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慢性疾病在各器官系统中积累的已知和未知驱动因素

揭示慢性疾病在各器官系统中积累的已知和未知驱动因素

亮点

  • 已知和未知的生命历程因素解释了八个主要器官系统中24.5%-86.3%的慢性疾病积累。
  • 未知因素贡献显著,占慢性疾病负担的大部分变异。
  • 关键的可改变已知驱动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空腹血糖和收缩压。
  • 研究结果强调了多重疾病复杂性,并需要进一步研究隐藏的决定因素。

研究背景

慢性疾病通常同时或依次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导致多重疾病。虽然个体风险因素已与特定疾病相关联,但了解生命历程因素如何累积影响器官系统中的疾病积累仍然有限。这一知识缺口阻碍了整体预防策略和个人化干预措施的发展。本研究是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的一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旨在剖析已知和未知的生命历程因素对八个主要器官系统中慢性疾病负担的贡献,时间跨度为30年。

研究设计

这项基于人群的纵向观察研究追踪了1934年至1944年间在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出生的2003名个体。参与者从出生开始被跟踪,数据通过临床评估、住院和门诊记录以及儿童福利诊所访问收集,直至2017年及以后。慢性疾病在八个器官系统中进行了跟踪:心血管、消化道、代谢、肌肉骨骼、呼吸、神经、感觉和其他系统。

已知的生命历程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早期生活条件、成人生活方式模式、临床特征、生物标志物谱(包括BMI、血糖和血压)和社会经济地位。未知因素通过统计方法估算,以捕捉超出已知变量的影响,认识到未知或潜在变量可能影响疾病轨迹。多维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考虑了器官系统间疾病的相互依赖性,同时量化了已知和未知因素对疾病积累的相对贡献。

主要发现

生命历程因素解释慢性疾病积累的程度因器官系统而异,解释力范围为24.5%至86.3%。综合所有系统,已知和未知因素解释了总疾病负担的48.3%的变异。值得注意的是,未知因素解释了20.1%至82.0%的变异,表明大量疾病风险仍未被常规测量识别。

在已知因素中,临床特征和生物标志物共同解释了最大比例的疾病积累(平均30.3%),突显了生理标志物在多重疾病风险预测中的重要性。年龄独立解释了约22.2%的变异,证实了衰老是跨器官系统多重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

早期生活因素(20.8%)、成人生活方式因素(15.8%)、社会经济地位(8.5%)和性别(2.4%)的贡献因受影响的器官系统而异。

详细关联显示:

  • 每十年的衰老使疾病积累增加1.28至2.06倍。
  • 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与心血管、消化道、代谢、肌肉骨骼和呼吸系统疾病增加1.28至1.72倍相关。
  • 空腹血糖每增加1个标准差,预测心血管、代谢、神经和感觉疾病增加1.14至1.35倍。
  • 收缩压每增加1个标准差,与心血管疾病增加1.16倍和代谢疾病增加1.39倍相关。

可改变的生物标志物如BMI、血糖和血压的重要性指出了预防和疾病管理中的可行动目标,以遏制多重疾病进展。

专家评论

这项全面的纵向研究突显了生命历程因素与跨器官系统慢性疾病积累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归因于未知因素的大量未解释变异表明,遗传倾向、环境暴露、心理社会压力、表观遗传修饰和医疗保健获取差异可能显著影响多重疾病的发展。

研究结果强调需要进行更精细、整合的研究,采用多组学方法、环境监测和详细的心理社会评估来识别这些隐藏的决定因素。此外,代谢标志物的强烈效应与当前理解一致,即系统性代谢功能障碍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强化了早期代谢风险筛查和干预的必要性。

局限性包括与1930年代至40年代出生的芬兰人群相关的潜在队列特定因素,这可能影响其他人群的推广性。此外,几十年间的测量限制和诊断标准的变化可能影响疾病确定的一致性。

结论

这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表明,已知和大部分未知的生命历程因素共同解释了八个主要器官系统中高达四分之三的慢性疾病积累。尽管衰老和临床生物标志物如BMI、血糖和血压显著驱动多重疾病,但仍存在大量的未解释变异。该研究强调了慢性疾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并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隐藏的决定因素,为全面的预防和管理策略提供信息。

资助

本研究由Finska Läkaresällskapet资助。

参考文献

Haapanen MJ, Niku J, Mikkola TM, Vetrano DL, Calderón-Larrañaga A, Dekhtyar S, Kajantie E, von Bonsdorff MB, Eriksson JG. 观察到的和隐藏的因素导致八个主要器官系统中慢性疾病积累:一项纵向出生队列研究。Lancet Healthy Longev. 2025 May;6(5):100710. doi: 10.1016/j.lanhl.2025.100710. Epub 2025 May 22. PMID: 40414229.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