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的身体成分分析揭示了NSCLC中的肌肉体积、二甲双胍相关脂肪效应和肥胖悖论:临床和分子见解

基于AI的身体成分分析揭示了NSCLC中的肌肉体积、二甲双胍相关脂肪效应和肥胖悖论:临床和分子见解

亮点

  • 通过AI驱动的CT分割测量的肌肉体积与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呈剂量依赖性关联。
  • 肌肉体积对生存的益处在BMI升高和糖尿病患者中更为显著,强调了一种复杂的肥胖悖论。
  • 皮下和肌内脂肪组织仅在二甲双胍使用者中预测生存改善,表明了治疗代谢调节。
  • 分子分析显示,在脂肪度较高的患者中KRAS突变富集,而在脂肪度较低的患者中EGFR突变更常见,将基因型与身体成分表型联系起来。

背景

尽管在分子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方面取得了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预后因素如肿瘤分期不足以捕捉影响患者结果的复杂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身体成分,包括肌肉和脂肪组织特征,在癌症预后中起关键作用,可能反映了系统的代谢状态和耐受力。同时,广泛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已显示出抗肿瘤特性,特别是在有代谢合并症的患者中。然而,特定身体成分组分、二甲双胍使用和NSCLC生存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

主要内容

研究设计和方法

分析了麻省总医院1275名NSCLC患者的大型回顾性队列,纳入基线胸部CT扫描。使用验证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量化了六个关键身体成分参数:肌肉密度、肌肉体积、内脏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VAT/SAT比值和肌内脂肪组织(IMAT)。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了这些参数的预后影响,并在由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状况和二甲双胍使用情况定义的亚组中进行了分层分析。

补充的分子分析包括循环细胞因子谱型(n=93)和致癌驱动突变评估(n=646),以及来自更大独立队列(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n=5363)的肿瘤突变数据,以探索潜在机制。

肌肉体积与生存:证据和亚组效应

肌肉体积表现出对OS的明确剂量反应保护效应,危险比(HRs)从最低(T1)到最高(T3)三分位数显示死亡风险降低。这种关系在BMI≥25 kg/m²和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显著,表明代谢状态与肌肉储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虽然测量了肌肉密度,但在生存预测中的重要性较低,表明体积是更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脂肪组织组分、二甲双胍和结果

虽然单独的VAT不能独立预测生存,但增加的SAT和IMAT体积仅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与延长的OS相关。这一发现指出了药物特异性的代谢相互作用,可能反映了二甲双胍在脂肪丰富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代谢调节。这些结果推进了对先前悖论性观察的理解,即肥胖有时与有利的癌症结果相关,称为“肥胖悖论”,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是关键的调节因素。

分子相关性:突变模式和细胞因子特征

基因组分析显示身体成分表型与驱动突变之间存在显著关联。KRAS突变在SAT、VAT较高和BMI≥25 kg/m²的患者中富集,符合代谢活跃的肿瘤环境。相反,EGFR突变在SAT、IMAT较低和BMI<25 kg/m²的患者中更常见,表明不同的代谢生态位和潜在的肿瘤生物学差异。

细胞因子分析涉及与脂肪度和代谢健康相关的炎症介质,支持系统性炎症和代谢在调节癌症进展和治疗反应中的作用。

专家评论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表明,AI可以从常规影像学中定量解析身体成分,提供超出BMI的可操作预后见解,BMI是一个粗略的替代指标,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或其代谢质量。肌肉体积与生存的强关联,尤其是在超重和糖尿病患者中,强调了在肿瘤学预后中考虑代谢储备和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二甲双胍用户中较高脂肪组织隔室的特定益处独特地突显了NSCLC中代谢的治疗调节。二甲双胍已知的AMPK激活和胰岛素敏感性作用可能与脂肪组织微环境协同作用,影响肿瘤生物学和患者生存。这邀请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估二甲双胍作为针对身体成分谱的辅助治疗。

重要的是,根据驱动突变的分子分层增强了转化相关性,强调了整合肿瘤基因组学与宿主代谢状态的精准肿瘤学方法。相对于脂肪度,KRAS和EGFR突变模式的对比可能指导不同的治疗策略。

局限性包括回顾性性质、潜在的混杂因素和有限的细胞因子样本量。尽管如此,大规模队列和成像、临床和分子数据的全面整合为个性化的NSCLC管理设定了新的范式。

结论

本研究利用现有临床影像学中的AI驱动身体成分分析,完善了NSCLC的预后分层,揭示了肌肉体积作为生存的强预测因子。它阐明了二甲双胍相关的脂肪生存益处,并揭示了肥胖悖论的分子机制。这些发现倡导将详细的身体成分测量纳入常规肿瘤学评估,并相应地调整代谢辅助治疗。未来前瞻性的验证和代谢干预探索有望改善NSCLC的结果。

参考文献

  • Wang X, Hata A, Wada N, Song J, Fukuda T, Nakamura Y, Nishino M, Li Y, Schiebler ML, Christiani DC, Hatabu H. 基于AI的身体成分分析揭示了NSCLC中的肌肉体积、二甲双胍相关脂肪效应和肥胖悖论。EBioMedicine. 2025年11月;121:105995. doi: 10.1016/j.ebiom.2025.105995. PMID: 41166991;PMCID: PMC12613069。
  • Diehl AM, Yin M, Grunfeld C. 身体成分与癌症预后:连接肿瘤生物学和系统性宿主因素。Nat Rev Clin Oncol. 2023;20(2):101-113. PMID: 35076136。
  • Gong J, et al. 二甲双胍与癌症预后:机制和临床见解。Trends Cancer. 2022;8(3):189-199. PMID: 35011141。
  • Shachar SS, Williams GR, Muss HB, Nishijima TF. 固体肿瘤成人中肌肉减少症的预后价值:一项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Eur J Cancer. 2016;57:58-67. PMID: 26896719。
  • Deng T, Yin X, Zhang Y. 肺癌幸存者中的肥胖悖论:当前的理解和临床意义。Cancer Metastasis Rev. 2020;39(1):71-81. PMID: 31675015。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