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炎症性风湿病(IRD)患者常受心理困扰,但获得心理关怀的途径有限。
- 德国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了一项自助式数字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
- 干预组在3个月时显示出心理困扰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效应量为中等到较大。
- 未报告任何不良事件,凸显了此类数字干预在风湿病学中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潜力。
研究背景与疾病负担
炎症性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银屑病关节炎(Ps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类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导致关节损伤、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全身性炎症。除了身体上的负担,患者还经常承受巨大的心理困扰,包括焦虑和抑郁,这损害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由于接触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机会有限、社会偏见以及慢性病管理的复杂性,心理困扰在风湿病学中常常未被充分认识和治疗。
数字健康技术的日益普及为远程提供可扩展的心理支持创造了机会。然而,其在炎症性风湿病中有效性的证据有限。本项试点试验旨在评估一项自助式数字心理干预能否减轻炎症性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困扰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以解决一个关键的未满足需求。
研究设计
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于2024年2月22日至6月4日期间在德国全境招募了102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入选标准包括确诊患有RA、PsA或SLE,并自我报告存在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下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 干预组(n=52): 获得一项自助式数字心理干预的访问权限,该干预旨在解决心理困扰并增强应对技巧。
- 对照组(n=50): 继续接受常规治疗,不提供额外的心理支持。
该干预措施融合了循证心理学技术,通过一个患者可常规访问的便捷数字平台,针对性地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管理。
主要结局指标是使用德国版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衡量从基线到3个月时心理困扰的变化,以及使用生活质量评估-8维度量表(AQoL-8D)衡量生活质量的变化。次要结局指标评估了自我效能感、健康素养、感知压力、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以全面评估心理和功能领域。
主要发现
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7.2岁,90.2%为女性,这反映了炎症性风湿病在女性中更高的患病率。
主要结局:
-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3个月时的心理困扰出现了统计学上显著的平均降幅(最小二乘均值差异:-3.60;95%置信区间,-5.73至-1.47;P<.001),科恩d效应量为-0.71,表明效果为中等到较大。
- 相对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0.04;95%置信区间,0.00-0.09;P=.047),科恩d效应量为0.49,表明效果为中等。
- 干预组中获得具有临床意义改善的参与者比例更高:心理困扰方面为59.2%对34.0%(P=.02),生活质量方面为55.1%对32.0%(P=.03)。
次要结局:
-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自我效能感、健康素养、感知压力、抑郁和焦虑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 在3个月时,两组之间的功能障碍没有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表明身体功能可能需要更长期或辅助性的干预措施。
安全性: 未报告与数字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证实了其安全性与可接受性。
专家评述
对于传统上在获取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面临障碍的炎症性风湿病患者而言,本研究为使用自助式数字心理干预提供了有前景的证据。考虑到炎症性风湿病的慢性和致衰性,研究观察到的在减轻困扰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中等到较大效应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虽然对心理参数的积极影响令人鼓舞,但功能障碍方面未出现显著变化,这凸显了炎症性风湿病管理中多因素挑战的复杂性。身体症状可能需要结合医疗、物理和心理治疗的综合性方法。
该试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主要为女性,这限制了研究结果对男性以及其他未研究的炎症性风湿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人群的普适性。3个月的随访期相对较短,需要更长期的研究来评估其持续效益。此外,干预的自助性质引发了关于依从率和参与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调查。
尽管如此,这些发现与更广泛的文献中证明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对慢性病人群有效性的结果是一致的。它们强调了可扩展、低成本的心理支持在改善风湿病学综合护理方面的潜力。
结论
这项试点随机临床试验支持了一项自助式数字心理干预在减轻炎症性风湿病患者心理困扰和提升其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为一种易于获取、可扩展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证据,能够补充传统的治疗模式,从而填补了风湿病学领域的一个关键空白。
未来的研究应旨在更大、更多样化的人群中验证这些结果,探索干预措施的优化以提高依从性,并研究如何将数字心理支持整合到常规的风湿病诊疗路径中。最终,扩大数字心理健康资源的覆盖面可能会改善炎症性风湿病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Knitza J, Kraus J, Krusche M, Haase I, Klemm P, Hueber AJ, Pfeil A, Drott U, Kuhn S, Klein JP. Digit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s: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5 Sep 2;8(9):e2529892.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29892
2. Matcham F, Scott IC, Rayner L, et al. The impac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n quality-of-life assessed by the SF-36: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emin Arthritis Rheum. 2014;44(2):123-130.
3. Biswas M, Torti J, Bird H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logy (Oxford). 2019;58(8):1251-1261.
4. Andersson G. Internet-Deliver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16;12:15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