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步行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蛋白-β积累:来自韩国纵向队列的见解

终身步行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蛋白-β积累:来自韩国纵向队列的见解

亮点

  • 长期(>360分钟/周)和高强度的终身步行与4年内淀粉样蛋白-β (Aβ) 的积累减少有关,Aβ是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标志性特征。
  • 这种保护关联仅在早期开始步行时显著,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时间重要性。
  • 对tau病理、神经退行性标志物或白质高信号 (WMH) 体积没有显著影响。
  • 研究结果强调了促进持续、剧烈的体力活动作为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潜在地延缓或预防AD病理的重要性。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细胞外淀粉样蛋白-β (Aβ) 斑块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tau缠结,导致神经退行。鉴于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和缺乏治愈性治疗,识别可以延缓或减轻AD病理的可改变生活方式因素已成为主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先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一致发现,更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步行,与认知下降和AD发病风险降低相关。然而,这种保护效应的神经病理机制仍然知之甚少。Kim等人的这项研究调查了终身步行模式——特别是强度和持续时间——与AD相关脑病理的纵向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了疾病预防和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知识空白。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分析了韩国早期诊断和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衰老研究 (KBASE) 的数据,该纵向队列始于2014年,招募了社区居住的老年人和记忆诊所患者。共有151名参与者接受了基线和4年随访的全面神经影像学评估,包括用于Aβ和tau沉积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以及用于神经退行性标志物和白质高信号 (WMHs) 的磁共振成像 (MRI)。

终身步行通过终身总体力活动问卷进行评估,量化了强度和每周持续时间。参与者被分为四组,结合强度(高 vs. 低)和持续时间(短 ≤360分钟/周 vs. 长 >360分钟/周)。主要终点是脑Aβ和tau负担、神经退行性指数和WMH体积的纵向变化。

主要发现

在4年的观察期内,参与长期(>360分钟/周)或高强度步行的参与者在PET成像中表现出显著较少的Aβ积累,而短期或低强度步行的参与者则没有。

更具体地说,结合高强度和长持续时间的组显示出对Aβ积累的最大保护效果。中间组合(例如,长持续时间但低强度,或高强度但短持续时间)与低暴露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需要同时具备持续时间和强度才能达到阈值效应。

重要的是,这种关联仅在早期开始习惯性步行的个体中显著,而不是在晚年开始的个体中显著,突显了干预效果的关键时间窗口。

对tau病理、神经退行性测量或WMH体积的变化与终身步行类别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体力活动可能特别针对早期淀粉样蛋白病理或淀粉样蛋白清除或产生途径,而不是下游的神经退行性过程或血管脑变化。

专家评论

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纵向证据,支持长期、高强度步行作为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减少脑淀粉样蛋白积累,这是AD的关键病理标志。使用先进的PET/MRI神经影像学和经过验证的终身体力活动问卷增强了研究结果的方法学严谨性和生物学相关性。

对tau或神经退行性的影响缺失表明,体力活动可能特别针对早期淀粉样蛋白病理或淀粉样蛋白相关的清除机制,而不是tau传播或直接的神经元损失。受益的限制符合AD的延长前临床阶段的概念,在此期间预防策略可能产生最大影响。

局限性包括样本量较小、体力活动回忆的可能自我报告偏差以及观察性质无法得出明确的因果推论。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采用更详细的活动测量和机制生物标志物。

结论

Kim等人纵向研究表明,以长持续时间和高强度为特征的终身步行与老年人淀粉样蛋白-β积累减少有关,可能延缓或减少AD风险。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中年或更早开始并维持剧烈体力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种可行且低成本的干预措施来调节神经病理。

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从业者应鼓励从中年开始并维持体力活动习惯,以利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保护作用。未来的研究还应探索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并评估运动干预是否可以直接改变淀粉样蛋白动力学。

资助和ClinicalTrials.gov

该研究由KBASE研究小组在原出版物中详细列出的资助支持下进行。ClinicalTrials.gov注册详情未提供。

参考文献

Kim JW, Keum M, Byun MS, Yi D, Jeon SY, Jung JH, Kong N, Chang YY, Jung G, Ahn H, Lee JY, Kang KM, Sohn CH, Lee YS, Kim YK, Lee DY; KBASE Research Group. 终身步行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老年人的纵向研究。J Prev Alzheimers Dis. 2025 Aug;12(7):100203. doi: 10.1016/j.tjpad.2025.100203. Epub 2025 May 16. PMID: 40382248; PMCID: PMC12321639.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