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ATO-ATRA与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GO)联合使用在标准风险和高风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均实现了94%的治愈率。
- 五年无事件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超过92%,中位随访时间超过5年。
- 该方案耐受性良好,诱导死亡率低(2.7%),未观察到静脉闭塞性疾病。
- 超过97%的完全缓解患者达到了阴性可测量残留疾病,支持深度分子反应。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独特亚型,其特征是PML::RARA融合基因,导致早幼粒细胞分化受阻。历史上,由于凝血障碍和分化综合征,APL早期死亡率较高。然而,全反式维甲酸(ATRA)分化治疗的引入彻底改变了治疗,显著改善了预后。随后,三氧化二砷(ATO)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生存率,尤其是在标准风险APL患者中。
然而,高风险APL——以诊断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为特征——仍然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更加强烈或联合疗法。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GO)是一种针对CD33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在AML中显示出前景,本研究探讨了其在高风险APL伴白细胞增多中的潜在增强效果。
尽管现有的ATRA-ATO疗法在标准风险患者中取得了优异的结果,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分子疾病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添加GO在标准风险和高风险患者中的效果仍需进一步阐明。这项2期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通过提供关于安全性的扩展随访数据,以及缓解持久性和生存率。
研究设计
这项前瞻性2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46名新诊断的APL成人患者,包括106名(72.6%)标准风险患者和40名(27.4%)高风险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19.3至83.9岁),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
诱导治疗方案包括每日口服ATRA(45 mg/m²)结合静脉注射ATO(0.15 mg/kg)。对于高风险患者和出现显著白细胞增多(>10 × 10^9/L)的标准风险患者,给予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GO)6–9 mg/m²以控制白细胞增殖。
诱导后,巩固治疗包括四个疗程的ATO-ATRA。对于持续可测量残留疾病(MRD)的患者,特别是那些检测到PML::RARA转录本的患者,选择性地重新引入GO以靶向残留的白血病克隆。
主要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无事件生存率(EFS)、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和安全性概况。通过敏感的MRD测试监测分子缓解,以评估反应深度。
关键发现
试验报告的CR率为93.8%(95% CI,92.2%–98.5%),表明诱导期间有效的白血病清除。其中,97.1%的患者达到MRD阴性,突显了深刻的分子缓解。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约5.2年,范围4.7至128.4个月)时,关键的长期结果表现出显著的持久性:
- 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2.4%(95% CI,87.9%–97.1%)。
- 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3.6%(95% CI,89.5%–97.8%)。
- 5年总生存率为93.1%(95% CI,88.9%–97.7%)。
这些结果强调了大多数患者的持续缓解和生存。
诱导死亡率相对较低,为2.7%,表明该方案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包括41.0%的肝转氨酶升高和13.7%的感染,这与ATO和免疫抑制治疗已知的毒性相符。重要的是,未观察到静脉闭塞性疾病(VOD),这是一种有时与GO相关的严重血管并发症,支持该方案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68名标准风险患者(64.2%)因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增多而接受了GO,强化了GO在减轻高风险组外高白细胞计数的作用,可能预防由白细胞淤积引起的并发症。
专家评论
这项长期随访证实了联合分化剂ATO和ATRA与靶向免疫治疗GO在不同风险层APL治疗中的协同益处。研究表明,添加GO可以促进即使在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中也能取得优异的结局,可能改善有残留疾病的患者的分子根除。
目前欧洲白血病网指南推荐ATRA-ATO作为标准风险APL的一线治疗,对高风险患者采取个性化方法。这些数据支持在高风险和易发生白细胞增多的患者中纳入GO作为有价值的辅助治疗,可能重新定义标准风险分层和管理。
从机制上讲,GO靶向在白血病早幼粒细胞上高度表达的CD33,递送细胞毒性卡奇霉素负载,与ATO和ATRA诱导的分化和凋亡协同作用。这种多模式攻击可能是观察到的深度和持久缓解的原因。
局限性包括非随机2期设计和相对较小的亚组数量,需要在更大规模的随机试验中进行验证。然而,延长的中位随访时间和详细的不良事件结果加强了将GO纳入联合治疗方案的证据。
结论
这项2期研究确立了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和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联合使用的方案在标准风险和高风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实现了持续、持久的缓解,治愈率约为94%。该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诱导死亡率低,不良事件可控,未观察到静脉闭塞性疾病。
实现高分子缓解率和长期生存,这种联合治疗方法代表了APL管理的重要进展,特别是对于历史预后较差的高风险患者。未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真实世界数据将是确认这些发现并优化GO纳入患者选择的关键。
参考文献
Jen WY, Marvin-Peek J, Kantarjian HM, Alvarado Y, Borthakur G, Jabbour E,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a phase 2 study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rsenic trioxide, and gemtuzumab ozogamicin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ancer. 2025 Jan 1;131(1):e35662. doi: 10.1002/cncr.35662. Epub 2024 Nov 25. PMID: 39584789; PMCID: PMC11695139.
Tallman MS, et al.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evolv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Blood. 2022;139(1):38-55.
Lo-Coco F, et al. Retinoic acid and arsenic trioxide for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N Engl J Med. 2013;369(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