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1. 肥胖与儿童癌症幸存者固体器官、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皮肤后续肿瘤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2. 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显著降低的后续肿瘤发生风险相关。
3. 结合的生活方式因素如BMI和运动可能影响特定类型后续肿瘤的发展,如脑膜瘤和甲状腺癌。
4. 生活方式干预是这一高危人群二次癌症预防的一个有希望的方向。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儿童癌症幸存者因先前的肿瘤治疗和遗传易感性面临终生较高的后续肿瘤风险。这些后续恶性肿瘤对晚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贡献显著。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和体力活动,与成人原发性癌症有明确的关联,但它们在儿童癌症幸存者后续肿瘤风险中的作用尚未完全了解。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对于制定针对这一脆弱人群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儿童癌症幸存者研究(CCSS)的数据,涵盖了1970年至1999年间诊断年龄小于21岁的25,658名5年幸存者。参与者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儿科三级护理医院注册,并随访至2019年9月。基线时进入队列时及后续最多六个时间点(在任何后续肿瘤诊断之前)评估自我报告的BMI和体力活动水平,以代谢当量任务小时数每周(MET-h/wk)为单位测量。
主要暴露因素是随时间变化的BMI和肿瘤发展前的最大体力活动。结果包括任何后续肿瘤的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进一步分为血液系统、固体器官、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皮肤癌症。具体分析的肿瘤包括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脑膜瘤。使用分段指数模型估计调整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变量的相对率(RRs)。
关键发现
在22,716名肿瘤发展前有可评估BMI数据的幸存者中(中位年龄33.7岁),2,156名个体发生了2,554例后续肿瘤。后续肿瘤的中位诊断年龄为37.4岁。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较低的幸存者30年的后续肿瘤累积发病率较高——无活动(0 MET-h/wk)的个体为18.6%,而从事15-21 MET-h/wk活动的个体为10.9%。高体力活动与任何后续肿瘤(RR 0.61,95% CI 0.53-0.71)、固体器官(RR 0.65)、中枢神经系统(RR 0.50)和皮肤(RR 0.72)肿瘤的风险降低有关。
体质指数:肥胖与固体器官(RR 1.22)、中枢神经系统(RR 1.47)和皮肤(RR 1.30)后续肿瘤的相对率增加相关。值得注意的是,BMI和体力活动与脑膜瘤和甲状腺癌有特定的关联,但与乳腺癌、结直肠癌或血液系统后续癌症无关。
本研究强调,不利的生活方式因素显著增加了儿童癌症幸存者的后续肿瘤负担。数据支持将BMI管理和促进运动纳入幸存者护理。
专家评论
这些发现提供了关键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因素调节儿童癌症幸存者的二次癌症风险,这与通过慢性炎症、激素失调和免疫调节将肥胖与癌症联系起来的生物学机制一致。体力活动可能通过改善代谢健康、免疫功能和减少肥胖来发挥其保护作用。然而,由于观察性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自我报告的BMI和体力活动可能存在报告偏差。治疗暴露或遗传易感性的残余混杂仍然可能。
尽管如此,临床指南越来越强调全面的幸存者护理,包括生活方式咨询。未来需要进行随机干预试验,以测试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否可以预防后续肿瘤并改善这一高危群体的整体健康结果。
结论
这项大型队列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而较高的体力活动会减少儿童癌症幸存者的后续肿瘤风险。这些结果突显了一个可操作的机会,即将生活方式干预纳入癌症幸存者项目,以帮助减轻长期发病率。随着儿童癌症系统治疗的生存率提高,解决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将是优化健康结果的关键。未来的研究需要开发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并阐明BMI和体力活动与这一独特人群肿瘤生物学之间的机制途径。
参考文献
1. Joffe L, Mirzaei S, Bhatia S, et al. 体质指数、体力活动和儿童癌症幸存者的后续肿瘤风险。JAMA Oncol. 2025;11(8):835-845. doi:10.1001/jamaoncol.2025.1340.
2. Armstrong GT, Liu Q, Yasui Y, et al. 成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幸存者的长期预后。J Natl Cancer Inst. 2009;101(13):946-958.
3. Ligibel JA, Alfano CM. 体力活动与癌症幸存者。见:DeVita VT Jr, Lawrence TS, Rosenberg SA 编。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第11版。Philadelphia, PA: Wolters Kluw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