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样肉芽肿的大细胞转化:临床模式、预后见解及分期意义

蕈样肉芽肿的大细胞转化:临床模式、预后见解及分期意义

亮点

蕈样肉芽肿的大细胞转化(LCTMF)是一种罕见且组织学上独特的现象,与侵袭性临床过程和不良总生存率相关。治疗方法差异很大,局部放疗和多药化疗是常见的初始治疗。预后因大细胞转化时疾病的范围而异,单灶性皮肤受累与更好的结果相关,而多灶性或皮肤外疾病则预后较差。当前的分期系统未将LCTMF视为独立实体,尽管其预后明显不同于未转化的蕈样肉芽肿和赛扎里综合征(MF/SS)。

研究背景

蕈样肉芽肿(MF)是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惰性病程。然而,部分患者会发生大细胞转化(LCT),组织学上表现为大不典型淋巴细胞的出现。这种转化表明向更侵袭性临床表型的转变。尽管如此,LCTMF目前并未在MF或赛扎里综合征(SS)的既定分类和分期系统中被认定为独立实体,限制了对预后和管理的标准化方法。鉴于LCTMF的罕见性,关于治疗模式和结果的现代数据很少,临床决策主要基于有限的证据。

研究设计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199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澳大利亚专门从事皮肤淋巴瘤的彼得·麦克卡伦癌症中心诊断出的83例临床病理LCTMF患者。纳入标准要求在MF患者中通过明确的组织学确认大细胞转化。该研究收集了详细的临床和病理数据,包括转化时的MF分期、皮肤与皮肤外受累的范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以及中位随访时间为8.0年的纵向生存结果。主要终点是从LCTMF诊断时开始的总生存期(OS),并根据疾病范围和年龄等预后因素进行亚组分析。

关键发现

在83例LCTMF患者中,36%在转化时处于早期MF(定义为IA至IIA期)。大多数(76%)仅表现为皮肤疾病,无皮肤外播散。一线治疗主要为针对有限病变的局部放疗(48%),其次是用于更广泛或全身性疾病的多药化疗方案(23%)。

LCTMF诊断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5年(95%置信区间[CI],2.2–8.2年),表明预后明显差于文献报道的未转化MF/SS队列。该研究根据转化时的疾病模式确定了三个不同的预后类别:(1)单灶性皮肤LCTMF,中位OS为4.6年;(2)多灶性皮肤LCTMF,中位OS为2.5年;(3)皮肤外LCTMF,中位OS仅为1.1年。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突显了疾病范围作为预后指标的重要性。

其他不良预后因素包括转化时的高龄患者。皮肤外疾病的出现是不良预后的最强预测因子。尽管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转化时处于早期阶段,但生存率仍不理想,强调了LCTMF的侵袭性。

专家评论

MF中的大细胞转化代表了一个生物学和临床上独特的阶段,需要仔细关注。这项大规模单中心队列研究的结果通过强调基于疾病分布的异质性生存结果,强化了之前较小系列的研究。单灶性皮肤LCTMF相对较好的预后表明,在选定的患者中,使用放疗控制局部疾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而多灶性或皮肤外受累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全身治疗。

一个值得注意的局限性是跨越三个十年的回顾性设计,这可能包括不断演变的诊断标准、分期方法和治疗方案。然而,长期的随访和详细的临床病理关联提供了宝贵的现实世界见解。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和试验可能是必要的,以优化风险分层和治疗方案。

从机制上看,LCTMF通过恶性T细胞的克隆进化为大的间变性变异体而出现。这种生物学变化可能解释了其侵袭性的临床过程。将LCTMF作为独立阶段或风险类别纳入MF/SS分类系统可以提高预后的准确性,并指导个性化干预措施。

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蕈样肉芽肿大细胞转化的临床异质性和不良预后。它确定了由局灶性或广泛的皮肤和皮肤外受累定义的重要预后亚组,并指出当前分期系统中未独立识别LCTMF的不足。鉴于观察到的显著降低的生存率和治疗差异,将LCTMF状态纳入MF/SS分期框架是合理的。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预后模型的前瞻性验证、治疗算法的优化以及探索靶向生物治疗以改善这一高危患者群体的结局。

资金和Clinicaltrials.gov

Johnstone等人的研究在彼得·麦克卡伦癌症中心进行,未报告具体的外部资金来源。该研究未注册为临床试验,而是代表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

参考文献

Johnstone P, Higgins M, Prince HM, Lade S, McCormack C, van der Weyden C, Bhabha F, Buelens O, Blombery P, Campbell BA. 蕈样肉芽肿的大细胞转化:治疗模式和患者结局。Br J Haematol. 2025 Sep;207(3):824-833. doi: 10.1111/bjh.20225. Epub 2025 Jun 25. PMID: 40557623; PMCID: PMC12436213.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