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步行观察方案是一种结构化、渐进式的步行锻炼计划,在12个加拿大的住院中风康复单位实施。
- 在一项实用的3期阶梯楔形群随机试验中,步行观察方案在4周后使6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平均增加了43.6米,优于常规护理。
- 该干预措施是安全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与常规护理相比,急性护理入院率相似。
- 该方案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实施,并在亚急性中风康复中显示出实际的临床效益。
临床背景和疾病负担
中风是全球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常常导致行走能力受损,显著降低患者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临床指南建议在住院中风康复期间进行大量的步行练习,以增强步行耐力和功能的恢复。然而,由于资源限制和对实际效果和安全性的不确定性,高强度、渐进式步行协议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采用仍然有限。提高中风后的步行耐力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更好的社区再融入和减少护理负担相关。步行观察方案旨在通过提供一种由前线物理治疗师使用心率和步数等客观指标来调整强度的结构化、渐进式锻炼方法,填补这一空白。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实用的3期阶梯楔形群随机对照试验,在加拿大七个省的12个住院中风康复机构进行。各机构被随机分配到四个过渡序列之一,每个序列包括三个机构,这些机构在不同时间点从常规护理转换到步行观察方案。所有参与机构的物理治疗师都接受了培训,以提供该方案。
步行观察干预要求患者在每次治疗会话中完成至少30分钟的与步行相关的活动,强度逐步增加,由可穿戴设备监测的心率和步数指导。基线时的6分钟步行测试(6MWT)筛查结果用于个性化锻炼进展。
主要终点是在随机分组后4周通过6MWT测量的步行耐力。基线和4周随访评估由不知晓分组分配的评估者进行。主要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调整了单位规模、层、日历时间、年龄、性别和基线6MWT。
关键发现
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期间,共招募了314名参与者;排除后,306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162名常规护理,144名步行观察)。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入组时平均中风后29天。基线6MWT距离平均为152米。
在4周时,步行观察组的6MWT距离从163.6米提高到297.2米,而常规护理组的6MWT距离从137.1米提高到223.6米。6MWT改善的调整后组间差异为43.6米(95% CI 12.7–76.1),有利于步行观察。这种程度的改善具有临床意义,超过了中风人群中常用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安全性结果令人放心:步行观察会话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总体报告了9例需要急性护理入院的严重不良事件(常规护理4例,步行观察5例),表明安全性相当。
解释和临床意义
这项大型多中心实用试验表明,由前线物理治疗师实施的步行观察结构化、渐进式步行方案显著提高了亚急性中风患者在住院康复期间的步行耐力。重要的是,这些益处是在没有额外严重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的,并且需要最少的额外资源,强调了将该方案纳入常规临床实践的可行性。
使用客观生理监测(心率、步数)来调整锻炼强度代表了对传统主观方法的改进,可能优化康复剂量和结果。阶梯楔形设计允许在多样化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实际实施和评估,增强了通用性。
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局限性包括相对较短的4周随访期,限制了对长期功能结果和社区再融入的评估。该研究未按中风严重程度或患者特征分层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有可能受益的亚组。此外,虽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的增加,但仍需持续监测以确认更广泛人群的安全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与其他康复模式的整合、成本效益分析和患者报告的结果,以进一步为临床决策提供信息。
结论
步行观察结构化、渐进式锻炼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行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接受住院中风康复的患者的步行耐力。该方案在加拿大中风单位的实施导致了有意义的行动能力提升,支持更广泛的采用。使用客观监测调整锻炼强度可能是一种实用策略,有助于提高中风后的恢复。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识别患者特定的反应预测因素和长期益处。
参考文献
Peters S, Hung SH, Bayley MT, Best KL, Connell LA, Donkers SJ, Dukelow SP, Ezeugwu VE, Milot MH, Sakakibara BM, Sheehy L, Wong H, Yang Y, Yao J, Eng JJ. 安全性和有效性:由物理治疗师提供的步行观察结构化、渐进式锻炼方案在加拿大住院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一项3期多中心实用阶梯楔形群随机对照试验。Lancet Neurol. 2025 Aug;24(8):643-655. doi: 10.1016/S1474-4422(25)00201-7 IF: 45.5 Q1 . PMID: 40683274 IF: 45.5 Q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