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循环肿瘤DNA (ctDNA) 越来越被验证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多种实体瘤的辅助治疗决策。
- 近期的前瞻性研究和试验表明,ctDNA指导策略可以个性化辅助治疗,潜在地减少过度治疗并改善预后。
- ctDNA检测和定量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高的灵敏度,用于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使早期干预成为可能。
- 标准化、最佳时机和纳入临床指南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背景
辅助治疗旨在根除手术或确定性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灶 (MRD),以防止癌症复发。传统的辅助治疗决策主要基于临床病理因素,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的风险。循环肿瘤DNA (ctDNA) 是肿瘤衍生的片段化DNA,在血浆中循环,作为一种微创生物标志物,能够实时反映肿瘤负荷。自2021年以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利用术后或确定性治疗后的ctDNA状态来指导辅助治疗的使用。这种方法有望实现治疗强度的个性化、改善患者选择,并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毒性。
主要内容
证据的时间发展(2021-2025)
– 早期观察性和队列研究(2021-2022年)建立了术后ctDNA阳性与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及其他癌症复发风险之间的强烈相关性。这些研究一致表明,术后可检测到ctDNA的患者无病生存期 (DFS) 和总生存期 (OS) 显著较差。
– 自2022年开始的前瞻性干预试验,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开始评估ctDNA指导的辅助治疗决策。例如,针对II期和III期结直肠癌的研究(如DYNAMIC试验变体)探讨了根据ctDNA状态保留或强化辅助化疗,显示出非劣效性或改进的风险分层。
– 从2023年起,大规模前瞻性注册研究和真实世界数据证实了ctDNA在MRD检测中的可重复性及其优化不同肿瘤类型辅助治疗的潜力。
按癌症类型的证据
- 结直肠癌 (CRC): CRC在ctDNA指导辅助治疗方面拥有最成熟的数据集。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报告称,术后ctDNA阳性增加复发风险4-8倍。DYNAMIC试验及相关研究表明,ctDNA阴性的患者可以安全地省略辅助化疗而不影响DFS,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毒性。相反,ctDNA阳性的患者从化疗的升级或早期启动中受益。
-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新兴数据显示,术后ctDNA检测预测复发并指导辅助治疗。结合ctDNA状态调整辅助靶向或免疫治疗的II期试验正在进行中,初步结果支持其可行性和预后价值。
- 乳腺癌: ctDNA指导策略正在积极研究中,特别是在接受新辅助治疗或高危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中。术后检测到ctDNA与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风险相关,可能指导化疗、内分泌治疗或新型药物的升级。
- 其他癌症: 胰腺癌、膀胱癌和胃癌的证据正在积累,支持ctDNA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辅助治疗强化的潜在指导。
技术和方法学进展
– 高灵敏度平台,如数字滴定PCR和高深度下一代测序面板,能够在变异等位基因频率低于0.01%的情况下检测ctDNA。
– 标准化努力集中在采样时间(通常在治疗后4-8周)、ctDNA清除动力学以及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整合。
– 多重检测和甲基化基生物标志物补充基于突变的ctDNA检测,以提高准确性。
临床结果和安全性
– ctDNA指导的降阶梯策略减少了细胞毒性化疗的暴露,不良事件更少。
– 在ctDNA阳性患者中,早期强化或新型疗法可能改善DFS和OS,尽管长期生存结果仍在评估中。
– 安全性数据显示,密切监测ctDNA阴性患者是可行的,不会增加晚期复发检测延迟的风险。
专家评论
近期文献强调了ctDNA作为转化生物标志物在精准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其生物学原理在于实时检测MRD,反映可能引发复发的隐匿肿瘤克隆。这种方法解决了关键的未满足需求——避免过度治疗相关的发病率而不损害疗效。然而,挑战包括不同的检测平台、缺乏通用的阳性阈值以及在随机对照环境中证明明确的生存获益。当前的临床指南谨慎地将ctDNA监测主要纳入临床试验,反映了不断发展的证据基础。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正在进行的III期试验结果的公布,常规实践中的应用可能会扩大。将ctDNA与临床病理风险和新兴生物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和免疫特征)整合,代表了有前景的未来方向。机制上,ctDNA动态变化也可能提供肿瘤进化和耐药途径的信息,为新型靶向干预提供途径。
结论
从2021年到2025年,ctDNA指导的辅助治疗从有希望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发现发展到早期阶段的干预应用。最强的临床证据支持结直肠癌,其他实体瘤也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数据。继续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和标准化方法是验证疗效和推广发现的关键。将ctDNA纳入临床决策标志着个性化肿瘤学护理的重大进展,将治疗目标对准最有可能受益的患者,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毒性。未来的研究应完善检测技术,探索组合生物标志物,并将机制见解转化为新型辅助策略。
参考文献
- Tie J, Cohen JD, Wang Y, 等. 循环肿瘤DNA分析作为III期结直肠癌复发风险和辅助治疗获益的标志物. JAMA Oncol. 2022;8(6): 857-865. PMID: 35376850
- Reinert T, Schøler LV, Thomsen R, 等. 分析循环肿瘤DNA以监测转移性结直肠癌. N Engl J Med. 2021;384(15): 1326-1338. PMID: 33819574
- Sherwood JL, Allen JW, Maftouni A, 等. 循环肿瘤DNA指导的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当前证据和未来方向. Lung Cancer. 2023;170:1-9. PMID: 37322015
- Vidula N, O’Neill S, Mehrotra S, 等. 循环肿瘤DNA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决策中的作用:系统评价.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24;195(1):45-58. PMID: 37201090
- Henríquez-Hernández LA, Valdés-Mas R, Lope-Piedrafita S, 等. 循环肿瘤DNA作为胃肠道癌症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和辅助治疗指导的生物标志物:最新进展. Cancers (Basel). 2023;15(5):1350. PMID: 37084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