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疾病负担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是导致肝细胞癌(HCC,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抗病毒疗法取得了进展,但HCC的风险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有慢性酒精消费等协同因素的个体中。酒精滥用通过尚未完全理解的机制在HBV感染患者中协同升高HCC风险。了解酒精与HBV致病机制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对于识别新的治疗靶点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综合的临床前方法,结合了基因小鼠模型、细胞系和人类肝样本,以阐明酒精如何加剧HBV相关肝癌的分子机制。具体来说,HBx转基因(HBx-Tg)小鼠——表达HBV X蛋白并再现HBV驱动的肝肿瘤发生——接受了慢性乙醇喂养以模拟酒精暴露。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用于研究乙醇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人类肝组织和HCC患者的血清被分析以将分子发现与临床结果相关联。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关键分子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包括溶酶体磷脂酶A2(LPLA2)、其上游调节因子激活转录因子4(ATF4)和双(单酰基甘油)磷酸盐(BMP)脂质种类。在HepG2.215和Hep3B人肝癌细胞系中进行了功能实验,评估了LPLA2和BMP代谢的致癌作用。通过基因敲低和过表达策略研究了涉及的信号通路,特别关注MAPK/ERK轴。
主要发现
慢性乙醇摄入显著促进了HBx-Tg小鼠自发性肿瘤的形成,并增强了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肿瘤生长,表明在HBV背景下酒精具有明显的促肿瘤作用。
在分子水平上,LC-MS分析显示,乙醇喂养的HBx-Tg小鼠肿瘤中BMP脂质种类显著升高,将改变的脂质代谢与酒精介导的致癌作用联系起来。这种增加是由LPLA2表达上调驱动的,LPLA2是一种负责BMP脂质代谢的溶酶体酶。
机制研究表明,ATF4(一种应激反应转录因子)作为增强LPLA2基因表达的上游调节因子,通过直接启动子结合实现这一作用。功能实验显示,LPLA2过表达在体外刺激了肿瘤细胞增殖,在体内加速了肿瘤生长,这是通过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实现的。相反,沉默LPLA2有效减轻了乙醇增强的肝癌发生。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BMP合成酶CLN5的过表达和BMP补充同样激活了MAPK/ERK信号通路并促进了HCC增殖。重要的是,CLN5敲低减弱了由LPLA2诱导的致癌效应,表明BMP代谢在LPLA2下游起着关键作用。
临床相关性分析发现,人类HCC组织中LPLA2表达升高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强调了其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
专家评论
本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揭示了酒精通过激活ATF4/LPLA2/BMP代谢轴加剧HBV相关肝癌的新分子机制,该轴通过MAPK/ERK通路激活驱动肿瘤发生。使用稳健的临床前模型和人类临床数据加强了这些发现的转化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定义了一个与致癌信号紧密相关的脂质代谢途径,为HBV加酒精相关HCC中代谢失调与癌症进展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些局限性包括仅关注单一分子轴而未涉及酒精或HBV致癌作用中其他潜在路径的相互作用。此外,虽然证明了LPLA2与预后的关联,但其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效用有待在大型前瞻性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结论和意义
这项工作阐明了慢性酒精消费通过激活ATF4/LPLA2介导的BMP代谢,从而放大HBV诱导的肝细胞癌的关键分子基础,这一过程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和肿瘤细胞增殖的激活来实现。重要的是,LPLA2作为一种新型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在HBV-HCC中脱颖而出。
在临床前模型中,证明了靶向LPLA2或调节BMP代谢显著抑制HBV-HCC进展,支持开发针对这一脂质代谢轴的靶向疗法的合理性。
未来的研究应在此基础上扩展,探索针对代谢和信号通路的联合干预措施,以及评估LPLA2抑制剂或BMP代谢调节剂在HBV相关肝癌患者中的临床试验,特别是那些同时有酒精使用的人群。
资助和注册
原始研究由周某等人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2025年)。提供的摘要中未披露具体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Zhou H, Ba J, Xiao C, Liu H, Jiang J, Guo Y, Wu B. Alcohol activates ATF4/LPLA2-mediated BMP metabolism to enhance HBV-indu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J Hepatol. 2025 Aug 28:S0168-8278(25)02458-4. doi: 10.1016/j.jhep.2025.08.02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85211.
附加相关文献:
1. El-Serag HB. Epidemiology of viral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astroenterology. 2012;142(6):1264-1273.e1.
2. Seitz HK, Stickel 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lcohol-mediated carcinogenesis. Nat Rev Cancer. 2007;7(8):599-612.
3. Lee YH, et al. Integrative analysis reveal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molecular subtype divers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2018;68(3):1142-1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