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在日本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库(2010年7月至2022年3月)中,8,184名围产期妇女被收入ICU;中位年龄34岁;53.2%通过剖宫产分娩。
– 出血是ICU收治的主要原因(52.6%);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输血(71.5%)、机械通气(28.0%)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18.0%)。
– 全因院内死亡率较低,为1.1%,但非幸存者中羊水栓塞(AFE)、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肺部疾病、创伤和自杀的发生率较高。
背景
妊娠和围产期是生理适应的重要时期。支持妊娠的循环、血液学和内分泌变化在面对并发症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事件。全球范围内,孕产妇死亡率和严重孕产妇发病率仍然是公共卫生的重点。虽然许多重症孕产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外接受管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ICU级别的支持,以应对出血、高血压疾病、败血症、心肺功能衰竭、血栓栓塞或羊水栓塞(AFE)等罕见灾难性事件。
日本有独特的与孕产妇健康相关的人口趋势:母亲年龄增加、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产科实践模式的变化。然而,关于产科ICU收治的全面全国描述有限。Naruse及其同事(Crit Care. 2025)利用大型的全国范围行政住院患者数据库,描述了日本超过11年间围产期ICU收治的原因、管理和结果。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回顾性观察分析,使用了日本诊断程序组合(DPC)住院患者数据库,涵盖了2010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超过90%的三级急救医院。纳入标准是在住院期间或入院前一周内分娩且被收入ICU的患者。研究者提取了人口统计学数据、合并症、ICU收治的主要原因、关键干预措施(例如输血、机械通气、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和临床结果,包括院内死亡率。比较分析考察了幸存者和非幸存者之间的差异。
主要发现
人群和人口统计学特征
共有195家机构的8,184名围产期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中位孕产妇年龄为34岁(四分位数间距30-38),反映了日本较高的孕产妇年龄分布。剖宫产发生在53.2%的队列中,这一比例高于基线产科人群,与三级中心高风险分娩的集中化一致。
ICU收治原因
出血是最常见的主要诊断,占ICU收治的52.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是第二常见的原因(16.7%)。其他原因包括心肺并发症、败血症、血栓栓塞性疾病、羊水栓塞和创伤相关病例。
实施的干预措施
复苏和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很常见。超过70%的患者接受了输血,表明出血管理的重要性。28.0%的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反映出呼吸或神经功能障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一种越来越多用于产科出血控制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在18.0%的患者中进行,突显了当代实践中微创出血控制的作用。
结果
总体院内死亡率为1.1%,考虑到ICU收治的孕产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数字。比较分析显示,非幸存者中出血相关收治的比例较低,但羊水栓塞(AFE)、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肺部疾病、创伤和自杀的发生率显著较高。这些诊断已知会因急性心血管崩溃(AFE)、难治性败血症、严重肺功能衰竭或灾难性神经系统事件而携带高短期死亡率。
临床和卫生系统意义
1) 出血仍然是ICU收治的主要原因,但通常是可生存的
出血占ICU收治的一半以上,突显了产后出血(PPH)准备的重要性。高比例的输血和TAE使用表明,当快速识别和多模式干预可用时,许多出血病例可以稳定下来,不会进展到死亡。这支持了对出血协议、快速输血系统(包括针对产科的大量输血协议)、介入放射学的访问以及团队模拟培训的持续投资。
2) 罕见但灾难性的状况(AFE、心肺衰竭、严重败血症)导致死亡
非幸存者中AFE、心肺疾病、败血症和创伤的比例较高,强调尽管出血是ICU收治的最常见原因,但其他病因具有更高的致死率。AFE通常表现为突然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和凝血功能障碍;结果取决于立即的支持治疗,包括高级心脏生命支持、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必要时的体外支持以及快速的多学科协调。
3) 资源分配和系统设计
研究结果支持在能够快速获得血库、介入放射学和ICU级别支持的中心集中高急性度的产科护理。对于没有现场介入放射学的地区,快速转运和预先安排的协议可能是救命的。确保经验丰富的产科、麻醉和重症护理人员24/7可用的人员配置模型也受到影响。
4) 预防和早期识别
预防策略仍然是基础:第三产程的主动管理、胎盘附着障碍的风险评估、前置胎盘谱系的产前规划以及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准备是关键。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常规围产期风险再评估和标准化的升级路径可以帮助在需要ICU级别干预之前检测恶化。
专家评论和解读
Naruse等人的数据集提供了有关日本产科重症护理的有价值的全国代表性洞见。出血占主导地位与全球文献中将PPH确定为严重孕产妇发病率的主要贡献者和ICU利用的关键驱动因素一致。重要的是,相对较低的死亡率表明,当三级护理资源可用时,许多危及生命的产科并发症是可以生存的。
然而,AFE和心血管/脑血管事件相关的高死亡率引起了对诊断不确定性和需要专门的心肺支持能力(包括适当的体外膜氧合)的关注。对于严重败血症,遵守适应妊娠的败血症治疗方案和早期源头控制仍然是核心。
局限性和普遍性
读者应结合行政数据库研究的常见局限性来解释研究结果。DPC数据库在覆盖三级急救医院方面很强(>90%),这意味着结果可能反映了高急性度患者的护理情况,但可能不完全代表在产科病房或较小中心管理的较轻的严重发病率。行政编码可能误诊或遗漏临床表现的细微差别(例如,SOFA评分等生理严重度指标不可用)。在这种回顾性设计中无法推断因果关系。该数据集在某些情况下缺乏并发症发生时间相对于分娩的详细信息,且未捕捉出院后的结果(长期孕产妇发病率)。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大样本量、较长的时间跨度和详细的手术代码(如TAE、机械通气)提供了稳健的描述性流行病学数据,可以为系统规划和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计划提供信息。
实践和研究建议及优先事项
基于研究结果和当前最佳实践,建议以下优先事项:
- 实施并维护标准化的出血护理包和产科大量输血协议,包括危机检查表和多学科模拟培训。
- 确保快速获得介入放射学或正式的转运途径,对于没有现场能力的中心尤其如此。
- 加强围产期妇女高血压疾病、败血症和心肺功能障碍的早期预警系统和升级协议。
- 开发前瞻性严重孕产妇发病率登记册,将围产期和重症护理数据链接起来,以实现风险建模、干预评估和长期孕产妇结果评估。
- 研究体外生命支持在灾难性产科心肺衰竭中的效用和成本效益,以及AFE和产科败血症的靶向疗法的作用。
结论
在这项日本全国围产期ICU收治分析中,产后出血是危重症护理利用的主要原因,占病例的一半以上。大多数患者需要输血,许多人接受了介入放射学或通气支持;总体院内死亡率较低(1.1%)。然而,死亡主要集中在AFE、重大心肺或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和创伤患者中。这些发现强调了提高产科服务出血准备的双重优先事项,以及确保三级中心具备管理较少见但高度致命的状况的能力。继续强调系统准备、多学科协调和前瞻性数据收集将是进一步减少可预防的孕产妇死亡和发病率的关键。
资金和试验注册
这是一项使用行政数据库的回顾性观察研究;前瞻性试验注册不适用。资金声明以主要论文中报告的内容为准(参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Naruse S, Nakajima M, Aoki Y, Shigemi D, Kamijo K, Kaszynski RH, Ohbe H, Sasabuchi Y, Aso S, Matsui H, Fushimi K, Nakajima Y, Yasunaga H. 产科围产期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的临床特点和结局:日本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库分析. Crit Care. 2025 Aug 14;29(1):358. doi: 10.1186/s13054-025-05597-z. PMID: 40813688; PMCID: PMC12355807.
2.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集团和联合国人口司. 2000年至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趋势:世卫组织、儿基会、人口基金、世界银行集团和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9.
(寻求更多细节的读者应查阅完整的Naruse等人论文,以获取补充表格和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