育: 这个因素与进展风险组显著相关(aOR=1.27, P<0.05),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对轨迹加速的影响。

专家评论

这项研究提供了在关键发育窗口期内异质性抑郁症状轨迹的有价值的纵向见解。较大的样本量和复杂的轨迹建模增强了对研究结果的信心。识别出一个较大的进展风险亚组尤为显著,表明许多早期青少年的症状可能正在恶化,但目前尚未被识别。

然而,仅一年的观察窗口可能低估了更长期的轨迹和缓解率。南充地区的抽样限制了结果在中国其他地区及以外的推广性,因为文化和经济因素差异很大。依赖自报告可能会引入测量偏差,特别是由于污名化导致的少报。此外,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如共病焦虑或创伤经历)可能调节轨迹成员身份。

存在生物学上的合理性,即睡眠中断和缺乏体力活动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和炎症途径与抑郁症相关。屏幕时间可能通过社交孤立或有害内容的暴露影响情绪健康。女性的高易感性与激素和心理社会风险模型一致。

临床策略应强调对高风险和进展风险青少年的早期筛查,重点关注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心理社会支持。鉴于留守儿童的高风险,干预措施应解决家庭凝聚力和父母参与,即使在移民背景下也是如此。

结论

这项队列研究描述了中国学龄儿童早期青少年期抑郁症状的三种不同发展轨迹,揭示了症状患病率的令人担忧的增加和大量有恶化风险的子群体。性别、家庭结构和父母教育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加上睡眠、屏幕时间和体力活动等行为影响,共同塑造了这些轨迹。

通过纵向监测和针对可改变风险因素的干预措施,早期识别有风险的青少年有望减轻这一形成期的心理健康负担。未来的研究应延长随访时间,扩大区域抽样,纳入多信息来源评估,并评估跨已识别轨迹组的预防干预效果。

资助和披露

原研究摘要中未详细说明资金来源和临床试验注册。透明度要求从原始出版物中获取资金和潜在利益冲突的信息。

参考文献

Chen P, Jiang P, Cui Y, Yuan X, Ren J, Gong J, Liao Y, Yuan L, Pan Q, Zhang H, Yang Q, Tian X. 发展中的早期青少年抑郁症状轨迹:中国南充的12个月队列研究。J Affect Disord. 2025年12月15日;391:119941。doi: 10.1016/j.jad.2025.119941。Epub 2025年7月19日。PMID: 40691904。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