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中第3层树突棘缺陷的区域特异性:对皮质回路功能障碍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中第3层树突棘缺陷的区域特异性:对皮质回路功能障碍的影响

亮点

  • 精神分裂症(SZ)与初级视觉皮质、后顶叶皮质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第3层树突棘密度的显著减少有关。
  • 树突棘大小依赖性缺陷具有区域特异性,影响V1中的小棘和PPC及DLPFC中的中大棘。
  • F-肌动蛋白和树突棘蛋白的荧光强度变化表明SZ中突触稳定性和可塑性的区域依赖性改变。
  • 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不同皮质节点在SZ中在突触水平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背景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其特征在于认知、感知和行为方面的紊乱。在认知障碍中,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缺陷尤为突出,并与疾病的机能残疾密切相关。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依赖于一个涉及初级视觉皮质(V1)、后顶叶皮质(PPC)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的分布式皮质网络的完整性。这些节点之间的连接主要由新皮质第3层(L3)锥体神经元树突棘上的兴奋性突触介导。

树突棘密度和形态的异常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SZ中突触病理学的基础。树突棘是接收兴奋性输入的小膜突起;它们的密度和结构反映了突触的健康状况、可塑性和稳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SZ中前额叶区域的树突棘缺陷,但缺乏对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至关重要的多个皮质区域的全面评估,也没有按树突棘大小进行区分。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病例对照神经病理学调查,涉及20名经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匹配的未受影响对照(UC)个体的尸检脑组织。受试者在年龄、性别(两组均为70%男性,30%女性)和其他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进行了匹配,以尽量减少混淆因素。

分析的脑区包括初级视觉皮质(V1)、后顶叶皮质(PPC)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分离出第3层锥体神经元进行树突棘分析。使用鬼笔环肽对F-肌动蛋白进行荧光标记,标记树突棘细胞骨架,并通过免疫标记对树突棘蛋白进行标记,这是一种与树突棘稳定性和突触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了高分辨率成像和树突棘密度、大小分类(小、中、大)以及荧光强度的定量分析。

主要发现

主要结局指标是在指定皮质区域中SZ组和UC组之间树突棘密度和大小分布的比较。

1. 树突棘密度缺陷具有区域和大小特异性:
– 在V1中,SZ患者的树突棘密度显著减少了18%(95% CI:-31%至-5%;P = .009),主要影响小棘。
– 在PPC中,中等大小的树突棘减少了16%(95% CI:-28%至-4%;P = .01),大棘显著减少了38%(95% CI:-58%至-17%;P < .001)。
– 在DLPFC中,中等和大棘也有所减少(中等大小的树突棘:-13%,95% CI:-21%至-4%;P = .009;大棘:-30%,95% CI:-50%至-11%;P = .004)。

2. 树突棘结构标志物的变化:
– 表示F-肌动蛋白含量的鬼笔环肽荧光在V1中的小棘(-9.5%,P = .04)和中等大小的树突棘(-9.8%,P = .04)中减少,但在DLPFC中的大棘中却增加了9.5%(P = .049),这表明细胞骨架重塑具有区域和大小特异性。
– 树突棘蛋白的荧光强度在SZ的所有树突棘大小和区域中均一致降低,范围从13%到34%不等(P值从.02到<.001),表明突触支架蛋白的普遍缺陷。

3. 与功能障碍的联系:
由于树突棘大小与突触特性相关,小棘被认为更具可塑性,而中大棘则更稳定,这些区域模式表明感觉区(V1)主要遭受与可塑性相关的缺陷,而联合区(PPC、DLPFC)则经历突触稳定性的丧失。这种模式反映了SZ中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认知缺陷。

专家评论

Fish等人的研究结果为精神分裂症中的突触病理学提供了细致的理解,强调了皮质层次中的空间特异性和树突棘大小在突触易损性中的作用。这表明SZ不是一种均匀的突触病理学,而是涉及不同的紊乱,可能解释了临床表现的异质性。

所有区域中树突棘蛋白的减少表明突触损失的共同分子基础,而鬼笔环肽的变化则提示细胞骨架反应的差异。该研究的重点是匹配良好的尸检样本和先进的成像技术,增加了研究的稳健性,尽管尸检分析固有的局限性,如可能的药物效应和不同的濒死状态,仍然存在。

未来的研究将这些发现与体内成像、电生理学和功能评估相结合,可以阐明机制途径,为开发靶向的突触保护干预措施提供方向。

结论

这项全面的皮质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第3层锥体神经元中树突棘缺陷具有区域和大小特异性。视觉和联合皮质中不同类型树突棘的影响差异支持了一种模型,即SZ介导的突触病理学通过不同的机制破坏了参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皮质回路——感觉区的可塑性受损和高级联合区的突触不稳定。这些见解为未来的机制研究和旨在恢复突触完整性和认知功能的潜在治疗目标提供了关键方向。

资金来源和ClinicalTrial.gov

本研究得到了阿勒格尼县法医办公室及其附属学术机构的支持。由于这是一项神经病理学病例对照研究,因此没有临床试验注册。

参考文献

Fish KN, Sweet RA, MacDonald ML, Lewis DA. 精神分裂症中皮质第3层树突棘缺陷的区域特异性。JAMA Psychiatry. 2025年9月17日;e252221。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5.2221. PubMed PMID: 40960807;PMCID: PMC12444653。

其他相关文献:
– Glausier JR, Lewis DA. 精神分裂症中的树突棘病理学。Neuroscience. 2013;251:90-107。
– Glantz LA, Lewis DA. 精神分裂症中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减少。Arch Gen Psychiatry. 2000年1月;57(1):65-73。
– Penzes P, Cahill ME, Jones KA, 等. 神经精神障碍中的树突棘病理学。Nat Neurosci. 2011年3月;14(3):285-293。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