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接种铝佐剂疫苗与慢性自身免疫、过敏及神经发育障碍风险:丹麦全国队列研究的见解

儿童早期接种铝佐剂疫苗与慢性自身免疫、过敏及神经发育障碍风险:丹麦全国队列研究的见解

亮点

这项来自丹麦的大规模全国队列研究评估了1997年至2018年间出生的120多万名儿童,以评价儿童早期接种铝吸附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发现,累积铝暴露量与50种慢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特应性或过敏性疾病和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增加无关。每增加1毫克铝暴露量的调整风险比接近1,表明没有显著的风险升高。

临床背景与疾病负担

铝盐作为非活疫苗中的佐剂广泛使用,通过吸附疫苗抗原并刺激更强的免疫反应来增强免疫原性。常见的含铝佐剂的儿童疫苗包括白喉、破伤风、百日咳、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以及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尽管这些疫苗广泛使用且已证明其益处,但人们仍对其潜在的长期安全性问题表示担忧,特别是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特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以及如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这些担忧导致某些人群中出现疫苗犹豫。

儿童慢性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因其慢性性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医疗成本而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负担。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全球数百万儿童,并具有多因素病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均被牵涉其中。鉴于在免疫和神经发育成熟的关键早期阶段广泛接种含铝疫苗,严格评估任何潜在关联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了丹麦全国登记系统,链接了1997年至2020年的疫苗接种记录、临床诊断和混杂数据。队列包括1997年至2018年间出生的1,224,176名儿童,他们在2岁时仍然存活并居住在丹麦,确保了早期疫苗接种暴露和慢性疾病发生情况的随访。

暴露量量化为儿童前2年内通过疫苗接种累积的铝剂量(以毫克计)。疫苗中的铝含量随时间变化,允许评估自然暴露变异。研究评估了50种慢性疾病的首次诊断,这些疾病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皮肤病、内分泌病、血液病、胃肠病和风湿病)、特应性或过敏性疾病(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鼻结膜炎和过敏)以及神经发育障碍(特别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多个混杂因素,估计每增加1毫克铝暴露的风险比。未审查个人医疗记录;诊断基于登记系统。

主要发现

分析显示,疫苗累积铝暴露与所研究的慢性疾病风险增加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关联。每增加1毫克铝暴露的调整风险比分别为: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0.98(95% CI, 0.94至1.02),任何特应性或过敏性疾病0.99(95% CI, 0.98至1.01),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神经发育障碍为0.93(95% CI, 0.90至0.97),后者甚至显示出轻微的负相关。

对于大多数个别结果,95%置信区间的上限排除了相对风险增加超过10%或30%,进一步强化了零发现的稳健性。该研究因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反对将中度或大范围的风险增加归因于儿童早期接种疫苗中的铝佐剂暴露。

争议与局限性

尽管基于登记系统的队列研究提供了大样本量和综合数据,但依赖诊断代码而无个人医疗记录验证可能会引入误分类偏倚。然而,丹麦登记系统以其高质量和完整性著称。尽管进行了调整,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残余混杂因素。该研究未能评估罕见疾病的小相对风险增加,因为统计功效有限。

尽管公众存在担忧,但本研究的结果与当前的科学共识一致,即疫苗中的铝佐剂是安全的,与慢性自身免疫、过敏或神经发育障碍无关。尽管如此,持续的药物警戒和机制研究仍然是监测疫苗安全性的关键。

结论

这项全面的丹麦全国队列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儿童早期接触铝吸附疫苗不会增加广泛的慢性自身免疫、特应性或过敏性或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这些发现支持继续在儿童疫苗中使用含铝佐剂作为免疫计划的安全成分。该研究为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了宝贵的保证,以应对基于对铝佐剂安全性担忧的疫苗犹豫。

参考文献

1. Exley C. The toxicity of aluminum in humans. Morphologie. 2021;105(349):51-56.

2. Hem SL, Hogenesch H.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containing adjuvants and immunopotentiation. Expert Rev Vaccines. 2007;6(5):685-698.

3. Andersson NW, Bech Svalgaard I, Hoffmann SS, Hviid A. Aluminum-Adsorbed Vaccines and Chronic Diseases in Childhood: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25 Jul 15. doi: 10.7326/ANNALS-25-00997 IF: 15.2 Q1 . Epub ahead of print. Erratum in: Ann Intern Med. 2025 Jul 17. doi: 10.7326/ANNALS-25-03233  . PMID: 40658954.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