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降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的血压百分位数——超重儿童获益最大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降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的血压百分位数——超重儿童获益最大

亮点

– 在PATS随机试验(N=458)的一项探索性次要分析中,早期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eAT)与观察等待和支持治疗(WWSC)相比,12个月时收缩压百分位数平均组间差异为−9.02(95% CI, −14.77 至 −3.28),舒张压百分位数平均组间差异为−6.53(95% CI, −11.02 至 −2.03)。

– 超重/肥胖(体重指数 [BMI] >85百分位数)儿童的舒张压受益更大(交互作用估计值 −10.40;95% CI, −19.69 至 −1.12;P = .03)。

– 结果表明,对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DB)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带来适度但潜在有意义的短期心血管益处,尤其是在超重/肥胖儿童中,但仍需确认性试验和更长时间的随访。

背景

打鼾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DB)存在于一个从原发性打鼾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谱系中。在儿童中,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最常见的上气道阻塞解剖因素,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A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虽然CHAT试验等随机数据证明了AT在行为和生活质量结局方面的益处,但对于较轻疾病儿童的心血管后果,特别是血压(BP)的影响,尚不完全明确。

研究设计

本文报告了儿科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打鼾(PATS)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一项探索性、预先指定的次要结局分析。年龄在3.0至12.9岁的打鼾和轻度oSDB(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oAHI] <3次/小时加上Brodsky评分≥2的扁桃体肥大)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早期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eAT)或观察等待和支持治疗(WWSC)。参与者在美国七个三级儿科中心从2016年6月29日至2021年2月1日招募,并随访12个月。使用自动振荡计测量基线、6个月和12个月的血压;结果以年龄、性别和身高调整后的百分位数表示。混合效应模型评估了治疗对血压轨迹的影响,并测试了预设协变量(包括BMI百分位数)对效果的调节作用。

主要发现

人群和基线特征:本分析共纳入458名儿童,平均(标准差)年龄为6.1(2.3)岁,女性占50.2%。36.9%的参与者存在超重/肥胖(BMI ≥85百分位数)。基线平均(标准差)收缩压(SBP)百分位数为60.62(25.22),舒张压(DBP)百分位数为53.86(21.05)。约一半(50.4%;n=231)接受了eAT。

主要血压轨迹结果:12个月内,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位数按治疗组出现分歧。在调整后的混合效应模型中,从基线到12个月的变化组间差异为:

  • 收缩压百分位数:−9.02(95% CI, −14.77 至 −3.28)有利于eAT
  • 舒张压百分位数:−6.53(95% CI, −11.02 至 −2.03)有利于eAT

方向上,eAT组在12个月内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位数下降,而WWSC组略有上升。

BMI的效应调节:预先计划的效应调节分析发现,BMI >85百分位数的儿童在舒张压百分位数上的治疗效应更大。舒张压的交互作用估计值为−10.40(95% CI, −19.69 至 −1.12;P = .03),表明超重/肥胖儿童从eAT中获得的舒张压益处大于正常体重的同龄人。

临床和统计解释:组间血压百分位数差异的幅度(约6-9个百分点)虽然适度,但在人群水平上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超重/肥胖且基线心血管风险较高的儿童中。由于数值以百分位数表示,收缩压百分位数近9点的减少可能会使儿童从较高百分位数类别转移到更规范的范围,对长期心血管风险降低的影响尚不确定。

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主试验报告了与AT相关的预期围手术期风险;这项次要分析重点是血压结局,未发现额外的治疗相关心血管安全性信号。详细的不良事件报告和手术并发症记录在PATS的主要出版物中。

专家评论:生物学合理性和临床背景

机制原理:AT后血压改善的几种合理机制可能介导。即使是较轻的上气道阻塞也会增加交感神经驱动,干扰夜间血压下降,升高全身炎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可能降低上气道阻力,改善睡眠结构和氧合,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和血管反应性。超重/肥胖儿童的放大效益可能反映了肥胖相关的交感神经激活和炎症的叠加效应,这使得该亚组更容易因睡眠中断而血压升高,并对改善更为敏感。

与先前证据的比较:较早的随机研究(尤其是CHAT试验)建立了AT在选定儿童中的神经行为和生活质量益处,但未能在队列中一致地证明心血管效应。观察性数据显示,儿童OSA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和早期血管功能障碍标志物有关。PATS探索性分析增加了随机证据,表明治疗轻度oSDB可以改变短期血压轨迹,至少在某些儿童中是如此。

局限性和普遍性

关键局限性需要谨慎解读:

  • 探索性次要结局:血压是PATS的次要、探索性终点,试验的主要功效不是为了检测血压差异。结果应被视为假设生成而非确定性的。
  • 测量方法:血压是在诊所环境中使用自动振荡计测量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更能表征夜间血压模式和白大衣效应,但在主要分析中未使用。
  • 人群:参与者有轻度oSDB(oAHI <3/hr)和扁桃体肥大;结果可能不适用于中度/重度OSA或无腺样体扁桃体增大的儿童。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因此长期心血管影响未知。
  • 残余混杂和依从性:尽管进行了随机化,但非研究治疗、生活方式变化或测量变异性的差异可能对观察到的差异有所贡献。体重轨迹及其作为中介的作用细节不是本研究的重点。

临床意义

对于照顾打鼾和轻度oSDB儿童的临床医生,这项分析表明,与观察等待相比,eAT可能在一年内适度改善血压百分位数。超重/肥胖儿童的效果更为显著,提示AT可能对这一亚组的血压控制特别有益。这些发现支持在向家庭提供管理建议时考虑心血管终点,但决策应综合考虑症状、行为、生活质量、手术风险和体重管理等全面平衡。

实际上,临床医生可以考虑在oSDB儿童(尤其是肥胖儿童)中进行基线和随访血压评估,并考虑共享决策,包括AT的潜在代谢益处以及其他临床结局。

研究意义和下一步

重要的未解答问题包括观察到的血压降低是否可持续超过12个月,是否转化为可测量的血管功能障碍或下游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以及ABPM是否显示更大的或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夜间血压模式和非下降型。未来需要针对血压和血管结局进行功效更强的随机试验,随访时间更长,并包括ABPM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及炎症的客观测量。试验还应评估体重管理干预措施如何与AT相互作用以影响心血管结局。

结论

PATS随机试验的这项探索性次要分析发现,与观察等待相比,早期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在轻度oSDB儿童中12个月内适度降低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百分位数;超重/肥胖儿童的舒张压益处更大。结果是假设生成性的,表明在某些儿童中,AT可能带来潜在的短期心血管益处,同时强调了需要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进行确认性研究。

资助和clinicaltrials.gov

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02562040。资金来源和详细致谢见PATS的主要出版物。

参考文献

1. Cabrera AJ, Li D, Redline S, 等.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儿童的血压:PATS随机临床试验的探索性分析。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5;151(10):957-966. doi:10.1001/jamaoto.2025.2555。

2. Marcus CL, Moore RH, Rosen CL, 等.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随机试验。N Engl J Med. 2013;368(25):2366-2376. doi:10.1056/NEJMoa1215881。

关于儿童OSA和心血管风险的进一步阅读,请参阅儿科睡眠医学和耳鼻喉科学会最近的综述和指南声明。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