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注射再生牙槽骨:非侵入性牙周炎治疗的新突破

单次注射再生牙槽骨:非侵入性牙周炎治疗的新突破

亮点

– 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注射异体牙髓干细胞(DPSC)可以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显著促进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再生。
– 与安慰剂(生理盐水)注射相比,该治疗显示出更优的效果,骨缺损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善。
– 该程序微创、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仅有轻微的短暂不良反应。
– 这预示着牙周病治疗可能迎来范式转变,强调再生医学而非传统手术方法。

研究背景及疾病负担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牙齿支持结构的进行性破坏,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全球有超过7亿人患有此病,使其成为成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除了局部影响外,牙周炎还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全身性疾病有关,突显了其公共卫生重要性。

传统上,严重牙周炎的治疗通常涉及骨移植和引导组织再生等手术干预,以恢复丢失的牙槽骨。尽管这些手术有效,但它们存在侵入性强、恢复时间长、患者不适以及再生效果不一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近年来,干细胞生物学的进步提供了有希望的替代方案。牙髓干细胞(DPSC)来自健康牙齿的牙髓,具有成骨潜力和免疫调节特性,使其成为再生治疗的理想候选者。此前的实验研究和动物模型表明,DPSC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但缺乏有力的人类临床数据——直到现在。

研究设计

这项由北京口腔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共招募了132名患有慢性牙周炎并涉及158颗受影响牙齿的患者。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不同剂量的异体DPSC注射或生理盐水安慰剂。

DPSC从健康供者处获得,经过严格筛选、培养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能够分化为骨和其他谱系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原性。在局部麻醉下,约1000万个活性DPSC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直接注入牙周袋,避免了切口或植入骨替代物。

主要终点在六个月时评估,包括:
– 牙槽骨缺损深度(BDD)
– 临床附着水平(AL)
– 探诊深度(PD)
– 牙龈退缩(GR)
– 牙齿松动度(TM)

整个过程中密切监测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关键发现

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接受DPSC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显著的牙槽骨再生。骨缺损深度的平均改善为0.30毫米,而对照组仅为0.04毫米,这一差异不仅具有临床意义,而且统计学上显著(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手术牙周炎治疗中,这种骨再生极为罕见。

对于重度(III期)牙周炎患者,其特征是附着丧失≥5毫米,表现出更加显著的反应。在这个亚组中,临床附着水平平均提高了1.67毫米(26.8%的改善),而对照组仅为1.03毫米(17.4%),这进一步证明了DPSC疗法在晚期疾病中的有效性。

图片与生理盐水注射相比,牙髓干细胞(DPSC)注射在骨缺损再生中显示出更强的疗效

除了软组织参数外,牙槽骨的再生对长期牙齿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代表了一个重大进展。这表明DPSC不仅促进了牙龈和韧带的修复,还真正恢复了硬组织基质,形成了“由内而外”的愈合过程。

安全性分析结果令人放心。在所有132名患者中,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少数患者出现轻度注射部位肿胀和短暂的牙痛,均自发缓解,无需干预。这些发现支持了异体DPSC治疗的良好耐受性和临床可行性。

专家评论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代表了中国科学家十多年来的科学基础工作,成功开发了首个用于牙周炎治疗的牙髓干细胞疗法,并获准进入临床试验。

机制上,DPSC不仅通过分化为成骨细胞来促进再生,还通过调节局部微环境来发挥作用。它们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并激活内源性修复途径,产生协同愈合效应。

尽管这些结果令人鼓舞,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样本量需要扩大,六个月以上的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实际应用还需更大规模的研究和监管批准。

然而,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将治疗范式从侵入性手术修复转向微创再生医学,从而彻底改变牙周病的治疗方式。未来,简单的单次注射或许有一天可以取代数百万牙周炎患者的复杂手术。

结论

可注射异体牙髓干细胞的临床试验为牙周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有效且安全的牙槽骨再生治疗方法。这种非侵入性疗法预示着牙周病管理的新时代,通过利用身体的再生潜力而无需手术创伤。

除了牙科之外,本研究确立的治疗原则为其他组织缺陷(如骨关节炎和慢性皮肤伤口)的再生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见解。随着单次注射现在有望恢复受损的骨和软组织,再生医学的未来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Liu, Y., Liu, Y., Hu, J. 等. 异体牙髓干细胞注射对牙周炎组织再生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10, 239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5-02320-w IF: 52.7 Q1

附加参考文献:
– Chapple IL, Van der Weijden F, Doerfer C, 等. 牙周炎的一级预防:牙龈炎的管理。J Clin Periodontol. 2015;42 Suppl 16:S71-6.
– Graziani F, Gennai S, Solini A, Tonelli M. 非手术治疗牙周炎中辅助系统和局部抗菌药物效果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J Clin Periodontol. 2018;45(5):525-546.
– d’Aquino R, Papaccio G, Laino G, 等. 人类牙髓干细胞:从生物学到临床应用。J Exp Zool B Mol Dev Evol. 2011;316(5):408-15.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